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4-04-17 03:02张秀清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习动机动机

张秀清

(琼州学院,海南三亚 572000)

高校英语专业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张秀清

(琼州学院,海南三亚 572000)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两所高校共334名英语专业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旨在了解高校英语专业有效教学的策略。通过数据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实现英语专业的有效教学。

英语专业;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有效教学不仅是一个崭新的理念,也是肩负的使命。然而,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却不容乐观。众多研究表明,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相当程度上建立在各种教学策略和媒体有效性的经验基础上。本研究拟从课题的分析入手,从学生维度入手,对其有效教学策略作深入探索,试图找出能适应新形势对人才要求的专业教学策略,以进一步推进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一、有效教学策略的界定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姚利民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简而言之,有效教学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带来了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有效教学策略就是为实现有效教学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的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二、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策略的调查分析

1.研究问题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寻求以下5个方面问题的答案,旨在了解英语专业生学习心理现状。

(1)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什么特点或趋势?

(2)专业学生是否具有有效的学习策略?

(3)专业学生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4)专业学生如何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效能如何?

(5)专业学生的教学期望是什么?

其中,涉及到教学策略的主要是第一和第二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分析来展开。

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海南琼州学院和山西大同大学两所大学的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共计334人,平均年龄18.9岁。男生56人,女生278人。

3.研究手段

本调查采用问卷形式,题目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简况,包括所在学校、性别、年龄;第二部分为调查项目,由44个题目组成,分多项选择题和单项选择题,题目内容涉及学习心理的5个主要方面,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习困难、自我效能,教学期望。问卷的设计基于:①文献资料的查阅(如文秋芳的外语学习观念问卷,Andrew D.Cohen和Julie C.Chi的学习策略应用调查问卷,等等);②笔者及课题组成员的英语教学认知;③在检测初步问卷的可行性并随后做出修改的基础上;④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访谈后的启示。

4.数据收集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45份。有效问卷共计334份,有11位学生没有按问卷要求进行选择。笔者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定量分析。

5.数据分析和讨论

(1)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对于外语教师来说,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采取与之相关的教学策略。Brown(2001)把动机归纳为三种:(1)整体性动机(global motivation),指对外语学习的一般态度;(2)情境动机(situational motivation),指不同的学习情境下学习者的不同动机;(3)任务动机,指对具体任务的动机。Robert Gardner和Wallance Lamber(1972:193)把学习外语的动机分为两类:融入型(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前者指学习者对目标语国家有特殊的兴趣,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对方国家的人交流,了解他们的文化;后者指学习者的目的在于获得经济实惠或其他好处,如找工作等。

调查发现,64.1%的人学习英语是“对英语文化感兴趣”,28.7%的人是“个人兴趣,提升自我”。这说明比起非专业生,英语专业学生有很强的融入型动机。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兼有融入型和工具型双重特点,如29%为了“获取国外先进思想和信息”。学生的整体性动机较强,选择“喜欢英语”的超过半数。有12.6%的学生属于被迫性学习,因为“不学不行,是专业”。此外,61.7%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这说明学生可以把语言学习的经验应用于其他方面,互相提高。认为“不能促进”和“没想过”的38.3%的学生,说明还没有理解语言学习的实质,不能转换认知经验。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提高学习信心和兴趣。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任务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转化为有利于学习的内在动机与融合型动机,因为融合型动机比工具型动机更加持久,对于外语学习更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2)学习策略和方法调查

