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资格框架下爱尔兰现代学徒制研究

2014-11-02 06:31张常洁王慧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1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学徒爱尔兰

张常洁 王慧

在职业教育出现以前,学徒制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承担着传承知识和技术的使命。18世纪工业革命兴起,大机器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职业教育逐渐取代了学徒制,成为工人教育和培训的主要方式。然而,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引发了人才供需矛盾。为了适应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新变化,提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弥补职业教育的缺陷,现代学徒制在保留了古老学徒制优点的同时进行了改革,重新步入教育培训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前,爱尔兰长期处于英国的管制之下,对外奉行闭关的政策,社会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为了摆脱经济萧条、改善居民生活、提高就业率,爱尔兰于1993年建立了现代学徒制,并与职业资格挂钩,规定学徒在完成指定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随着2003年爱尔兰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Framework of Qualifications,简称NFQ)的建立,现代学徒制逐渐被纳入国家资格体系,极大增强了现代学徒制的吸引力,提高了现代学徒制的社会地位。

一、爱尔兰国家资格框架

为了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统一的欧洲市场,欧盟于2002年计划建立一个可以实现资格证书之间相互认定、对比和转换的工具,即促进终身学习的欧洲资格框架(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 for Lifelong Learning,简称EQF),目前,32个参加“欧洲教育和培训2010计划”的国家都在开发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简称NQF)。爱尔兰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之一,早在2003年就开始建立爱尔兰国家资格框架,目前已经进入实施的高级阶段。爱尔兰国家资格框架从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维度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而对学习者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没有要求,在此基础上将整个资格认证系统划分为由低到高10个等级水平,每个等级都有对应的学位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突破了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障碍,实现了不同类型和层级资格间的等值转换。

二、爱尔兰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但总体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学徒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企业的学徒又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交替进行;学徒有2/3的时间在企业学习技能,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校、政府和企业等多方参与;学徒培训过程中受协议约束;学徒在完成培训后经考核颁发职业资格证书。

爱尔兰的现代学徒培训由雇主、爱尔兰国家培训和就业局Foras Áiseanna Saothair,简称FÁS)①、一些理工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共同承担。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教学内容,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教学活动,国家培训和就业局进行监督和管理。凡是年满16周岁,至少获得5D初级证书(初级证书考试5门课成绩都达到D及以上是获取初中毕业证书的基本要求)或同等学力的爱尔兰公民都可以申请注册为学徒。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满足以下任一条件者也可以注册成为学徒:一是顺利完成被认可的前学徒课程的学习;二是年满16周岁并具有爱尔兰国家培训和就业管理局认可的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此外,特定行业需要通过色彩视觉测试。

爱尔兰现代学徒制的周期为4年,它是一个标准的模块化系统,由7个交替的阶段构成(见表1),包括3个阶段的脱产培训和4个阶段的在职培训(地板与墙面贴砖行业和印刷媒体行业除外)。由于学徒培训在学校和企业环境中交替进行,因此该系统又被称为双系统。

表1 爱尔兰现代学徒制课程安排表②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它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紧密结合,将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作为衡量学徒是否达到技能要求的标准。爱尔兰的学徒在完成4年的训练后可以获得由继续教育与培训委员会(Furt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wards Council,简称FETAC)颁发的NFQ6高级资格证书。NFQ6是爱尔兰国家资格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学徒工作和学习能力的证明,它可以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资格证书进行跨国等值转换,从而增强了学徒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了劳动力在国家间的流动。

三、将现代学徒制纳入国家资格框架的优越性

从中世纪行会学徒制起,学徒制就一直与从业资格保持着密切关系,顺利完成学徒制学习不仅代表着个体习得了某项技艺,更体现了行业对其从业资格的认可。将现代学徒制纳入国家资格框架体系,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提高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普及率和重视度,规范了劳动力市场。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标准和依据,现代学徒制对达到技能要求的学徒授予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其工作能力和素质的肯定。将学徒制纳入国家资格框架,提高了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证书的受重视程度,有利于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2.促进了学徒的职业成长,有助于他们实现职业理想。爱尔兰国家资格框架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资格认证体系,不同类型的教育可以横向比较、纵向衔接。学徒在取得NFQ6等级证书后,对自己的职业能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可以根据资格框架的内容确定职业发展道路,设计每一阶段的职业目标,逐步实现职业理想,但目前爱尔兰现代学徒制在这一方面还缺少完善的职业指导。

3.提高了学徒制的社会地位,增强其吸引力。爱尔兰现代学徒制的社会地位较低,学徒流失现象严重,外界对学徒制的负面情绪较多,学徒制的完成率较低,导致大量师资和设备的浪费,企业的投入和回报没有形成正比,打击了企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学徒数量的减少引发人才供需矛盾,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将完成学徒制所获得的资格证书涵盖在资格框架体系中,增加了证书的含金量,提高了证书的实用性,提升了学徒的市场竞争力,肯定了学徒制的社会地位,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加学徒培训并提升就业能力。

