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学导相融策略初探

2015-04-17 16:40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河伯相融语文课堂

谢 樱

(福州市西峰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2)

“相融”即是相互的和谐、融合。“学导相融”是指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这一矛盾统一体相互促进,成为和谐、圆融的一个整体。就学习而言,学生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才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内因,教师的“导”只是上述过程的外因和条件。[1]学导相融能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中,在自主学习的实践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习得方法,受到情感熏陶。怎样在“学”与“导”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实现学与导,师与生的相融共生呢?

一、寻找支点,建构圆融的课堂气象

课堂的支点指的是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它要求教师的“导”要摸清学习的起点,明确学习的难点,找准学习的切入点,落实言语能力的训练点,指向学习的终点。这样的几个“点”组成一条教学的主线,谱成教学的主旋律,构成了圆通的教学设计,圆备的课堂结构,圆润的课堂情感,圆融的课堂气象。

以《生命 生命》一课为例,细读文本时,发觉它有这些特色:1.以“小”见大,平中悟理。作者从寻常小事中捕捉生命的遐思,用朴素的语言描绘生命的气象,用饱蘸的情感书写生命的感动,用灵慧的哲思唤醒无知的生命。2.巧用对比,层层递进。飞蛾生命的脆弱和生存欲望的强烈,这是有限的生命,无限的欲望。瓜苗生存环境的卑劣和顽强向上的姿态,这是有限的生命,无限地发展。静听心跳背后的真人真事,这是有限的生命,无限的价值。这一个个强烈的对比冲击着读者的心灵,拨动着读者的心弦,这三个选材围绕着“生命是什么”这样的叩问展开,层层递进,逼近对生命的思索。3.言为心声,文人合一。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平凡的生命闪光,杏林子就是这样的人。曾有人评价她的作品是“一字一痛,一字一爱”。读着哲理小故事,已经令人思绪联翩。你会理解她为什么放了飞蛾,你会明白她为什么会关注瓜苗,你也会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慢脚步,静听自己的心跳。

有了以上的解读,结合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课后思考题以及孩子以往的阅读经验可以获悉《生命 生命》一文的字面意思并不难,但字句背后蕴含的情思则是孩子们很难体悟的。所以,在阅读方面,引导孩子在阅读实践中运用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重点。在写作方面,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通过写小事例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是言语训练点。教学时笔者便以“生命是什么”为一个切入点展开教学。初读,读出“意”。即,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概括段意。再读,读出“情”。运用抓关键词或联系实际的阅读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层层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内涵。三读,读出“境”。即,读出一份宁静的心境,读出一颗丰富的心灵。在之前多种形式的读中内化文本的语言,以“生命是什么”为一个落脚点,让学生自由练笔模仿课文写法,书写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整节课没有繁琐的内容分析,没有支离破碎的追问,没有关于写法的生硬强塞,只有尽情尽兴地“读”,潜心会文后地“思”,潜移默化后地“写”。首尾呼应,由几个点,构成了一条主线,画成一个由“文”及“人”的生命的圆。语文课堂,导有所向,学才能有所得,学与导才会相融相生。

二、应势而变,彰显蓬勃的课堂活力

“应势而变”是指教师的“导”要根据课堂节奏的变化、学习内容的改变、学习个体的不同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导”要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投入自己的情感、智慧,享受学习的过程,彰显课堂的活力。常见的变化有以下三种:

1.有收有放,有张有弛

收,指教师适时的启发、小结、示范;放,指给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课堂的收、放、张、驰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如:执教《夜莺的歌声》时,笔者就把目标定在了感悟形象,习得描写人物的方法。第一课时在理清脉络的基础上,以“夜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为切入点,放手让学生自由谈印象。再聚焦“机智、勇敢”让学生画出相关的句子谈体会。能突显人物描写的句子那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就要智取最有特色的语言描写做为言语训练重点,人物的其他描写则略学。语言描写中共有四处含有一语双关的现象,顺学而导,学生任意找到其中一处后谈感受,教师再相机点拨,“这样的表达方式表面上说一些动物,实际上暗骂敌人,一语双关,反映了小夜莺的机智,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和这句话一样,表达了两个意思?”学生寻找、发现、理解并运用,加强了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2.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声”指能渲染气氛,激发情感的音乐声,“色”指有助于达成学习目标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运用。教材中有一些篇目远离孩子的生活,为了做好儿童和文本的对接,除了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外,还可以适当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帮助孩子入情入境,读得有滋有味。

