中小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2014-04-11 08:34郭全洲谭立群王惠霞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河北省竞争优势

郭全洲,谭立群,王惠霞

(1.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2.河北经贸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中小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郭全洲1,谭立群2,王惠霞1

(1.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2.河北经贸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中小外贸企业发展迅速,但在经营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企业和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基于自身的内外部优势和劣势,中小外贸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竞争战略的调整、经营模式的升级转型、企业组织战略和管理制度的优化以及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同时,政府应在经营环境、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发挥支持或引导作用。

中小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河北省

参照《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销售额小于3亿元的企业为中小企业的标准,本文中中小外贸企业的标准是指销售收入3亿元以下的专业外贸公司。根据此标准,本研究着眼于流通型外贸企业和有外贸经营权的生产型中小企业。目前,国内外贸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外贸企业,它们在扩大对外开放、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小外贸企业普遍陷入外需锐减、经营风险增加、外贸交易成本增大的困境,又面临外贸企业自身所处的传统产业结构升级不快、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方面的问题。依靠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作为维持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方式,已难以适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形势,中小外贸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压力[1]。本文在分析河北省中小外贸企业经营现状的基础上,从中小外贸企业的竞争优势、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战略措施及政府政策措施对企业的扶持等角度对中小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中小外贸企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外贸企业现状

1.中小外贸企业发展迅速,为出口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随着外贸体制的改革,中小外贸企业发展迅速。以河北省为例,全省外贸经营权登记的企业有10 000多家(其中部分企业没有出口实绩)。在和出口基地部分未登记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主座谈中了解到,大部分企业主都有从事直接出口的想法,认为外贸出口能够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预期能够增加利润,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升级。

中小外贸企业在出口基地和出口聚集区中占重要地位。在传统行业的出口基地中,出口业绩全部或大部分为中小外贸企业所贡献;在高技术、装备业等行业,除大型企业自营出口外,在项目合作、零配件出口等方面,中小外贸企业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中小外贸企业多集中在传统行业,经营产品专业化明显

河北省中小外贸企业经营行业涉及纺织服装、五金制品、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钢材建材、轻工产品、医药化工、农产品和食品等,在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高技术、高投资行业中,中小外贸企业较少。

受历史原因的影响,中小外贸企业专业化经营明显。以石家庄市中小外贸企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外贸公司以专业经营为主,公司的创办人多从原来的国有专业外贸公司跳槽进而从事原来的专业产品经营,尽管各公司都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但是新产品所占比例很低。

3.中小外贸企业呈产业聚集的趋势

河北省大量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在外贸出口推动下形成的,例如安平丝网、永年紧固件、清河羊绒、平乡自行车及零件、容城服装等。传统上,这些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一直为外贸公司提供货源。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这些企业或登记外贸经营权,或申请注册外贸公司,形成了国家级和省级出口基地或出口产业聚集区。

4.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普遍受挫

从2008年下半年起,受美欧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外贸企业出口受挫。从2012年各出口基地情况来看,传统行业出口同比下降,例如,纺织品服装普遍下降20%左右,毛巾、羊绒制品下降6%左右。装备制造、五金制品出口略有增加,但是其中中小企业的出口同比是下降的。

(二)中小外贸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中小外贸企业数量多,竞争激烈

河北省有超过10 000家外贸企业,其中有出口实绩的约7 000家。中小外贸企业产业聚集的情况使得各公司经营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大多采取降价、降低质量标准等手段应对竞争,不利于企业和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

在河北省外贸企业中,贸易额在1 0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占到绝大多数,特别是纺织服装、化工、丝网等传统行业的外贸企业,出口额大多在500万美元以下。这些企业客户数量少,市场窄,容易受汇率波动、国外市场需求变化和国内原材料价格变化的影响,抗风险能力弱。

3.经营产品单一,受市场需求影响大

河北省中小外贸企业多从事专业化经营,产品单一。另外,中小外贸企业的产业聚集趋势也导致经营产品单一,易受市场需求变化影响。例如,自本轮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从事服装、纺织品等消费品出口的企业受市场需求下滑影响严重,出口锐减。

