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2014-08-09 01:36孙建华吴晓亮
吉林中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绝经期卵巢针灸

罗 颖,孙建华,吴晓亮

(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南京 210029)

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是妇女从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包括从临床上、内分泌学及生物学上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一直持续至最后一次月经后的1年,即绝经过渡期加绝经后1年,可分为绝经过度早期和绝经过度晚期[1]。祖国医学称之为“绝经前后诸症”或“经断前后诸证”。在40~65岁的女性人群中,40%~85%的妇女出现典型的绝经相关症状,包括烘热、抑郁焦虑、失眠、胸闷心悸、乏力、阴道干涩和性交痛[2]。排除禁忌症,雌激素补充治疗(HRT)成为绝经过渡期的主要治疗措施[3]。但是激素的长期使用,具有使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及卵巢癌发病率上升等毒副作用和潜在风险[4]。绝经症状的处理也可采用植物药、中药、植物雌激素、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改变生活方式等。替代医学和其他非处方药物目前还没有充分证据支持其对绝经过渡期或绝经期的疗效[5],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6],现就近几年来针灸临床治疗及动物实验研究作以介绍。

1 临床研究

1.1 单一针刺 宋亚飞[7]采用针刺合谷、足三里、大赫、中极等穴,心脾两虚加三阴交、神门,肝阳上亢加率谷、太阳,肝肾阴虚加太溪、照海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肯定,提示阴虚内热是本病的核心病机,治疗应以滋肾清热为原则,通过针刺穴位调整肾中阴阳,达到调整全身阴阳的目的,改善脏腑生理功能,起到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廖良等[8]采用滋水涵木法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将40例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人工泪液治疗组和对照组。针刺组取太溪、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精明、承泣、丝竹空等穴,玻璃酸钠滴眼液1次/d,每次留针30 min,滴眼液4次/d,对照组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滴眼4次,治疗14 d后评定疗效,结果提示泪液替代治疗和针刺治疗均能改善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而增加针刺治疗则可能进一步提高基础治疗的疗效,尤其患者的情绪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提示针刺疗法能综合调理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孙凌蓉[9]以关元、气海、脾俞、肾俞、肝俞、三阴交为主进行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结果患者临床症状普遍改善,提示针灸刺激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或肾上腺轴的功能异常,使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环境重新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使患者的精神状态、神经功能趋于平稳,同时发现患者病程越短针灸疗效越好,故应及早治疗。王红梅等[10]通过对卵巢功能早衰病人实施针刺后,发现针刺有效降低了FSH、LH水平,提高了E2水平,从而改善卵巢功能,调整肥胖患者的体质量。

1.3 其他疗法 涂慧英等[17]对围绝经期妇女用腹针治疗,主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外陵、气穴、水分、关元下、大横,结果总有效率为95.8%。王渊等[18]观察雷射针刺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选穴为三阴交、太冲、太溪、神门、内关、肝俞、肾俞、心俞、关元,采用多频道雷射治疗仪对上述体穴进行雷射光照刺激。结果显示,治疗组症状的改善均优于2个对照组,在近期疗效中治疗组比中药组更加明显,同时在对FSH、LH、E2水平的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雷射针刺治疗的作用机理是一个复杂的机体调节过程,可能是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等多系统、多层次、多靶点的调节,从而发挥其对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广泛的生理效应,以产生综合治疗效应。项洪艳等[19]以背俞穴为主穴位埋线对围绝经期抑郁焦虑患者Kupperman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影响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焦虑疗效与普通针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和治疗时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今后应对围绝经期综合征针灸的时效性、穴位的特异性及频次与疗效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2 机制研究

霍则军等[20]采用针灸治疗51例更年期汗证患者。针罐组取肺俞、脾俞、肾俞3穴留针5 min,起针后以中型火罐于背部膀胱经从大杼至秩边穴行走罐3 min。每星期2次,5次为1个疗程。结果发现针罐组对于更年期汗证的治疗相对体针组及耳针组疗效好,疗程短,起效快。表明针刺背俞穴合并走罐刺激体表可以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微调各个脏器功能,使各脏协调配合,达成新平衡,共同发挥调节人体汗液的作用。皮衍玲等[21]用耳穴贴压对60例更年期睡眠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发现治疗后治疗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较对照组(口服安神补心胶囊)显著下降。提示耳穴贴压可能是通过调整患者雌激素水平来改善临床症状。张皓[22]观察针刺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在改善各项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谷维素。针刺治疗后可诱发内β-啡肽的释放增多从而导致外周β-内啡肽水平上升,改善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内环境使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改善。

张英[23]以围绝经期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雌激素组、电针组,电针组取肾俞、太溪、足三里、三阴交(双侧),雌激素组给予尼尔雌醇,其他组不进行任何治疗,疗程结束后电针组和雌激素组大鼠血清中E2水平、IGF-1含量显著增加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电针、雌激素治疗可能通过提高性激素水平而调整IGF系统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由卵巢功能低下引起的内分泌功能异常。徐天舒等[24]采用不同针灸方法观察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的变化,推测针刺和麦粒灸可滋阴、补肾、健脾、调理冲任,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或肾上腺轴的功能,提高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中E2水平,从而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刘晓艳等[25]通过颈后皮下注射D-半乳糖使大鼠造成亚急性衰老病理模型,测定逆针灸关元穴对雌性衰老模型大鼠卵巢质量及雌二醇的影响。结果发现模型组卵巢湿重、血清雌二醇含量低于常规组;模型针组和模型灸组卵巢湿重、血清雌二醇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研究表明逆针灸“关元”穴具有促进性腺器官(卵巢)重量和性腺激素(E2)的分泌,调整肾—肾中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对抗衰老养生治疗生殖病变有积极作用。金亚蓓等[26]在不同时期电针干预卵巢大鼠表明电针对去卵巢大鼠下丘脑、海马、垂体、子宫内膜组织的ERa和ERβ mRNA的表达均有影响,不同时期调节作用不同。由于ER介导大部分的雌激素反应,推测这可能是电针能预防、治疗PMS的作用机制之一。

