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护理

2014-08-15 00:51侯华丽李玉霞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患眼眼部白内障

侯华丽 李玉霞

糖尿病性白内障属于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眼科常见疾病,从相关研究中可知本病在糖尿病中的发生率约为63%[1],可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病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好发,临床表现主要为双眼发病,进展比较迅速,患者的晶状体可能在数天/周/月内全部浑浊,也是糖尿病性白内障致盲最为主要的原因[2]。本病患者除了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还会导致经济与社会负担,以及精神与心理压力。为了进一步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我科2012 年5 月~2013 年12 月接诊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诊断患者血糖符合糖尿病相关标准,并且确诊符合白内障相关诊断标准。80 例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其中男性50 例,女性30 例;年龄23~78 岁,平均年龄56.4 ±5.7 岁。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皆及时控制血糖水平,并给予消炎眼药水,同时完善相关的术前检查(心电图、人工晶体度数测量、胸透、血常规、AB 超、大便常规、尿常规等),出院后则要及时给予出院指导,并进行电话随访。总的来说,本次研究所有患者采取的临床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心理干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大部分为老年患者,他们的视力、听力及记忆力等明显下降,同时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也不足。大部分患者对手术期望过高,但是他们的眼底状况并不理想,这就使得术后的恢复较慢,极易引发他们的焦虑与抑郁,对治疗缺乏耐心与信心。基于此,应及时对患者行心理干预,随时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同时做好糖尿病性白内障相关知识宣教,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也可以采取积极的行为去安慰患者,尽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与护理中,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营养支持:合理的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要加强营养支持。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及身高,以及血糖水平、活动量等合理制定膳食计划,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饮食宣教,争取做到定时、定餐及定量饮食[3]。叮嘱患者要禁忌高盐食物与甜食,同时应适当进食鱼、瘦肉、鸡、牛奶等,并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与低糖水果等。此外,还要叮嘱患者每日至少饮水1500ml,三餐之后有条件要适当运动,并且要保障大便的畅通;每日要对空腹血糖与餐后2 小时血糖进行监测,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能随意加减药物和剂量;若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及时处理。

1.2.3 病情观察及护理:密切对患者的眼部分泌物进行观察,包括其颜色、性状,以及有无头疼、眼胀、呕吐及恶心等,若出现这些症状则要及时处理;每日对患者的角膜、前房及眼底情况进行观察。护理人员要仔细听取患者的主诉,同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加强患者血糖变化的观察,察觉异常要及时报告并合理处理。

1.2.4 健康教育:加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属于治疗不可或缺手段,也是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研究表明良好的健康教育能更好地促使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更好地控制疾病,避免并发症的发展及发展[4]。积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促使他们认识到糖尿病属于终生性疾病,治疗应长期坚持;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如何监测血糖与注射胰岛素,以及控制饮食相关措施等;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下,尽可能保持健康、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与护理,可提高生活质量。

1.2.5 并发症预防:叮嘱患者要注意眼部安全,一般在术后3~6 个月内应禁止体力活与体育锻炼,应教会患者正确点眼方法,同时点眼时要避免药瓶口触及睫毛与眼睑,避免划伤角膜,从而污染药品及引发术眼感染。术后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并将疼痛的原因告知患者,从而消除他们的恐惧与紧张,同时保持病房内的安静,给他们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同时可根据医嘱采取镇痛或镇静药物处理。

1.2.6 眼部检查及护理:正确的出院指导对于预防糖尿病性白内障并发症有着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做好眼部的检查及护理,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禁止采用脏毛巾擦眼与揉眼,点眼药之前要将双手清洗干净,洗头与洗澡过程中切勿让肥皂水进入到眼中,同时要保障眼部的卫生清洁。每天应对眼部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有眼疼、眼胀、虹视、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等,则要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而引发严重后果。

2.结果

本次研究80 例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同时平稳度过手术期,并且并无感染、切口不愈、出血、人工晶状体脱位等发生。术前80 例患者的患眼视力均值为0.13 ±0.08,术后患眼视力均值达到0.51 ±0.29,术后患眼视力明显优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对80 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可知,满意率高达97.50%(78/80)。

3.讨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属于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也是眼科常见疾病,临床采取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为了提高疗效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加强其临床护理。本次研究针对接诊的80 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给予积极的临床护理措施处理,包括心理干预、营养支持、病情观察与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眼部检查及护理等,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同时并无并发症发生,患眼视力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较高。此外,笔者从随访结果中了解到本次研究大部分患者在我院大力宣教下,基本上都能遵从医嘱,根据出院指导操作[5]。由此可见,正确的出院指导以及患者良好的医嘱遵从性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及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糖尿病性白内障属于眼科常见疾病,除了要积极给予手术治疗外,还要加强其临床护理,尤其要做好并发症预防、眼部检查及护理,以及严密观察病情与做好营养支持等,才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眼视力,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1 罗小菊,陈章娣.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7):42-43.

2 冯新萍.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手术期的护理[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0,32(11):859-860.

3 师秀,房秀平,韩冲,等.38 例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手术期的护理[J].河北医药,2010,32(10):1313-1313.

4 巩丹慧,任春慧,王佳莹,等.临床路径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3):127-128.

5 王琳.护理干预在预防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70-71.

猜你喜欢
患眼眼部白内障
囊袋张力环植入对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眼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前后OCTA变化及与视力的相关性研究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用基于络病理论的针药结合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观察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窥见眼部瑜伽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手术前后球后血流的改变及分析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