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2014-08-15 00:49丁振国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规划

丁振国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0)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胸,能让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中少走弯路;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更好地认知自我,内在激励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1]因此,大学生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去实现完美的人生。为了更为准确的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笔者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界定,并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归纳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成长和整体社会的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界定与划分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2]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终生的工作经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在自我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职业人生发展规划。大学生可以通过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解决好职业发展中的“四定”,即:定向、定点、定位、定心,能帮助自己尽早的确定今后的职业目标,明确自己今后的选择。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绝不仅是帮助大学生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它更重要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一生的发展方向,具有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其按照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人生规划、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四种类型,其中人生规划是整体职业生涯的规划,包括从求学阶段的学业规划到退休之后的生活规划,设定了整个人生的发展目标;长期职业规划一般周期为5~10年,主要设定一个较长远的目标;中期职业规划一般周期为2~5年,主要完成2~5年内的目标和任务;短期职业规划一般周期在2年以内,主要是确定近期目标,规划近期完成的任务。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途径

1. 以课程促普及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课程的开设普及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引导学生开展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理想,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充分帮助学生提高了职业发展的成功率。

2. 以活动促强化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公益巡讲活动是就业指导机构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知识内容和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其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活动的举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职业定位,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同时,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的能力,会面向学生开设与职业规划知识相关的选修课程,也会组织简历制作大赛、面试技巧大赛、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锻炼大学生求职、规划与创业的能力。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强化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找到了正确的择业目标。

3. 以比赛促提高

为切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和《教育规划纲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学习与生活,提高就业技能与实践能力,自2009年起,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指导下,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定期举办了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赛举办带动了高校初赛和省市复赛的举办,在校园内掀起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思考,提高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运用,达到了进一步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与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目的。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1)帮助修订和调整职业发展的目标

一旦一个大学生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那么其职业生涯规划会帮助其进行个人的自我全面定位,了解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根据自身条件,如能力、性格和社会资源等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进而确定自己的事业目标,选择何种职业,在什么地方和单位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什么职务等。有了自己的职业目标,让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随波逐流,枉度一生。选择了一个目标并坚持走下去,这一步路将改变一切。有了这些目标,促使自己工作起来更加具有动力,具有方向性。相对于那些毫无准备的人,不仅不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反而能更好克服自己面临的各种困难,也能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克服各种心理问题。优胜劣汰,是自然发展的规则,当今社会,在人才竞争方面,这一点更加得以体现。大学生追求事业成功的愿望更为迫切,而现实中的竞争也更加残酷,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大学生有了职业目标和方向,并不断通过评估修正和调整,其个人的潜能开发更加淋漓尽致,成功的几率显然更高。

(2)促进抓住工作的重点,努力工作

大学生制定好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不但明确了在事业上的具体目标,同时也好比给自己树立一个标靶,令其在工作方面更有针对性,有助于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日常工作,善于分析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然后抓住工作重点,使自己奋勇前进。[3]通过后期的规划评估,使其紧紧抓住工作的重心,不至于使他们被生活中各种繁琐的事务困扰,从而增大大学生在事业上成功的可能性。大学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学会抓住工作的重点,为工作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才会事半功倍,取得成功。制定详细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更像是在茫茫的事业大海里找寻到了灯塔的船,不仅有了方向,更有动力,敢于鞭策自己,不让自己松懈。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地向自己事业之塔靠近,而这个职业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自己的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又会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形成了成就感,则又会激励自己,为自己的事业努力。当这些规划内容的逐步实现,不断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对职业目标的成就感,也促进自己向更高一层的目标前进。

(3)不断发掘个人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有了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更有远见,更有责任感。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制定他的职业生涯规划,那么他就很容易陷入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多带来的烦恼,导致精力分散,无法全神贯注地工作,也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其实,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是无限的,需要我们充分地挖掘。天赋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善于激发自己的潜能,努力学习,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集中精力,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尽可能发挥个人的潜能。大学期间,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在组织领导、人际关系、科研发明等方面显得特别有才华,但是很多人在这方面都有很大的潜能。只要给他们机会,给以他们舞台,如让他们担任学生会干部,班级干部等,赋予这些大学生工作任务和目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就能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内在潜能,最后出色完成学习和工作的任务。[4]因此,通过不断的职业生涯规划评估,明确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经过个人的努力,激发潜能,进而实现人生的事业目标。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整体的意义

(1)能够缓解社会的就业问题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相对多数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大学生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5]大学毕业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学生就业基本趋于市场化。大学生必须认清楚当前的就业形势,迎接挑战,面对现实,积极应对,及时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就业观,大学生在面对当今的形势时,要不断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所处环境,不断的变革自己,管理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使自己有较高的适应性。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就业形势的缓解,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工作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同时也能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以及参考价值。

(2)引领社会就业风气的改善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实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大学生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所特有的认识。例如:先就业再择业,到基层、农村去,终身学习等等的观念,而这些良好的观念无疑也会对大学生自己周边的人产生良好积极的影响。适时的调整职业规划内容与方式,是确保职业成功的条件。每个人渴望拥有健康、丰富的知识、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也都渴望事业上有所建树。追求职业生涯成功,最终就是要获得个人的全面发展。而这种欲望会激励人们去学习,并受周边优秀人士的影响,追求自我超越,自然而然地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从而改善整个社会的就业观念以及就业风气。

四、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效地控制大学生在就业岗位上流动的无序性,能促使大学生理性、客观的评价自己,能够在社会生活中给自我一个相对合理的准确定位,可以有效地控制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抢业”、“盲目择业”、“高违约率”、“高就业成本”等现象的发生,而且还能克服用人单位缺少“想聘之才”,学生“无业可就”的社会现象,让大学生能合理就业,使社会发展更加稳定有序。

[1] 李军.大学生全程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 刘志洲.杨帆远航——大学生全程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 刘相明,宋传文.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组织行为管理研究[J].职业与教育,2013,(18).

[5] 殷黄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研究[J].科学论坛(下半月),2013,(3).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规划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