从制定英语具体目标来看,只有13.2%的学生“制定长期和近期目标”,大部分学生(55.1%)只“偶尔制定近期目标但是很少制定长期目标”。29.9%的学生表示“很少制定目标”。这表明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从探索行之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的情况来看,只有6.6%的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善于创造和把握学习机会”来改善学习方法,18.6%的学生依然“延续中学养成的习惯”;绝大部分学生(68.3%)“没有好方法,希望可以学会高效自主的学习方法”。这说明学生非常需要得到方法性指导。对于是否总结归纳学习中的得与失,很多学生(72%)选择“不经常”,这说明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亟待提高。对于“调节和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33%的同学认为遇到挫折,他们会“感到沮丧”,45%的学生选择“用交流的方式来调节”。有8%的同学认为“挫折是动力”。这说明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策略,加以引导,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对于课外学习方式,76%的学生“有意识地多看英语类视屏资料”,认为这是对枯燥的课堂学习的一项很好的补充学习,可以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很多学生(70%)没有好办法,被动地“完成作业后复习和预习”,52.1%的学生运用工具书、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对于“寻找机会参加各类英语活动或比赛”的学生仅有19.8%。说明学生并不认为英语实践活动是良好的课外学习方式,大部分仍然选择传统的复习方式。对于课堂教学,22.2%的学生关注教师讲解的课文知识,43.7%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堂要学习一种思考和学习的方法,虽然选择此项的学生比例没有到达一半,但是也说明了学生的重心从单纯的学习语言向学习思辨的方向转变。

从访谈结果来看,英语专业的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一套比较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其方法就越娴熟,越有效。低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学习比较被动,而且更注重的是单纯的语言学习。

三、高效英语专业有效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提出以下策略。

1.动机激发策略

总体上看,专业学生的整体性动机较强。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专业生具有很强的融入性动机,但工具型动机仍然为主导,总体呈现多元化取向。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激励学生。动机是成功的前提,是直接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动机包括学习意向的选择,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兴趣的保持和努力的持久等。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动机规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途径很多,包括环境、教师的榜样、奖励和惩罚等。

2.自主学习设计策略

自主学习设计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每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设计亦有不同的要求。所谓的支架式教学是指围绕“概念框架”自主学习,目的是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所必需的,为此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按照维果茨基“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从具体教学内容中抽取概念并形成“脚手架”,提供给学生以便进行自主学习。借助支架,学习者不但能高效率的掌握系统理论知识,还可以把学习者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真正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并且,教师通过支架教学逐步把控管学习的任务转移给学生,最后撤去支架,实现学习者自主学习。抛锚式教学是指围绕真实问题自主学习。它强调在现实类似的情景中发生,以解决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随机进入教学是指围绕事物多面性自主学习。它要求教师尽可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某一学习主题的多种情景,以便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一种或几种情境去学习。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独立学习能力。在外语教学中提倡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最大程度地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直至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3.多元互动策略

从调查分析可以明显看出,部分学生不重视语言实践活动,语言交际能力较弱,而英语专业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和交际能力成为英语专业的重中之重。要实现这一目标,可采用多元互动策略。所谓的多元互动策略指的是各种教育元素的互动策略,主要为表现在生生互动、队队(组组)互动、师生互动,强调多种教育元素的互动,既有生生互动、队队互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等多元教育对象的互动,还包括学科间等多元教育内容的互动。互动要基于课本、超越课本,基于学科、超越学科,实现学科内、学科间、教师间的整合,让学生在“互动”中实现智慧的复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视不同的课本素材,学习任务等,灵活运用讨论法、辩论法、表演法、探究性、调查法和引申法。这种互动教学不仅可以打牢英语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交际活动,而且培养学生独立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实现有效交际。

当然,没有一种策略是万能的,每一种策略都有其利弊,在什么环节采用什么策略,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利于素质教育,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运用教学策略时要注意它的综合性与灵活性。

〔1〕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02).

〔2〕崔允氵郭.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姚利民.大学有效教学特征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1,(06).

〔4〕H.D.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Prentice Hall Inc,1981.

On the Strategies of Effective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 in Colleges

Zhang Xiuqing
(Qiongzhou College,Sanya,Hainan,572000)

The paper investigates English major’s current learning psychology base on questionnaire.On the basis of the collected analysis,the author explores some effecting teach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improve effective teaching of English major.

English major;effective teaching;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G633.3

A

1009-9522(2014)01-0043-03

2013-12-26

张秀清(1973-),女,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学、应用语言学。

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英语专业有效教学的理论与策略研究》(QJH11528)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学习动机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动机不纯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