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管理型教学方式的核心要素探讨
——基于教育云资源的特点

2015-04-21 03:39刘向宇曹红岩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习者教学方式资源

刘向宇, 曹红岩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理工学院,天津 300191)



互动管理型教学方式的核心要素探讨
——基于教育云资源的特点

刘向宇, 曹红岩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理工学院,天津 30019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云资源已被提上日程,许多地方已开始探索,但关于云资源环境下的远程教学方式还研究较少。结合教育云资源的基本特点,提出互动管理型教学方式,并对其中三个核心要素—学习资源的管理、学习过程的管理和互动交流的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供教育实践者参考。

云资源;教学方式;互动管理

教育要把握时代脉搏,致力于为社会服务,为人的发展提供支撑,则需要接受新的理念和变化,适应新的形势。随着教育云资源概念的提出,远程教与学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 教育云资源的特点

教育云资源是在云计算平台上部署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教育资源通过云计算平台提供给用户,通过恰当的基础设施建设,从管理层面将资源的功能从资源的实体上分离出来,通过虚拟化技术屏蔽底层的硬件和软件实施细节,简化业务应用部署,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整合和灵活配置 ,有利于资源的聚类、共享、升级、推送[1]。

教育云资源具有如下六个基本特点:(1)规模性。资源应有足够的存量,即海量资源。有一定的资源存量是形成云的基础,作为引子,它将吸引更多的资源与其连接和共享。(2)共享性。用户得到的资源可能来自多个服务器,即用户发出的请求被多台服务器响应,用户由此得到了更为全面和丰富的资源。(3)互动性。用户也可以给服务器提供资源。服务器并不是单向提供资源,也可以接收用户所上传的资源,把这些资源作为云资源的更新,可以提供给其他用户使用。(4)开放性。对多种资源都有兼容性和使其标准化能力。由于是多个服务器互连,可能各种资源的标准并不一样,作为云资源应该有一定的兼容性,并且能把一些资源进行标准化处理,以适应大多数用户的接收端浏览。(5)即时更新性。云资源是可以进行更新和改进的,并且可以迅速反应到用户群体。(6)容易管理。便于管理和应用才是发展之本。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可供学习和使用的资源越来越多,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将变得更为广泛、多样,且更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特点。随着云资源优势的体现,不管是从学习资源的整合及优化的角度,还是从教育主导者或参与者视角,开放教育学习资源被纳入云资源已是一种趋势。

2 互动管理型教学方式简介

在远程教学中我们看到有很多教学方式,如“以学生为中心”,“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为主的教学模式[2]。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主要具有指导、辅导、督导的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自信心和兴趣,建构个性化学习的情境。这种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需求,激发了学生的潜力,不仅对现阶段的学习,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说是一种强调自主学习的个性化教学模式。行为控制教学模式以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理论为依据。混合教学模式是集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网上学习(包括自主学习、讨论、辅导等)和多媒体面授的综合教学模式[3]。开放教育教师应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教师的“导学”应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努力成为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参与人、启发人、引路者[4]。强调了导学观念、学习兴趣、学习手段、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等方面在开放教育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借鉴上述教学经验,并结合云资源的特点,我们提出互动管理型教学方式,如图1。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清晰的学习者定位之下,在以教师为引导、学习者为中心的基础上,同时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即学习资源的管理、学习时间的管理和互动交流的管理,注重管理与引导。

图1 互动管理型教学方式简图

3 管理与引导的核心要素分析

3.1 学习资源的管理

在云资源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资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互联网。这些资源具有如下一些典型特点[5]:(1)分布广、传播快、数量大、增长快;(2)多样性、交互性,这些资源不仅来源广泛,而且多具有双向性;(3)无序性、不稳定,看到的资源不一定会永久存在,资源的更替与消亡存在风险;(4)质量良莠不齐,目的各不相同;(5)共享程度高;(6)使用成本低,互联网中的许多资源都能免费使用,即便付费成本也相对较低。从这些特点可以发现,互联网资源除了它的优势之外,也存在很多风险,学习资源的管理就是要根据学习者学习目标,对资源进行合理评价和整理、有效组合和重建,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从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自主学习顺利开展,促进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活动。对资源的管理可以考虑如下几点。

(1)资源的检索与过滤

美国培训与信息协会(ASTD)2007年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知识量增长了一倍,而且正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继续增长[6]。面对资源的繁杂,学习者容易迷失在知识的海洋里,而教师对所授课程理解较深,同时对整个课程的相关信息也有很多了解,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分析,根据学习目标和课程特点检索相应资源并过滤冗余和次要资源,形成适合当前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例如,同样一门高等数学课程,会有许多相关学习资源,有中文的也有外文的,如果把这些全部读完当然更好,但是学生学习每门功课是有限定时间的,精力也有限,不可能读完所有资源,这就需要筛选,选出必要内容,预留扩展内容。做出筛选的可以是学习者自己,当然最好是教师,因为教师更了解这些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这些资源与教学目标的匹配程度。