4.管理水平低,部分行业企业缺乏外贸经营专业人才,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大多数中小外贸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创新意识,仅仅把价格作为竞争手段,长期以来维持低价格、低利润运行,使企业处于低水平运营管理状态。部分小外贸企业独立开展国际贸易的时间短,缺乏明晰的国际贸易经营思路,缺乏国际贸易的商业道德,甚至出现败坏行业声誉的现象。

5.融资渠道窄、资金匮乏限制了中小外贸企业的持续发展

由于中小外贸企业普遍缺乏不动产,加之我国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尚属空白,使中小外贸企业很难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根据对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国际业务部的调查,目前就连风险小、容易办理的贸易融资(例如押汇、打包贷款等)也需要事先取得银行的授信,而这对中小外贸企业来说是比较难的。

6.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人民币持续升值、生产成本上扬使中小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减

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以来,中国对传统市场的出口呈下降趋势,中小外贸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小外贸企业缺乏规避汇率的措施,进而使利润受损。国内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扬,也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减。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外贸企业竞争优势的SWOT分析

1.中小外贸企业内部优势

首先,中小外贸企业机制灵活,应变能力强,能迅速抓住机会作出市场反馈。其次,中小外贸企业具有内生型集群优势。虽然中小外贸企业单个企业的规模不大,产品小,但是具有较强的聚集性,依托产业集群能显著降低交易成本,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优势明显。再次,内生型产业聚集使中小外贸企业对外资依赖度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2.中小外贸企业内部劣势

首先,中小外贸企业资本实力薄弱,融资困难。受资金积累慢、融资困难影响,企业扩大经营能力弱,制约着其做大做强。

其次,经营秩序混乱,竞争无序,仅靠价格取胜。由于缺乏对中小外贸企业的约束与管理,企业经营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只能以低价取胜,进而降低成本、降低质量水平。

再次,人才流失较普遍,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中小外贸企业缺乏战略性人才管理规划,业务人员流动快,导致业务外流,影响企业经营;大部分中小外贸企业在招聘时,只注重外语水平,不注重专业知识,受工资水平限制,招聘来的人员多为专科或本三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

3.中小外贸企业的外部机会

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主要体现在:政府和金融机构对中小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例如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的应用,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外贸企业的支持,银行对贸易融资的支持等;新兴市场给中小外贸企业出口带来的机会;扩大内需给中小外贸企业进口带来的市场机会等。

4.中小外贸企业的外部威胁

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的外部威胁主要有: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发酵使传统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人民币持续升值进一步吞噬企业利润;国内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使中国的出口产品失去价格优势。

综合分析看,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的劣势和威胁是现实的,只有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调整战略,才能使企业取得长期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则应该加强扶持力度,给企业提供更多机遇。

二、中小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外经贸事业发展的大事。对于中小型外贸企业而言,面对恶劣的外部环境变化和空前的竞争压力,采取何种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中小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一般概念在微观层面的引申,意指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着眼于中长期战略,通过创新使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始终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实现长盛不衰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忽视了中长期发展战略,一些企业即使制订了发展战略,也往往做得不到位。对于河北省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如何利用外部机会克服自身劣势、发挥自身优势,保持企业持久竞争力,运用战略管理分析工具规划适合自己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中小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企业管理者更多关注和企业自身发展及生产有关的因素,如企业持续增长的财务指标、产品生命周期等,忽略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资源以及社会和谐的关系。这和中小外贸企业现阶段的规模、对社会贡献的关注度等方面是分不开的。基于此,本研究在调研和综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中小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在相关战略分析的基础上规划如何使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对企业来说,是可持续的增长,表现为财务上的可持续增长率。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应关注资源和创新环节,通过技术创新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不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换取出口增长和利润增加;企业可持续发展要关注社会效益,首先是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及稳定发展的关系,其次应不断提高对社会的贡献水平。

