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致皮肤不良反应553例处理方案分析

2015-03-03 08:27王娟
中国药业 2015年19期
关键词:糖皮质药疹头孢哌酮

王娟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100)

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致皮肤不良反应553例处理方案分析

王娟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100)

目的分析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方案。方法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所致皮肤不良反应553例中,荨麻疹454例,多形性红斑疹45例,固定性药疹43例,水疱疹11例,处理方案有停药、应用抗组胺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结果荨麻疹、多形性红斑疹、固定性药疹、水疱疹处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9.34%,95.56%,97.67%,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9%,8.89%,9.30%,9.09%。4种药疹总有效率均比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对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所致不良反应,可选择停药、应用抗组胺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处理方案,其药物处理效果较佳。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复方制剂;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是医院常见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杀菌作用明显。随着其广泛推广及其复方制剂的应用,所造成的不良反应也日益突出,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不仅影响患者的皮肤健康,且严重阻碍疾病治疗,延长病程,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我院在处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所致不良反应中,采取了停药、应用抗组胺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处理方案,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所致皮肤不良反应553例,其中男305例,女248例;年龄12~73岁,平均(31.50±5.57)岁;呼吸系统疾病155例,神经系统疾病30例,生殖系统疾病78例,消化系统疾病131例,心血管系统疾病85例,泌尿系统疾病62例,其他12例;药疹分类包括荨麻疹454例,多形性红斑疹45例,固定性药疹43例,水疱疹 11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5 min至 15 d,平均(12.15±2.17)h。

1.2 不良反应处理方案

荨麻疹:454例荨麻疹中,停药171例,停药+地塞米松 97例,停药+非那根35例,停药+西替利嗪8例,停药+开瑞坦17例,停药+扑尔敏片+开瑞坦16例,地塞米松+西替利嗪12例,停药+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14例,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炉甘石洗剂15例,开瑞坦+炉甘石洗剂11例,开瑞坦+复方倍他米松软膏10例,停药+赛庚啶+仙特明+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7例,单纯地塞米松21例,单纯西替利嗪15例,单纯丁酸氢化可的松3例,单纯倍他米松软膏2例[2]。

多形性红斑疹:45例多形性红斑疹中,停药8例,停药 +地塞米松9例,停药+可的松7例,停药+地塞米松+西替利嗪8例,停药+地塞米松+甲强龙6例,可的松+地塞米松7例。

固定性药疹:43例固定性药疹中,停药 22例,地塞米松8例,地塞米松+西替利嗪7例,地塞米松+非那根6例。

水疱疹:11例水疱疹中,停药3例,停药+地塞米松7例,停药+西替利嗪1例。

2 结果

临床效果见表1。4种药疹经不同的药物处理后,荨麻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9%,多形性红斑疹为8.89%,固定性药疹为9.30%,水疱疹为9.09%。提示4种药疹药物处理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机体康复,详见表2。

表1 4种药疹类型临床效果比较[例(%)]

表2 4种药疹类型药物处理后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等优点,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脑膜炎、败血症、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腹部感染、呼吸道感染等[3]。随着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应用的推广,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关注,其中最常见的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案,以减少皮肤不良反应造成的恶劣影响,加快机体康复[4-5]。

对于应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患者,药疹可分为4种,即荨麻疹、多形性红斑疹、固定性药疹、水疱疹。类型不同,其处理方案也有所不同。荨麻疹所占比率较大,其处理方案也出现多元化,具体有以下几点:在出现皮肤不良反应后,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评估是否坚持用药。症状严重者需立即停药,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6];选择联合用药方案,但在联合用药前,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皮肤情况及原发病症状,防止重复用药,通常选择的方案为地塞米松联合抗组胺药物[7];对症下药,即针对皮肤不良反应症状应用相应的药物,如针对皮肤瘙痒可涂擦适量的抗瘙痒软膏剂或炉甘石洗剂,以达到改善瘙痒症状的目的;在外用制剂方面,可选择倍他米松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8]。多形性红斑疹是其中较严重的一种,其处理方案是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判断是否立即停药,停药后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9]。固定性药疹药物处理方案的前提也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评估其是否需立即停药,停药后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10]。水疱疹所占的比率较小,其处理方法为停药与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组胺药物[11]。

本研究结果显示,4种药疹药物处理总有效率均较高,处理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证实停药、应用抗组胺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可有效治疗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所致皮肤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所致皮肤不良反应,对患者皮肤健康及疾病治疗均产生严重的影响,需加强控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不利作用,可选择停药、应用抗组胺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处理。

[1]王 刚,裴宇慧,黄素丹,等.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防治妇产科感染533例[J].中国药业,2009,18(5):47-48.

[2]王全一,李彦博,傅 蓉.高效凝胶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的高聚物[J].中国药业,2013,22(12):83-84.

[3]陈庆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原因初探[J].中国药业,2010,19(14):87-88.

[4]Kelesidis T,Canseco E.Levofloxacin-induced Hypoglycemia:A Rare but Life-threatening Side Effect of a Widely Used Antibiotic[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2009,122(3):3-4.

[5]Conte JE Jr,Golden JA,McIver M,et al.Intrapulmonary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high-dose levofloxacin in healthy volunteer subj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2006,28(2):114-121.

[6]姜海云,施传娥.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药业,2010,19(24):41-42.

[7]曹 洋.70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13):55-56.

[8]上官丹罡,周星辰,李苌清,等.头孢哌酮钠及其复方制剂中的有关物质分析[J].药物分析杂志,2011,31(10):2 013-2 020.

[9]胡 静,孙 艳.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应用中的药物指导及效果[J].中国药业,2007,16(18):44-45.

[10]吕 娟.我院72例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分析[J].求医问药,2011,9(11):451-452.

[11]莫一丽.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140-141.

R969.3;R978.1+<1 文献标识码:A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31(2015)19-0058-021 文献标识码:A

1006-4931(2015)19-0058-02

A 文章编号:1006-4931(2015)19-0058-02

2014-12-27)

猜你喜欢
糖皮质药疹头孢哌酮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药疹虽小,可不要大意
乱吃消炎药 当心重症药疹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探析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类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1 883例住院药疹患者致敏药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