3 小结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显著疗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围绝经期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 3个阶段,在围绝经期不同时期予以不同穴位配伍治疗直接影响其疗效,分期疗法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更为显著[27]。但是在临床分期治疗中哪些穴位配伍更具有特异性,使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现在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杨松柏等[28]运用不同穴位组合对女性更年期失眠症的疗效比较发现耳穴刺激法对睡眠质量提升最为显著,优于传统体穴针刺方法。由于针刺方法应用各异,故疗效报道也显示参差不齐。何种针刺方法对临床疗效提高无策略参考。二是现代研究多表明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波动或减少,导致下丘脑及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的功能失调,继而出现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系列症状。而王健等[29]采用针刺治疗绝经过度期组患者Kupperman指数评分著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前后血清E2、FSH、IH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和症状的改善不同步。目前对于其治疗的机理研究仍远远不够,还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和探讨。三是国内文献对针灸频次看法不一[30]。针灸频次与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疗效的关系由于样本量小,无随访,有效证据强度较低。

[1]Soules M R,Sherman S,Parrott E,et al.Executive summary:Stages Of Reproductive Aging Workshop (STRAW)[J].Fertility and sterility,2001,76(5):874-878.

[2]Woods N F,Mitchell E S.Symptoms during the perimenopause:prevalence,severity,trajectory,and significance in women’s live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2005,118(12B):14-24.

[3]郁琦.激素补充治疗的利弊总体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分泌会场论文汇编,2012:11-16.

[4]Sturdee D W,Pines A,Archer D F,et al.Updated IMS recommendations on post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and preventive strategies for midlife health[J].Climacteric: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Menopause Society,2011,14(3):302-320.

[5]Thacker H L.Assessing risks and benefits of nonhormonal treatments for vasomotor symptoms inperimenopausal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J].J Womens Health (Larchmt),2011,20(7):1007-1016.

[6]姜伟强,张亚君,方燕.三伏天温针灸治疗围绝经期阳虚质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5):410-411.

[7]宋亚飞.针刺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78例[J].河北中医,2012,34(12):1833.

[8]廖良,韦企平,宫晓红.滋水涵木法针刺围绝经期女性干眼患者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眼科杂志,2013,23(6):403-406.

[9]孙凌蓉.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4):289.

[10]王红梅,李莲,米慧茹,等.针刺对卵巢早衰患者性腺激素及体重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志,2011,17(2):204-205.

[12]林兵宾,戴朝富,邱昌民,等.温针配走罐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志,2014,33(2):137-139.

[13]黄科,黄思琴.针刺并超声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痛60例[J].重庆医学,2013,42(34):4132-4133.

[14]郑利芳,金亚蓓.针刺配合隔姜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0):673-674.

[15]李春娣.针药结合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3):3-5.

[16]Liu Denghong.Combined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Psychotherapy for Perimenopause syndrome[J].Acupunct.Tuina.Sci,2011,9(5):283-286.

[17]涂慧英,李鸿雁,李涛,等.腹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4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6):407.

[18]王渊,潘家怡.雷射针刺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3,31(10):120-123.

[19]项洪艳,金亚蓓,孙占玲.背俞穴埋线对围绝经期抑郁焦虑患者Kupperman评分和HAMA评分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5):347-348.

[20]霍则军,张文兵.针灸治疗更年期汗证51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4):33.

[21]皮衍玲,王翔宇,杨震.耳穴贴压治疗改善更年期妇女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3):414-415.

[22]张皓.针刺干预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β-内啡肽的改变[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1-3.

[23]张英.电针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E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1,26(7):816-817.

[24]徐天舒,阮建国,戴玮,等.针刺与麦粒灸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E2、FSH、LH水平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564-566.

[25]刘晓艳,吕明.逆针灸关元穴对雌性衰老模型大鼠雌二醇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2,32(7):728-729.

[26]金亚蓓,米慧卿,金慧芳,等.不同时期电针干预对去卵巢大鼠多个组织ERa和ERβmRNA表达的调节[C]//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361-364.

[27]赵蓉.分期针灸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100例[J].山西中医,2011,27(1):31.

[28]杨松柏,梅志刚,蔡三金.不同穴位组合对女性更年期失眠症的疗效比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4,34(1):3-7.

[29]王健,米慧卿,陆敏.针刺干预围绝经期综合征最佳时机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6):448-449.

[30]Claudia M Witt,Susanne Jena,Benno Brinkhaus,et al.Acupunctur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ck pain[J].Pain,2006(125):98-106.

猜你喜欢
绝经期卵巢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保养卵巢吃这些
唐军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总结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