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以新疆为例

2014-07-18 12:07杜左龙陈闻君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煤炭新疆环境

杜左龙,陈闻君

(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乌鲁木齐 830012)

煤炭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以新疆为例

杜左龙,陈闻君

(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乌鲁木齐 830012)

对新疆煤炭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煤炭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形态呈现“剪刀状”,二者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并逐渐从低水平协调向高水平协调方向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度呈现上升趋势,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优质协调、煤炭经济滞后型到生态环境滞后型的演变过程,显示出系统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但环境问题仍不容忽视。

煤炭产业;生态环境;协调度;协调发展度

近年来,我国煤炭消费量一直稳定在一次性能源消费量的七成左右,煤炭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经济增长也对煤炭消费产生了严重的依赖。然而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过度地开发利用已经使很多地方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现象,水污染、地面塌陷、大气污染、煤矸石和噪音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而产业结构不合理更使煤炭产业长期处于低效率发展状态中。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资源的第二次浪费和环境的持续恶化。这些问题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不和谐因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煤炭经济和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发展将会严重危及到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生态环境的发展深受煤炭经济发展的影响,而煤炭经济的发展不能不顾及生态环境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牵制。因此,本文尝试对区域煤炭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希望为解决区域煤炭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参考。

1 相关文献梳理

协调发展理论很多是从系统角度展开的,研究的对象很广,涉及到人口、能源、经济、社会、环境各个方面。对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曾珍香(2008)认为区域系统协调发展是一个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概念,指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区域系统,在区域协调机制的作用下,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克服冲突、打破制约,达到相互依存、互惠共利、结构合理的区域发展模式,同时推动区域的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各子系统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而形成彼此和谐一致、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区域良性循环态势。

还有很多学者对系统协调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赵涛等(2008)认为能源、经济和环境是3个相互影响的系统,从系统发展速度的角度给出了协调度的表达式,并建立了3E系统协调度模型。曾鸣等(201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这3个系统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这3个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认为我国当前能源、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协调度较低。高志刚等(2007)以新疆为基础,选取5个省区作对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省区的区域经济和环境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以此来分析新疆与其他省区存在的差距。韩桂兰等(2009)运用同样的方法,得出新疆经济与环境质量是良好协调发展型,但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略显滞后的结论。薛乃川等(2009)构建了新疆能源、经济与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度模型,对新疆的区域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复合系统由无序化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尽管对系统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较多,但鲜见构建煤炭产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并对二者协调度进行测算的文献。因此,本文以新疆为例,测算其煤炭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于新疆煤炭产业系统,主要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效率和相关产业支持4个角度来考虑;对于生态环境系统则是从环境治理投入、环境治理效果、环境破坏程度和人类影响程度4个角度来考虑。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煤炭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权重

2.2 指标的标准化

为了消除量纲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可比较性问题,本文选择“min-max标准化”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当指标越大越好时,即正向指标的变换公式为当指标越小越好时,即逆向指标的变换公式为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2.4 计算综合得分

2.5 模型

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一个地区的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像新疆这种煤炭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煤炭资源对整个地区经济的支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使用也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如何协调煤炭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成为新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 评价结果及讨论

3.1 各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从新疆煤炭产业发展来看,新疆煤炭产业的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如表2所示),从2001-2005年发展较为缓慢,且处于极低的水平,从2006年以后则呈现快速井喷的势头,发展迅猛。这种变化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是一致的。由于国家能源战略重心向西转移,新疆成了国家能源的后备基地,大量的煤炭企业顺势开始进驻新疆进行“圈煤运动”,煤炭资源探测与开采热闹非凡,煤化工项目也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因此,近几年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就不难理解。

而与煤炭产业发展相比,环境系统整体发展较为平稳(如表2所示),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在0.4上下轻微波动,说明新疆生态环境一直不太好。尽管一度在2004-2006年呈现轻微恶化趋势,但从2008年开始很快呈现上扬趋势,并且在2011年有了较大的改善,环境得分达到了0.77。这主要是得益于政府2011年在治理环境方面的巨大投入,当年政府治理环境的投资总额达到了194亿元,治理污染项目完成投资额达到了22亿元,而在前一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只是65亿元和6亿元。