4.改善人口素质,推动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相对于旧的学徒制而言,现代学徒制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掌握一门技术,也要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职业道德等有所认识,从而提高了学徒的素质和修养,进而提升了社会人口的整体素质。与此同时,现代学徒制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承认非正规教育和非正规学习的成果,极大拓展了学习的渠道和方式,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开展。

四、现代学徒制与国家资格框架结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专业、课程与职业的关联性,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职业资格证书是进入行业的一个重要通行证,是衡量职工是否具备参加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国家资格框架中对获得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例如学徒毕业后经过考核所授予的高级资格证书,在国家资格框架中处于第六等级,有对应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见表2)。资格框架明确规定了获得某项证书所要达到的标准,学校和企业在设计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时要有针对性,有目的地锻炼学徒的相关职业能力,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面向社会培养学徒。

表2 爱尔兰国家资格框架NFQ6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

2.关注学徒成长,推进现代学徒教育培训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现代学徒制应当“以人为中心”,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把促进学生的一般性发展与职业性发展结合起来,将学徒制与正规教育系统进行整合,承认学徒制与普通教育相等的地位,为学徒继续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开拓渠道,探索更加灵活、多元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在学徒进阶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明确其责任,为学徒提供足够的、透明的、便捷的转换通道,并在某些领域增设相关项目,以锻炼学徒的管理、创业等技能,满足其职业成长需要。

3.强化管理,严格考核,保证学徒的质量。高技能、高素质的学徒是现代学徒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为此,爱尔兰政府设置专门的机构对学徒培训进行监督和管理。国家学徒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pprenticeship Advisory Committee,简称NAAC)、教育技能部门、继续教育与培训部门和企业等作为现代学徒制的参与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学徒教育培训的顺利开展。2014年,FÁS被解散,其各项功能将分配给不同的机构。目前爱尔兰学徒制的管理机构相对分散,在管理中可能会存在部门间的合作和协调问题,因此需要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尤其是学徒的管理方面,防止因学徒质量下降而影响学徒制的顺利发展。除了完善的组织机构外,学徒考核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和保证学徒质量的关键。资格考试的内容不仅局限在理论知识方面,还要注重实用技能的检验,两者并重,不可偏废。

五、爱尔兰现代学徒制对我国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启示

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念和框架已经基本确立。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该文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念进行了准确提炼和概括,体现了它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和多元立交的特点。2013年11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并指出“试行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虽然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但为了能更好更快地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结构,仍然需要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爱尔兰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色之一是为学徒提供有效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将其纳入国家资格框架,这样一方面为学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增强了学徒的市场竞争力。爱尔兰学徒制的这一做法对于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都有参考价值。

1.职业资格认证更加灵活、透明,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走向成熟。国家资格框架下的资格认证建立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维度的基础上,考核的标准更加灵活,尤其是对先前学习成果的认定,既为学习者减轻了学习负担,避免了重复学习,也节省了教育资源,提高了资格认证的质量和效率。我国现阶段的职业资格认证是通过阶段性的培训来传授知识和技能,资格认证的环节相对繁杂,灵活、透明的认证方式增强了职业资格认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有助于减少徇私舞弊现象,鼓励学习者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有利于职业准入制度的发展。

2.为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提供标准和依据,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和标准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指标,它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各方面的需求,国家资格框架下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考核的方式和内容方面都进行了改革,职业学校应该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突出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及时将企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融入职业学校的课程教学,完善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合作机制,加强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衔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3.实现学历文凭与技能证书的互换,沟通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国家资格框架作为一个系统、完整的资格认证体系,将各种类型的资格证书整合到统一的框架中,同一等级对应不同类型的证书,理清了不同资格证书之间的相互联系,打破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界限,促进了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之间的互换,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创造了条件。

4.促进人口流动,加强对外交流。目前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包含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只适用于衡量我国劳动者的资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强,资格认证与国际接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推行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认证,有利于推动企业用工制度改革,促进国家间人口的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2006年2月我国已经与爱尔兰就高等教育资格互认达成共识,签订了相关协议,两国的资格认证实现了互通(见表3),但在职业资格领域尚缺少相互间的衔接。

表3 中国与爱尔兰学历水平互认对照表

爱尔兰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将现代学徒制融入国家资格框架的做法给社会各阶层带来了福利。我国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其有益的做法,以便为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从而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注释]

①2014年爱尔兰国家培训和就业局(Foras Áiseanna Saothair,简称FÁS)解散,由社会保障部门、教育和培训委员会负责相关事宜。

②FÁS.The Apprenticeships Curriculum of Training[EB/OL].http://www.fas.ie/en/Training/Apprenticeships/Curriculum.htm,2013-12-20.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学徒爱尔兰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鬼斧神工!爱尔兰巨人之路
爱尔兰睡眠学会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爱尔兰:小岛屿,大乐趣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爱尔兰巨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