(二)中小外贸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ugene 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认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时,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个核心要素会产生各种竞争优势,政府和机遇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竞争优势,但影响着这四个要素产生竞争优势的能力[2]67-69。

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本等。就自然资源而言,河北省金属、能源、纺织原料等资源丰富多样,这使得河北省的冶金、铸造、金属制品、机械、纺织服装行业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使全省中小外贸企业行业分布较广。就劳动力资源而言,长期以来,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的禀赋条件使得河北省中小外贸企业具备了较强的成本优势,但这一优势在逐渐减小。同时,河北省中小外贸企业缺乏高层次的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在引进高级生产要素方面还有待加强,但是环京津的区位优势使诸多中小企业可以较方便地得到高技术等智力资本,从而部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综合起来分析,河北省中小外贸企业在生产要素方面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但这些优势的发挥还要依靠企业各生产要素的综合合力。

2.需求条件

从2008年下半年起,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发酵,美国、欧盟、日本等河北省主要出口市场的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导致河北省外贸出口增速下降,经济下行加快。在需求大大萎缩的情况下,如何重新获取竞争优势是当前河北省中小外贸企业的大事。中小外贸企业应把握市场行情,开拓新兴国家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抓住机遇,通过技术改进和管理创新重塑竞争优势。

3.相关产业和支柱产业

一个企业的潜在优势是因为它的相关产业具有竞争优势。河北省以产业聚集为代表的块状经济特色明显,产业集群内产业链完整,中小企业集群的存在可以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有利于中小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看,河北省的中小外贸企业多是由原国有外贸企业的业务员跳槽后创办或从家族式中小企业发展而来,家族制的管理模式明显,企业经营者往往依靠感性认识和传统经验进行经营决策,对企业进行家长式控制和独裁式管理,利用市场机制、驾驭市场的战略管理能力匮乏。

在企业结构上,河北省中小外贸企业多以集群模式出现,通过聚集形成了规模经济,从而易于形成竞争优势。

在国内竞争方面,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外贸从业者必将日益增多,从而催生大量的中小外贸企业,因此就存在大量的潜在竞争者。面对日益加剧的行业竞争,大多数中小外贸企业采用降低产品成本和价格的策略来参与市场竞争,恶性竞争严重制约着河北省中小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竞争能力很难提高。

(三)中小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小外贸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竞争战略的调整、经营模式的升级、企业组织战略的优化以及国际化经营等方面。

1.竞争战略的调整

中小外贸企业的决策者应该重新审视当前的市场环境,并对未来的市场走向作出明确的分析和判别,真正从战略层面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站在新的高度来思考企业的战略调整问题。

首先,竞争战略的调整,应该从传统的成本领先战略调整为集中差异化战略。[3]当前,面对海外市场越来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兴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依靠廉价原材料和人力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已经丧失成本优势。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产业升级的长期方针的指引下,中小外贸企业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战略调整。而真正使中小企业在自身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最优战略选择,便是实施集中差异化战略,即针对某一特定购买群体细分市场或区域市场,采用差异化经营来获取竞争优势,同时在产品上创新,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并将创新产品的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服装出口行业中,孟加拉的服装加工业具有价格优势,但是对数量、款式有一定的要求。我国的服装出口企业就应该着眼于小数量、多批次、高档次、款式复杂、技术含量高的订单,发挥国内服装出口企业精益敏捷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其次,企业应积极调整出口市场战略,使出口市场多元化。面对美欧市场衰退,中小外贸企业应积极开拓亚洲、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领域。从目前来看,河北省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增速下降明显,对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金额则影响不大。在着力开拓新兴市场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政策,积极向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国家与地区出口,利用关税减免政策扩大出口,拓宽出口渠道,分散市场风险。

再次,要转变传统的以出口为主的经营模式,兼顾进口,做好进口产品的国内营销。

2.经营模式的升级转型

中小外贸企业,特别是流通型中小外贸企业要改变传统单一的的流通型经营模式,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要作出战略调整。

