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服务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

2015-04-10 09:36唐淑香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馆员学科图书馆

唐淑香

(湖南商学院图书馆,湖南长沙 410205)

学科服务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

唐淑香

(湖南商学院图书馆,湖南长沙 410205)

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学科服务与阅读推广服务的若干相似特点出发,提出从四个方面:建立“读者主导”的阅读推广理念,丰富阅读资源,提供多种阅读空间,重视个性化阅读来创新阅读推广内容和方式等;并指出学科服务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价值显现的对策。

学科服务 图书馆 阅读推广

阅读是人类知识延伸的重要途径,是个人寻求全面自由发展的有效方法。当代大学生要想真正有所作为,必须要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广博的学术视野。因此除了课本和有限的参考书外,大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高校图书馆面向阅读需求迫切的大学生,一直在进行阅读推广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阅读心理、需求、方式、内容都在发生改变,图书馆为应对这一变化,必须实施多种积极的阅读推广策略,制定有高校特色的、长期的、系统的阅读推广方案,借鉴学科服务的得力举措并利用它来创新阅读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学科服务融入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优势

自1998年清华大学设立学科馆员开展学科服务以来,全国先后有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几十所重点大学采用这种信息服务模式,至今这种信息服务已在各类各级各层次的高校开展。学科馆员经历联络馆员、咨询馆员、信息馆员到现在的知识型馆员、嵌入式馆员的成长;学科服务内容也从过去的文献检索获取为中心,发展到现在的针对和嵌入具体用户、特定群体的个性化、专业化、知识化服务为中心。基于用户的学科服务,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这种服务的存在和发展,正好契合高校师生尤其是大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变迁。首先,信息时代,大学生阅读模式发生改变,数字阅读比重增大;学科服务的数字化平台给大学生偏爱的网络阅读、在线阅读、移动阅读带来可能。其次,当代大学生阅读动机转变为不仅仅完成学业,还需增长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相对高素质的学科馆员、其知识化服务能指导大学生进行精品导读、信息素养培训,从而拓展知识面、提升阅读素养。第三,当代大学生追求无时间、无空间限制的阅读;学科服务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工作方式带给大学生便利及时的双向交流沟通,能及时解决阅读障碍。可见,学科服务融入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具有强大优势,同时,也弥补部分高校学科服务主要面向教师的不足,开拓一个新的服务领地。

2 学科服务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启示

2.1 创新“读者主导”服务理念,注重阅读品牌的建立及推广

目前,学科服务工作改变图书馆单向、被动、坐等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嵌入用户的信息环境为手段,主动、积极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化、专业化服务的互动交流模式。这一模式可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提供借鉴:

第一,应根据读者需求和读者(读者群体)的特征为主导来进行阅读推广。为此,图书馆应开展读者阅读情况前期调研,即对读者状况的调研[1]。调研他们的需求、期望、兴趣、习惯,调研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鸿沟所在,消除彼此之间的不对称信息。如:大学生喜欢什么书?需要读什么书?新生和其他年级大学生阅读需求的区别?读者的课余时间在做什么?他们是否知道要读哪些课外书?到馆人数下降,原因何在?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使用的比例?教师为什么不常到图书馆之类的问题。这样的调研能使阅读推广活动具有针对性,提高活动的效果。

第二,动员、吸引广大读者设计、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学科服务需要学科馆员与用户经常进行交流沟通、双向反馈,阅读推广活动也可如此。在活动开展前期、每个环节阶段、活动结束,以及下个活动的前期准备、策划,都要通过手机短信、网上投票、免费明信片、专家学者座谈、微博、QQ等相关措施让大量的读者知晓、参与,集广大读者的智慧,增加广大读者的兴趣。同时,扩大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服务范畴和规模,为读者提供更切合实践、更符合他们要求的阅读推广主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目前大多数图书馆把它当成阶段性、临时性、突击性任务来完成的状况,阅读推广活动才能系统、持久、多样化,才能形成众所周知的阅读推广品牌;如同美国的“一城一书”,新加坡的“读吧 新加坡”那么响亮。

2.2 创新阅读资源,扩大阅读内涵

高校图书馆实施学科服务大都注重文献资源的建设,建有丰富的传统纸质资源、学科数字资源,开设学科分馆、院系资料室等;现在涌现一种全新的“思想型”资源——living library(真人图书馆)。而且,学科服务重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如图书馆联盟、开放存取等。

学科服务在文献资源建设上的经验同样适用于阅读资源建设,可从多角度满足读者阅读资源需求。传统纸质媒介因其是历史最悠久、最具基础性和清香气息的文化载体;书刊边沿的空白便于读者的阅读批注、前后翻页也使读者容易进入阅读状态,具有网络及其他阅读资源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纸质资源的建设依然重要[2]。一方面,图书馆可通过各种媒介发布征集书刊信息,也可与各个领域专家、优秀的在校生主动联系进行选择;还可让读者通过荐购系统直接参与图书的采购。如图书馆定期将电子书信息及全文链接导入图书馆OPAC,读者登录后可在短时间内免费浏览全文,如果有4次以上的短期浏览,采访人员将设定被浏览的电子书为默认购买[3]。另一方面,学科馆员从资源建设部定期发布新书目录中、依服务院系所设学科、专业、课程进行初步筛选,再把书目E-mail给院系教师让其选择。