此外,从图1可以看出,煤炭产业和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呈现“剪刀状”,2008年以前环境的发展水平高于煤炭产业的发展水平,之后煤炭产业快速发展超过了环境的发展水平,但是整体来看,二者的发展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

表2 新疆煤炭产业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和协调度、协调发展度

3.2 协调度分析

从协调度角度来看,如表2所示,从2001-2003年,新疆煤炭产业和生态环境是勉强协调的,2004-2005年较为协调,2006年以后则属于优质协调,前期发展水平都较低,后期几乎同时加快了发展步伐。但是,2008年以前二者自身的发展水平都较低,是低水平的协调,2008年以后由于各自的快速发展,才呈现较高水平的协调。

从历年协调发展度的分类来看,如表3所示,2001年和2002年二者属于轻度失调衰退类煤炭产业滞后型,2003-2005年属于濒临失调衰退类煤炭产业滞后型,2006年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煤炭产业滞后型,2007年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类煤炭产业滞后型,2008年和2010年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2009年属于中级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2011年则属于优质协调类环境滞后型。可以看出,2008年以前煤炭产业的发展略显滞后,2008年以后煤炭产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生态环境的发展滞后于煤炭产业的发展。

表3 煤炭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分类体系与判别标准

图1 煤炭产业和生态环境发展及协调发展度趋势图

从协调发展度的演变趋势来看,如图1所示,新疆煤炭产业和生态环境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优质协调、煤炭产业滞后到生态环境滞后的演变过程。说明新疆煤炭产业和生态环境正朝着协调的方向发展,但环境问题仍不容忽视。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新疆煤炭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形态呈现“剪刀状”,且二者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从低水平协调向高水平协调方向发展。②二者协调发展度呈现上升趋势,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优质协调、煤炭产业滞后型到生态环境滞后型的演变过程,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且环境问题仍不容忽视。

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新疆生产力水平低下,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发展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该抓住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全国援疆的大好时机,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多引进内地先进的企业,学习其先进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淘汰本地的一些落后企业,从而改善新疆的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2)发展循环经济,走产业生态化道路。循环经济的理念是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做到低污染、低排放,提高物质能量的使用效率。因此,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把传统的产业链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非线性经济增长模式,从根本上把污染控制在企业内部,改变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

(3)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新疆地广人稀,生态环境本来就脆弱。近年来,工业发展迅猛,生态环境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全年空气严重污染的天数居高不下。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不得不为前面的行为买单,一方面,要通过资金的大量投入治理污染;另一方面,要通过植树造林等绿化措施改善环境。

[1]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2]高志刚.新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预测与调控[J].干旱区研究,2007,27(6):880-885.

[3]陈基纯,陈忠暖.中国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J].商业研究,2011(4):112-117.

[4]曾珍香,等.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24(1):89-91.

[5]谢和平,刘虹,吴刚.经济对煤炭的依赖与煤炭对经济的贡献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

[6]曾鸣,王亚娟.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1-6.

[7]赵涛,李咺煜.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1-16.

[8]薛乃川,等.新疆能源、经济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综合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5):56-60.

[9]韩桂兰,孙建光.新疆经济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4):99-100.

责任编辑:沈玲

Evaluation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Taking Xinjiang as a Case

DU Zuo-long,CHENWen-jun
(College of Economics,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Urumqi830012,China)

This paper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oal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of the coal industry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ppears“scissors-shaped”,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is low,having the trend from low level to high level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And the degree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rises,which has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from mild disorder to high quality coordination,coaleconomic delay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lay,revealing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from disorder to order,bu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still indispensable.

coal industry;ecological environment;degree of coordination;degree of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F427

A

1009-3907(2014)05-0573-04

2014-01-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YJA790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GRI2013138);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2013006)

杜左龙(1987-),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陈闻君(1969-),女,江苏张家港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及农民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煤炭新疆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煤炭
环境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煤炭的“未来”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