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因漏报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爆发的调查与分析

2014-08-15 00:51沈先军张凤娇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卫生学鲍曼耐药

沈先军 张凤娇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球杆菌,属于非发酵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和土壤)及健康人的皮肤表面。随着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增多,已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菌之一,近几年其分离率及耐药性逐年上升,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造成很大困难[1]。2014 年5 月~2014 年6 月,某医院ICU 发生一起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事件,为总结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防控经验,笔者对此次事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将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该医院2014 年5 月15 日~6 月2 日出现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7 例患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次事件中的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

1.3 环境卫生学监测 对病区内患者与医务人员常接触的环境及易污染的环节进行卫生学采样,采样方法及结果判断参照《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2.结果

2.1 流行特征

2.1.1 基本情况:2014 年5 月15 日~6 月2 日出现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共7 例,均为男性,年龄最高85 岁,最低43 岁,平均67.3 岁,住院时间最短12 天,最长59 天,平均住院时间29.28 天,感染时间最长21 天,最短7 天,平均感染天数14.28 天,使用呼吸机2 人,气管插管6 例,患者4 例来自外院转入,3 例来自该院其他科室,基础疾病脑梗死2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 例,脑出血2 例,弥漫性腹膜炎1 例。

2.1.2 时间分布:感染持续时间为5 月15 日~6 月2 日。

2.2 漏报调查 该院3 例患者均未报告,微生物实验室没有反馈报告。余4 例为外院转入并在当日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为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也未报告。

2.3 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 为了查找感染源,该院于2014 年5 月28 日对相关病室及环节进行了采样,共采样20份,包括操作台面、医务人员的手、医务人员使用过的笔、计算机键盘等。其中操作台面、一名医师的手发现鲍曼不动杆菌菌落生长。

2.4 干预措施

2.4.1 及时向医院领导汇报,启动医院感染爆发处理预案,同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

2.4.2 适当隔离患者,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2.4.3 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照消毒技术规范,吸痰管采用一次性使用,呼吸机管路做好消毒处理,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氧气湿化瓶液体要及时更换。

2.4.4 卫生人员对治疗区的物品擦拭应严格执行消毒液管理办法,使用消毒液擦拭。

2.4.5 加强手卫生规范执行力度,完善手卫生设施,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4.6 维护好层流系统,督促、及时清洗入风口、出风口及过滤网,保证空气质量,控制治疗区人员流动,治疗区除治疗、操作人员外,其他活动如病例讨论,记录应在办公区,尽量减少在治疗区滞留时间。患者家属探视时也必须控制探视人数。

2.4.7 组织ICU 科室学习培训,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强化医院感染制度的落实力度。

2.4.8 制定ICU 感染病例发现与报告措施和强化考核办法:①组织医师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并在24 小时内报告,不能漏报、迟报。②病案首页“医院感染”栏填写完整,不能漏填、错填。③ICU 和临床科室要做好患者交接,落实交接制度,尤其要注意交接送检微生物培养标本情况,提醒关注阳性结果。接收科室发现阳性结果,特别是多重耐药菌的要及时报告并做好隔离。④检验科微生物室要落实异常结果报告制度,发现多重耐药菌或同种同源细菌阳性结果聚集倾向的,要及时反馈临床科室并报告院感办。

2.5 干预效果 采取干预措施后,再次对相关病室进行环境卫生学采样,采样结果均符合标准,自6 月2 日后病区内无新发病例。由于临床科室积极治疗感染患者,截止6 月13日所有在院感染患者均痊愈或好转。

3.讨论

近年来,多重耐药或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是临床医生抗感染治疗的棘手问题[2]。此次感染事件,7 例患者均在ICU 住过、有插管或使用呼吸机、样本均来源于肺部分泌物和灌注液,经微生物培养证实肺部感染。根据医院感染标准定性为院内感染者3 人,院外感染4 人,且院内感染的3 名患者均进入过ICU,感染后送检痰标本培养结果未出来已经转出,接收科室没有关注阳性结果,致使漏报。

由于该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该院发生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事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通过本次感染事件,得到以下经验:①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及时密切关注ICU 送检标本结果,利用医院HIS网络系统观察阳性结果,形成工作机制,做到无缝隙管理。ICU 和临床科室要做好患者交接,落实交接制度,尤其要注意交接送检微生物培养标本情况,提醒关注阳性结果。接收科室发现阳性结果,特别是多重耐药菌的要及时报告并做好隔离。②检验科微生物室要落实异常结果报告制度,发现多重耐药菌或同种同源细菌阳性结果聚集倾向的,要及时反馈临床科室并报告院感办[3]。③ICU 患者因基础病复杂,免疫力低下,有创操作治疗多,各种侵入性的检查多,更易发生医院感染,且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因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采取控制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重要途径[4]。④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以及落实各项制度的依从性不能忽视。

1 鲍春英,赵炎,等.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3):288-289.

2 俞汝佳,吕晓菊,高燕渝,等.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36(1):70-73.

3 谭芬,王成.2011 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2):23-25.

4 代永静,王建荣.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239-240.

猜你喜欢
卫生学鲍曼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双组份调控系统研究进展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中国公共卫生学建制化起源刍议——始于认知致病微生物的显微镜时代
超级耐药菌威胁全球,到底是谁惹的祸?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鲍曼关于“世界音乐”作为跨文化策略的研究
喜庆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