依据近五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比较的结果,年轻人是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主力军,数字化阅读资源在未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建设方式分为自购、自建、共享。可自购包括中外文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报纸、在线学习考试平台及视频点播等涵盖各学科的数字资源。可自建本馆特色数据库,如馆藏特有古籍、硕博学位论文、校内学科刊物等。另外,高校积极与中外数字资源供应商合作,获取众多免费网络资源,如中美百万册电子图书、Google Scholar、CALIS外文期刊网等。并且各高校间的图书馆联盟为跨地域、跨学科的资源共建共享提供平台,对传统纸本文献资源进行有力补充和创新。

真人图书馆与上述两种资源不同,它是以活生生的人为“book”,读人代替读书,将书与人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其跳动的思维最具有吸引力;通过挖掘真人书身上特有的价值为阅读主题,使借阅者之间面对面、放松、自然的交流,实现有益信息的即时传递[4]。

2.3 创新阅读空间,提供多种阅读环境

现阶段,嵌入式学科馆员不再局限于图书馆的室内环境,服务已融入用户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一方面,他们大都会走出图书馆,来到用户工作的办公处所、实验室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参加用户的教学、科研工作会议;另一方面,积极建设数字学科服务平台,如学科服务网站、学科资源导航、 Libguides、学科信息导报等。

在阅读推广服务中,图书馆可充分吸收学科馆员的工作方法。首先,要丰富馆藏、特藏,保证图书质量吸引读者到馆,满足偏爱纸质书刊的读者。为更好地宣传纸质书刊,可把它的推广纳入到本馆馆刊中。如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图书馆分别将阅读推广纳入到本馆的《岳麓书苑》《书乐园》。为了缓解当前读者急需自习室、阅览室座位的矛盾,建议图书馆将部分空余、闲置、未充分利用的空间改造成“自主学习区”、学术研讨室、应用体验区、影视墙、录音室等,给读者提供舒适、安静、便利的阅读空间和学习场所。这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已率先实施,从馆内划分出众多独立小空间作为小组学习室,它还一并推出在线预约系统,允许在校师生在此开展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

其次,图书馆要了解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移动阅读的发展趋势,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数字阅读服务平台。可在图书馆网站中设置阅读推广的一级栏目,链接学校、其他机构的阅读推广地址,丰富阅读内容。如浙江大学图书馆主页链接团委网站“新青年在线”中的“阅读经典、悦读一生”。可利用社会性网络进行阅读推广,典型的如博客、微博、微信、维基社交网站等。有条件的高校可致力于手机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建设。如清华大学图书馆,2006 年开发手机图书馆,从最初的短信互动逐渐发展到后来的多种服务模式共存。几年来,一系列支持学术资源检索和全文阅读、馆藏书目查询和预约、培训讲座通知等功能的移动服务相继上线,音视频服务、智能聊天机器人(小图)、图书馆微信……广大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地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受歌德电子书借阅机的启发,为方便学生,在学生停留时间长的寝室可建立寝室图书馆。即宿舍楼入口处拟设置虚拟书架,上边摆满虚拟图书。如果学生对哪本书感兴趣,就使用手机扫描封面,即可获得前10页以供预读,如果他想继续阅览纸本书的话,则存有这本书的最近院系资料室、图书馆的位置会显示在手机上,就可以方便地、按号索骥借到本书。如果图书馆有此书完整电子版,则扫描后可进入其链接直接阅读本书。

2.4 创新阅读推广方式,提供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信息服务逐渐成为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主流,它包括一对一电话咨询、面对面交流、室内培训等实体的个性化服务,也包含对其进行所需信息的搜索、整理、分析、深加工和推送的数字化个性服务。

大学生阅读有多种分类:辅助学生完成学业的专业知识阅读,提高个人修养和陶冶情操进行的兴趣阅读,为了科学研究、解决某个理论和技术应用问题而进行的应用阅读,取得职业资格考试而进行的职业阅读[3]。为适应读者个性化的阅读,图书馆必然要创新阅读推广方式。

第一,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导读服务。首先选择推荐精品好书、专题好书给读者,包括来自媒体的文章、书评、名人推介、经典作品;也包含阅读源推荐、阅读新技术新平台推荐、讲座书展通知、书友会或读书社区推广等与促进阅读相关的所有信息。既突显经典作品的推广交流、也重视跨科技、政治、经济诸领域的社科类、自科类读物。其次,精心营造导读空间。馆内为读者提供详细的馆藏剖面图和图书馆的校园电子地图;提供新书的提前借阅,即在没有编目的情况下,为了满足部分读者加急的需求,采用简单的系统标注实现资源的提前外借;在图书馆网站主页设阅读推广专栏、“阅读吧”“ 聊书小屋”等专题博客,为广大学生提供书评、探讨阅读技巧,分享阅读心得等讨论交流平台;同类、同城高校可免费获取外校的书目资源,开通借阅直通服务。