第一,手里有大客户的企业可以提升专业化服务,靠服务使大客户形成依赖。

第二,为节省成本,可考虑虚拟一体化战略,即企业做一个供应链管理者,细分产品的价值链,通过供应链管理节省成本,增加竞争优势。

第三,打造综合外贸服务平台。资金实力好,在海关、退税系统有良好信誉的中小外贸企业,可以考虑利用资金优势,打造综合外贸服务平台,通过为其他外贸企业和客户提供资金或垫付退税等,做好外贸代理业务。

3.革新企业组织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中小外贸企业从最初的仅靠廉价劳动力优势生产加工向着自主创新战略发展,必然伴随着企业组织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中小外贸企业的改革迫在眉睫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变革。从员工素质结构来看,拥有独特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人才以及有着卓越管理才能的人员将成为企业重点培养对象;其次是企业流程控制变革,组织应该紧密围绕其关键目标和核心能力进行战略调整,为企业新战略提供资源支持。

4.中小外贸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中小外贸企业相对国内其他中小企业来说,在国际化方面是走在前面的。诸多中小外贸企业和个人在国外从事贸易、投资、服务等,尽管有些企业和个人的国际经营活动无法列入官方统计,但是从“外向型企业论坛”得到的信息看,河北省中小外贸企业在非洲和南美设立办事处及从事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不在少数。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中小型外贸企业,能够有效合理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多样化和差异化的服务,同时在解决众多劳动力就业、保持经济持续稳定运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造物质财富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中小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扶持

中小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助和扶持。政府的支持虽然不能直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但却影响着其他因素产生竞争优势的能力。政府应该在财税、法律等经营环境、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发挥支持或引导的作用,促进中小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应在保持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一个宽松的经营环境。包括:清理、取消对中小外贸企业的不合理收费;减免部分税收,对新登记进出口权且有出口实绩的,减免1-3年所得税;对于生产型中小外贸企业,可以考虑提高设备折旧率,减少纳税基数,鼓励企业进行设备和技术升级;优化法律环境,明确各级政府扶持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定义务,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其次,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从政策上鼓励银行放宽对中小外贸企业贸易融资的门槛,采用较灵活的方式进行押汇、打包贷款等融资;鼓励银行创新融资方式,积极开展信保业务项下的押汇、保理业务等的融资方式;从政策上降低融资费用,对贸易融资适当贴息。

第三,发挥半官方行业协会的作用,同时积极与民间相关行业协会保持沟通,倾听中小外贸企业的诉求,积极为其解决困难。

第四,培养、发展产业集群与出口基地建设相结合,从产业角度打造中小外贸企业的竞争力。从产业政策上,在做大做强国家级和省级外贸基地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出口聚集区的建设。这些工作应该由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和商务厅合作完成。建设中小企业集群的同时加强出口导向,培育发展中小外贸企业。

[1]毛亚琴.金融危机下浙江中小外贸企业竞争优势的审视[D].宁波:宁波大学,2009.

[2][美]迈克尔·波特.国际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彭侠,张晓伟,陈超.后金融危机下中小外贸企业战略调整研究[J].商业时代,2010,(16):93,124.

(责任编辑 张 转)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M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A Case Study of Hebei Province

GUO Quan-zhou1,TAN Li-qun2,WANG Hui-xia1
(1.Dept.of Economics&Trade,Shijiazhua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ijiazhuang,Hebei 050081,China;2.School of Business,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Trade,Shijiazhuang,Hebei 050061,China)

With the reform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system in recent years,small-medium-sized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have rapidly developed,but the problems in management are prejudicing the long 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as well as the whole industry.On account of their internal weakness and external threats,the SM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should take efforts to adjust their competition strategy,upgrade their management mode,optimize their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and improve their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Meanwhile,the government needs to support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in terms of business environment,finance policy and industry policy.

small-medium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Hebei Province

F752

:A

:1673-1972(2014)05-0065-05

2014-08-10

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度招标项目(2014ZBXM08)

郭全洲(1971-),男,河北徐水人,讲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企业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河北省竞争优势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矮的优势
感谢竞争
画与话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