(2)资源的评价与整合

在众多可用资源中,如何选择出合适的资源,则需要进行评价。网络资源的CARS评价量规是一种易学易用的评价方式,可以从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相关支持和网页布局五个角度出发,较为全面地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价[7]。在评价较高的资源中,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整理,根据主要的学习内容确定合理的资源呈现方式,以便学习者能够顺利开展学习。在云资源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反馈也会对资源产生新的影响和作用,需要对这些交互过程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和管理,从而有助于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选择资源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资源内容的可信度和准确性,绝对不能模棱两可或存在漏洞,这是数学科目严谨性的必然要求。然后要对资源设计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价。比如同样是讲解某个方法的解题过程,有的资源是以word形式直接呈现全部解题过程,有的则使用类似于ppt分步呈现解题过程,同时在每一步加入详细讲解,那么后者则更适合还原一个讲解的完整过程,适合于初学者,而前者则更适用于学习之后的复习。还有一些知识的呈现可能需要取多个资源的一部分进行组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重组和设计能力,了解一些相关应用软件等。

(3)推送的方式与时机

在什么时间、以什么形式将学习资源呈现给学习者是一种技巧。学习者在学习时有不同的状态与兴趣活跃点,尤其是在数学课程学习时,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在学习者接近某个知识点学习尾声的时候,把握时机适时推出其渴望或者正在思索的相关知识点,则将产生强化记忆和关联性构建,对学习帮助很大。呈现时以引导探索方式进行会更为有效,期间恰当地结合一些与学习者生活、工作相关的实例能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兴趣,事半功倍。在网络学习中尤其需要注意学习时间长度的把握,不仅要让学习者了解所学内容需要的大致时长,也要有意识地控制学习时间以期达到良好效果。

要完成以上工作,除了教师之外还需要依靠智能推送资源模式。学习平台将学习的过程性信息及在协作交流中形成的社会认知网络记录下来,完整而永久地保存在学习者档案数据库中,这些信息可以用来支持学习资源的智能推送,进而支持个性化学习。

3.2 学习过程的管理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学习也不例外。最终的学习目标或学习效果,需要依靠学习过程来实现,而学习过程又是整个学习阶段的核心部分,也是花费时间最长的部分。在云资源环境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更为自由和灵活,这种自由性同时也使得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远程学习者难以很好地掌控学习过程,正如姚巧红在《大学生网络学习调查研究中》所说,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自我调控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娱乐、游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云资源环境下迫切需要教师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8]。

(1)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主要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生的现有知识和技能等[9],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地域分布、文化取向[10]、年龄、性别、知识结构以及时间规划观念等。比如理科生在时间价值感方面高于文科生,女生与男生相比,时间价值感更强[11],在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男生比女生更具分析能力,女生比男生更注重细节等。分析课程的潜在受众的特点,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学习过程的管理。

(2)学习过程

网络教学平台是远程教与学开展的基础。教师给学生传递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学生在平台上进行点击、浏览等一系列操作,平台会将这些动作记录下来,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过程,平台也可以通过预先设定好的智能指令进行学习推送与引导,此时学习平台和教师其实都在开展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管理。学习过程管理系统如图2。

图2 管理系统运行图

教师制作相关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承载教学资源,二者共同构成了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学习者通过学习过程与教学资源发生互动,教师在讲授与管理过程中也与教学资源发生互动。在这些互动过程中,将留下相关学习记录,这些记录通过平台的处理最终反馈给教师和学习者。同时学生和教师也可以直接对教学平台发出指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管理时间的能力。学习者应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发起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对于学习时间的把握是决定学习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除了学习者的日常养成之外,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例如数学课程学习要求有很强的连续性,如果时间间隔过长,可能在学习新内容时,就需要花费很大一部分时间来回顾已学知识,而对积压过多的知识点进行一次性学习也容易理解不透、消化不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在正式开课之前就应创建一个关于这门课的电子日历放在课程界面上,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安排一目了然。对时间段较长的安排,每周还要有提醒。可以选用多种方式进行提醒。在课程界面选用醒目的颜色、字体、字号等进行提醒;选用浮动窗口,每次进入学习界面即可看到当周的学习任务;在论坛界面放置预告帖子,预告讨论的时间、主题等;选用社交媒体提醒;发送内部邮件和外部邮件提醒;应用移动终端特别是直接与个人手机联系的一些通讯软件,像飞信、家校通、蓝卓校园等,直接提醒学生作业的提交时间,学生在信息推送的瞬间即可看到,是最为快捷的方式,但有些是收费的,所以还需要选择适当以节约成本。

二是要做好课程设计。教师要组织好教学资源,设定好课程大致的进程,使学习者沿着正确的学习目标前进,使学习平台对学习过程起到更好的管理作用。

三是要利用智能管理工具。在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智能管理工具的应用,放大平台管理的能力,从而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3)反思评价