第二,增设个性化阅读途径。可开展阅读素养微讲座的培训。充分利用学生的零碎时间,如学生班会、年级活动前后的15分钟,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阅读,读什么好,怎样阅读。介绍阅读基本方法:字斟句酌的精读、提纲挈领的略读和一目十行的快读[5]。排除访问电子期刊时经常遇到的障碍:在哪里查找、怎么去找、如何访问全文、无关信息太多、相关文献如何批量处理等。

可开展馆际互借,弥补本馆资源不足。馆员接到读者馆际互借申请当天,立即对申请进行处理,同时以邮件方式回复读者;也可以在一个规定时间段如上午10到12点、在校园周边范围,设专人(兼职学生、学生图工委、志愿者)进行书刊快递服务。

可开展参考咨询服务,更方便读者阅读和解答读者的各类问题。除了电话、现场咨询外,在网上也可以通过图书馆的虚拟参考咨询系统与咨询馆员通过文字、桌面共享、白板等形式进行交流;也可RSS推荐服务。除书目查询、预约、借阅情况、新书通报外,可提供按学科组织的专题信息推送服务,也可将某些质量比较高但利用率较低的资源制作成RSS列表,推荐给相关专业用户,以引起他们的重视,提高馆藏利用率。

3 推动学科服务在图书馆阅读推广中价值显现的对策

3.1 挖掘学科服务团队潜力,促进阅读推广的持久开展

目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就像是每年比拼的“嘉年华”。每到“世界读书日”,各馆办、或抽调精英力量组成的临时阅读工作小组会进行一系列读书节活动,但之后就无声无息,缺乏专门机构、有力干将负责常规性阅读推广和持久性开展。

学科服务有兼职和专职的学科馆员,有管理学科馆员团队的专门机构——学科服务部(处、组)。图书馆可设置阅读推广岗,并充分利用学科服务团队,调研读者阅读行为与心理、进行深入的读者研究与分析,探索符合本馆、本校实践,适于未来的、持久的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开设图书馆学科博客、学科屋虚拟导航系统等相关服务,整合多种学科资源,让读者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得学科信息资源。邀请学科领域专家为读者做专题讲座、读书报告,尽量多时段地长期开展,为读者推荐优秀的文献;开通阅读记入学分网络平台,提高阅读兴趣。平时结合数字资源宣传、信息素养培训、新生入馆教育、研究生报考、毕业生论文开题等工作,开展多样化阅读推广主题活动。与其他院部合作,呈现立体式宣传;采取类似 “同读一本书”“某某读书协会”“书刊交换”之类的方式;评选当月、当季“借阅TOP10榜单”、“年度最佳图书”榜单,出版《大学生读书征文获奖作品选》等,这样,阅读推广才会广泛、深入、持久、系统。

3.2 参考学科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双向反馈机制

阅读推广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响应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大部分高校馆对此不得而知。一是图书馆不重视活动结束的阶段性总结,二是缺少读者对活动进行反馈、评价的机制。可借鉴学科服务的互动交流、双向反馈模式,建立图书馆、读者双方的评估指标,以了解常规阅读及阅读推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丰富阅读内容和形式。

图书馆方面,应在人力、物力、财力、馆藏利用率、读者关注度、满意度上设置评估指标。总结图书馆活动经费是否超支、人员安排是否合理、物品有否浪费,了解读者阅读需求及内容变化、读者参与阅读推广情况、阅读推广平台利用率、阅读推广意见整理等。在网站滚动布告栏公示借阅记录、阅读推广情况,如“馆藏利用年度报告”“读者利用图书馆情况统计”“……阅读活动总结”等。读者方面,可对某本书、刊、库评价,可评估图书馆资源丰富程度、推荐书目适用性、阅读环境的安静、舒适及布局、阅读推广项目和内容、阅读推广方式、阅读推广技术、阅读推广人员的态度和能力等。

4 结语

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开展在高校如火如荼,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取得一定成效,在用户中具备较好口碑,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它的若干属性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客观要求相契合。在今后工作中,图书馆阅读推广应吸收学科服务的营养、学科馆员的智慧而更多地留住读者、吸引读者;学科服务把图书馆阅读推广拓展成一片全新服务范围,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 刘彩娥.国内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几个误区[J].图书馆,2014(03):111-123

〔2〕 卢宏.近五次我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4(01):71-82

〔3〕 刘春丽,徐跃权.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员专业阅读与专业能力的关联[J].图书馆建设,2014(04):59-63

〔4〕 赵曼娟,朱紫阳.Living Library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2):113-115

〔5〕 甘其勋. 社会担当:扫描“阅读推广人”的专业活动之道[J].图书馆杂志,2014(04):27-29

Subject Service and the Innovation of Reading Promotion in Library

Tang Shuxiang

Reading promo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ader service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 From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ubject service and reading promo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four areas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reader-driven” concept, the enriching resources for reading, the providing reading space, the paying attention to individualized reading in order to innovate the reading content and methods. At last it points out that the strategies of subject services value in the library.

Subject service;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G252.62

A

唐淑香(1968~),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馆员学科图书馆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去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