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改革思考
——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为例

2015-04-10 12:51谢丽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语课程英语教学

谢丽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经贸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改革思考
——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为例

谢丽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经贸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综合英语课程是高职英语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举足轻重,但目前高职综合英语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章通过实例分析现状并指出可能的解决途径以期为学生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高职英语 综合英语 改革

一、导言

综合英语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基础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该课程从以前的精读课程到现在的综合英语课程名称的变化也反映出该课程的变化趋势即:覆盖面更广,基础性更强,从以前相对单一的强调对词汇的习得、语法的掌握、修辞的使用和文章的鉴赏到如今的涵盖英语学习中五种基本能力的全面要求可见这门课的重要性。因此综合英语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现状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这门课程针对不同的学习群体,综合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本科教育侧重综合性学科教育,偏重学术性人才的培养,对于本科英语专业的学生,培养综合能力是综合英语的课程目标但是更侧重的是它的基础性,因为在校四年除了综合英语,专业学生还开设大量诸如听力、口语、写作、泛读、语法、翻译等专业课程来有针对性地提高某方面的能力;而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因此在综合英语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强调的是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目前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比如: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语言技能上的教学要求不太明确,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学生对于什么都要学的综合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比较短,专业课程开设比较少,这些都对高职综合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以下文拟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综合英语教学为基础来思考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的前景。

广东工程技术学院外语系目前采用的教材是邹为诚主编的,课程设置为一年即面向大一新生,课时从144学时每学年到最近108学时每学年,主要的教学方法从笔者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偏向语法分析法结合交际法,课堂多数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型课堂,学生仍是被动接受为主,虽则教材设置中涵盖了基本语言功能及形式的练习,包括情境对话环节,但因课堂教学任务繁多,教师无法一一在课堂范围内完成,却由于一直以来综合英语教学更看重词汇、表达、篇章等方面的剖析而不曾做到各个能力综合发展,故教师授课过程中也偏重了语言表层的教学。

在评估制度方面,主要以30%的平时成绩和70%期末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表现,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及课程相关展示等,期末以闭题考试为唯一形式,试卷题型包含语法词汇选择题、词性变化填空题、阅读理解题、完形填空题、翻译及写作等综合性考试可能出现的题型为主。目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的生源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是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第二是职业中学毕业后参加成人高考,这两者的比例每年有变化,大致都是前者47.8%,后者52%左右,因生源差异,学生英语水平也出现较明显差别: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学生在语法、结构、篇章等方面优势较突出,而职业中学毕业的学生由于在职业学校受到某方面专门训练,所以在曾经受训的方面表现较优秀,但是不管是细节的语法或者宏观的篇章框架都较之高中毕业学生有显著差异。

三、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目前存在问题

综合英语课程在课程定位、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评估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3.1 课程标准设置与学生要求及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异。综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设置充分表达了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能力,即为了在目标场合有效使用语言,学习者应该掌握相应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但是标准在制定时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他们可能有的潜力。同时,虽然课程设置时都会做市场需求调研,但是综合英语的课程标准并未能反应调研的结果,而是在相对孤立的背景下制定。这些因素累加使得综合英语的课程标准未能凸显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特色。

3.2 教材的针对性不强。教材问题一直是高职英语专业教师饱受困扰的问题。根据调查“高职高专在校生对于现行教材认为非常适合的非常少”(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2009)高职英语专业没有自己的综合英语教程,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5年一直采用的是邹为诚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教程结合听说与阅读,它的优势在于体现了高职院校实际能力的要求,难度在于内容太多,覆盖面太广,而学院安排课时不足的情况下,教学负担很重。

同类院校英语专业或者采用本科非英语专业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或英语专业的《现代大学英语》这些教材固然是有很多优点的,但是不足也显而易见,针对性不强。笔者在从事高等职业教育之前一直从事高等本科教育,对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差异体会深刻:本科院校学生相对较全面地了解语法,词汇量较大,听说能力较强,笔者所在的广东工程职业学院外语系中等职业院校毕业学生较多,学生词汇量较小、语法薄弱、听说也较弱,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本科院校的教材实属无奈之举。