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也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评价并不等同于分数,而应该是对学习成果的肯定和学习方向的再设定。利用云的思路可以保障学习活动、学习记录、学习资源不会因为更换地点或学习工具而受到影响,保持连贯性和续接性。在这种环境下,通过阶段性考评,甚至是连续性考评,可以更为准确地评价学习者整个学习过程。

教师对学生反馈的价值取向都应该是正向性的(positive)[12]。正向性并不是虚假的愉悦,它不仅意味着描述学生作业中的强项怎样符合好作业的标准,这些强项表明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且也意味着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学生力所能及的建议。只是指出错误而不提供改正的建议对学生是没有帮助的。正向性的反馈更能给学生提供提升的空间,让学生拥有较多的满足感和成功感,让学生更自信、更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能较好地达到学习效果。

3.3互动交流的管理

在云资源教学环境中,教师、学生、资源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多维的,包括情感、学业方面,多重交互交流发生的时间、事件都可能频繁而且重叠;师生、生生、学生与资源之间的互动交流可能是多角度的。这些交互活动发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和引导,从而发掘有利因素,扬长避短。

(1)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之间交互除了教学所要求的特定活动之外,更多地来自学生的自发需求,同时包含了情感和学业两个方面。为了缓解网络学习过程中的孤独、寂寞感,学生需要与教师更多地是与同学之间建立沟通。在沟通中可能会谈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但中心还是围绕课程学习。他们所谈的有些问题可能教师并没有发觉,或者有些问题可能不适合直接向教师提出,但是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中可以找到答案。这些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改进课程教学。通过恰当地引导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还可以推进学习讨论的进程,帮助学生掌握和扩展所学知识,建立学习小组,形成长效机制。

(2)注重学生与资源之间的互动开发,构建基于学生、源于学生、用于学生的课程资源。在传统远程教育中课程资源一般是单个或是几个教育者主动提供,教学活动多以此为标准开展。这种课程资源建设对于学生方面的考虑一般是在设计之前进行预估,一旦设计完成资源则很少再发生变化。而在云资源环境下课程资源可能来自数以万计的人群,其中也包括学习者的参与分享等,也就是说,在云资源环境下,课程资源的构建是一个与学习过程同步的行为,随学习过程而生,为学习主体而变,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善的一个过程。有些课程甚至在学习者的交流中即可构建出完整的课程资源。如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艺在2014年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论坛中介绍了华南师大开展的一些网络培训项目,他以小学教师的评课培训作为例子,提到“无课程”研修,即网络学院仅仅搭建平台,受培训者自发提供学习资源推动课程进展,在学习之后还可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整套资源。

(3)促进互动交流的开展并及时做出回应。为了使互动交流能够更为流畅地进行,除了要对学习者的反馈做出及时回应之外,还要保持交流平台的稳定性和流畅性,让学习者能够有较好的学习体验。当然要注意过犹不及,不要让交流互动成为骚扰短信,要在适当的自由与恰当的需求中开展交流。但是毕竟远程学习存在很大的自由性,教师的课程教学管理在此时的体现就是:在交互活动中引导或适当施压使学生能够回到教学目标设定的方向上来,避免泛在学习的无组织性,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并实施学习规划。

4 结语

本文对互动管理型的核心要素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供教育实践者参考。需要提到的是,这种教学方式依然建立在学习者一定的自觉性基础之上,在实际远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地点,很难影响到对方的行为,尤其是实时教学活动可能会伴随其他活动共同进行,受到其他活动的干涉,从而影响到实时教学活动的效果。诸如此类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1]杨玉宝.泛在学习视角下的教育云资源建设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4):101-105.

[2]颜景佐.开放教育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研究[J].山东电大学报,2008(4):36-38.

[3]杨芳.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用混合教学模式探讨数学文化课的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160-161.

[4] 叶骏. 远程开放教育数学教学中导学的探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19-20.

[5]汤跃明,谢紫娟.浅议网络学习资源及其管理问题[J].现代教育技术,2007(4):12-14.

[6]G. Siemens. Connectivism: Learning as Network-Creation[EB/OL].(2007-10-15)[2015-02-20]. http://www.elearnspace.org/articles/networks.htm.

[7]钟志贤,林安琪,王觅.远程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J].远程教育杂志,2008(4):22-27.

[8]姚巧红,王建等.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7):57-60.

[9]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Design of an Online Course [EB/OL].(2014-04-25)[2015-02-21]. http://teach.ucf.edu/pedagogy/ design-of-an-online -course/.

[10]刘文, 张珊珊,安玲.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测量及与文化取向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1(4): 894-898.

[11]陈本友, 张锋. 老边穷地区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 9-13.

[12] Brookhart, S. M. How to Give Effective Feedback to Your Students.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 Alexantria, Virginia, USA,2008: Chapter 2.

[责任编辑 张亚君]

2015-03-10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度校级科研课题(13XY1037)。

刘向宇(1981-),男,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学教学、远程教育理论及应用研究。

G724.82

A

1008-4630(2015)03-0074-04

猜你喜欢
学习者教学方式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