如笔者在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为了让孩子理解“汇”这个词语,让学生先展开想象,会有哪些地方的雪水汇入小溪?在想象的基础上再出示图片配上流水声音,学生在丰盈的感知后再朗读,词语便融入到孩子的认知结构中。为了落实本课的言语形式训练点,让学生学会用动词写活画面,笔者又出示配乐春景图,“我看到戴着白帽子的山爷爷在对我笑,溪中躺着美丽小青石……”“我看到调皮的小鸟停在鹿角上唱歌……”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有声有色”的言语情境中得到提升。

3.有动有静,有趣有情

“动”是指借助孩子的肢体语言,让孩子参与学习。静是指让学生静下心来观察、倾听、思考和领悟。这样的课堂灵动而富有情趣。

如执教《小摄影师》时,为了理解“打量”与“吩咐”这两个动词,引导孩子先找出“打量”的近义词:观察。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小摄影师看到高尔基是什么样的?咧开嘴笑了,此时小男孩心里又在想些什么?写下来。”移情体验,通过写来具化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之情。学习“吩咐”一词,先出示在字典中的解释,再放手让学生演一演小男孩会如何吩咐高尔基,在演中激活对吩咐的认知,加深对词语的形象感知。

教师千变万化的“导”都必须不忘初衷:那就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顺学而“导”,应势而“变”,为“学”而“教”,必定能使“课堂”成为儿童智慧成长的“学堂”。

三、回归本真,缔造和谐的同生共长

课堂的本真是什么?不是教师精彩的才华展示,不是绚丽的媒体装饰,不是形式主义的精雕细刻,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周一贯先生说:“把课堂还给学生,是语文智慧教育的本真所在。”[2]本真语文的核心理念就是生本意识,只有教师能尊重学生,尊重课堂的生成,课堂才能成为孩子挥洒真性情的精神乐园。

笔者在执教《西门豹》第一课时为了理解故事起因,让孩子围绕文中小泡泡中的问题“我知道邺这个地方越来越贫穷的原因了。”默读后交流找出依据。

生1:我从126页的“有女孩儿的人家……”这句话中知道因为人都跑光了,没人种田,所以越来越穷。

生2:我有补充,我觉得是因为河伯娶媳妇。第二段中说,河伯每年都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不送还会发大水。乡亲们害怕,所以大家都逃了。

师:真有河伯这位河神吗?你们的看法是怎样的?要从书中找出依据,这样才能说服别人。

生3:我觉得有,第7到9段中可以看出,河伯没有发大水,西门豹夸它灵。

生4:我不同意,因为后来西门豹没有送新娘给河伯,也没有发大水呀!

生5:老师,我在家里看《聊斋》时,妈妈告诉我没有什么神灵鬼怪,只是古代人的力量薄弱,对大自然产生的一种敬畏。

生6:肯定没有河伯,如果真有,新娘也该回娘家看看呀,可是书里都没写新娘回家,都是有去无回,说明她们都淹死了。

师:上下文联系着读,可知河伯娶媳妇这件事是假的。那变穷的原因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生7:我想是巫婆和官绅。从第四段中可以看出来,每次都要收几百万钱。农民们的收入本来就不高,他们还收那么多钱,自然就越来越穷了。

师:你和西门豹一样善于动脑,还联系了生活去理解。指控巫婆和官绅的还有其他证据吗?

生8:我从第六段中“有钱的……,没钱的……”看出,坏人们真正的目的就是骗取更多的钱。

师:是的,所以书中说他们在“骗钱害人”(板书)呀!除了巫婆官绅骗钱害人外还有其他原因吗?大家再读读书……

案例中孩子阅读时产生了真问题,以为有河伯这位河神,笔者不敢越俎代庖,而是放手让学生阅读后再交流,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尊重学生的生成,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自主,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

简言之,“寻点”“求变”“归真”是实现“学”和“导”相融的基本策略,愉快地“学”,有效地“导”,“学”与“导”的相融能让孩子回归本真的语文课堂,教师、文本、学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生。

[1]周一贯.学与导:寻求语文课堂形态的深度变革[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3(1).

[2]周一贯,俞慧琴.语文智慧教育的教学智慧[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河伯相融语文课堂
“河伯”形象的文化精神透视
心相融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行在柘荣,相融于神奇的山水间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人神传说之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