3.3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由于教学班级相对较大(个别班学生多达60人),学生基础弱,所以很多相对先进的教学方法难以在课堂实践,即使实践也难取得理想效果,综合英语的教学目前多数都是以教师主讲的课内教学活动,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内教学过程中能将兴趣与学习相结合的大概也就是热身练习,一旦开始课文分析就变得枯燥无趣,或者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晦涩难懂。

3.4 评估制度简单。常见的综合英语学习评估都是以笔试为主,辅以平时成绩,但是主要的指标仍然是考试,造就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考试时抱着书本啃的现象。综合英语原本侧重的就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故教学重点应该是平时日常教学中的积累,因而对于综合英语水平的评估原本也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考察,而不能以一纸试卷为主,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平时综合能力提高的积极性,养成学生临时抱佛脚的习惯。

四、综合英语课程改革方向

针对以上所提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数年综合英语教学经验,本文接下来拟从如下方面改善高职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

4.1 建立真正跟社会需求接轨的、满足学生期许的、能真正在高职综合英语课堂贯彻实施的课程标准。戴炜栋(2001)曾经指出“英语人才的培养要进一步加强与社会需求的联系,注意点与面、质与量的有机结合。根据社会的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出不同层次水平、专业和种类的外语人才”。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本专科教育的地方在于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培养的更多是服务型人才。综合英语的课程标准应该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方针,更清晰定位学生通过该课程达到的具体能力,结合往届毕业生的去向及其毕业后自身反馈及单位反馈,将以往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在课程标准中体现。

4.2 联合临近地区同类院校加大力度开发实用性强、出高职特色的英语专业教材。在笔者看来合适的高职英语专业教材既要紧靠社会需求,又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难度适中。具体来说,因为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多数都是去外贸基层行业,所以基本的听说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所谓综合英语就包含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内,所以教材应该包含听、说内容,体现出高职英语专业的专业特色比如以商务为背景,这样学生会更感兴趣,也更现行实用性。除了听说能力外,阅读选材方面也应该多元化,除了人文知识方面的材料,商务、贸易、函电等也应该融入教学材料中。

同时教材的难易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二语习得i+1的理论,太容易或太难的语言输入都会有问题,超出他们现有能力又不至于完全超出他们的接受范围才是比较理想的语言环境,故我们高职的教材也应该是对学生有挑战但经过努力能获得知识的范围。当然教材不是一日开发的,在此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有选择性地增加课外补充内容,充实课堂,同时也能让学生接触到本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

4.3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多元化教学方式和内容。传统综合英语教学一贯以语法解释和翻译为主,实施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满足不了新形势下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容易让课堂变成沉闷枯燥,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新的教学方式包括交际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很大帮助,让学生借助语言完成某项任务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也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一定的语言输入下经过讨论、合作完成语言输入结束任务,提高的不单是语言的能力还包括交际、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内容的多元化也很重要,比如文化的输入。笔者个人一直认为对于任何阶段的语言学习者文化差异的了解非常重要,比起在日常交际中犯语法错误更严重的是未能理解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因为语法错误对方能理解的话不会产生任何后果,而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却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更可怕的是有时候交际的某方甚至都未曾意识到那是错误的言行,故而文化差异的输入不可忽视。

4.4 课程评估应该包含更多方面,不是仅仅以期末一纸试卷加笼统的平时成绩。多数的综合英语课程评估仍沿袭传统的笔试加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较小比例,期末考试占较大比例。比起以往单以试卷成绩定课程,能加入平时成绩已经算是进步,但是期末考试占的比重还是太大,而平时这个概念又太广。故笔者建议扩大平时成绩部分并细化到比如课堂参与、考勤、任务完成等具体,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能较大提高,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语言使用的机会将实操贯彻到课内课外。

五、结语

综合英语,作为高职英语专业中的必修及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英语教学基于各种因素限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对综合英语教学进行改革首先必须清晰课程标准,然后课堂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估制度需要多元化,同时对于教材的选择和开发亦不容忽视,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将学生综合英语水平提高,进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2.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职英语需求状况及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研究[J].中国外语,2009(2).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政报.2000(5).

H319

A

1009-8534(2015)02-0148-02

2014-11-16

谢丽(1979-),女,湖南益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高等教育、翻译、写作等研究。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英语课程英语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