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欠发达地区高职SQLServer数据库教学中的运用

2015-05-12 04:18蒋玉芳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院校

【摘 要】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SQL Server课程中,根据边远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阐述了该课程案例的选取与设计,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编程的能力,使学生学有所成。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边远欠发达地区 高职院校 SQL Server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C-0146-02

近年来,高考人数开始逐年下跌,而各大高校却在逐年扩招,在这种局势下,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招生,特别是有的边远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计算机知识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偏弱,但在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途径的多渠道性方面有着强烈的要求。SQL Server数据库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高职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而案例教学法在SQL Server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起到了很大的成效,由于案例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改善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边远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SQL Server数据库教学现状

SQL Server数据库是一门重实践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讲解。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可以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举一反三,掌握实际编程技能。目前,大多数的SQL Server数据库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普遍都是先讲理论,后讲例题。这样安排虽然可以确保知识的严谨性,但是没有考虑高职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仍然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跟实际项目和案例结合,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地过渡,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学习效果。因此,在SQL Server数据库的教学中,如何设置合理的教学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从实际案例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能力和水平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它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采用启发式教学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SQL Server数据库教学实用案例的设置

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是要有合适的案例,如果没有合适的案例,就达不到案例教学法应有的效果,因此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法中至关重要。在SQL Server数据库教学案例选择上应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案例中应包含课本所讲知识点;其二,案例是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因为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根据边远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情况,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案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通俗易懂。由于边远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偏弱,案例选择时不宜太难太偏,应该选择学生学习生活中涉及的问题,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能解决问题。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案例的设计要比一般的举例更全面,其分析和解决过程更具综合性。

多种实现途径。案例的实现方法有多种,学生可开动脑筋去决策、去处理,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

结合以上几点,应针对边远欠发达地区高职学生,特别是本校学生基础差的特点,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职业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把教“教材”改革为教“课程”,教师由过去的“讲授者”变为“指导者”,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适应社会需求。我们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这门课程的特点,从简单易学且适用的学习角度出发,选择了两个学生日常生活能接触使用的案例进行教学,一个用于课堂教学,一个用于课后练习。课堂教学选择的是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包含一个学生成绩数据库,数据库里有student、course和score三个表,案例中使用的数据可以从学校教务处获取,得到本校学生的相关数据,这些大量的实际数据可以满足SQL Server数据库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课后练习的是图书管理系统,有个book数据库,库里有六个表,包括管理员信息表、图书信息表、借书登记表、归还登记表、借阅卡信息表、书籍查询信息表,同样可以去本校图书馆获取有关图书的相关数据以便练习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材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这两个案例分解成小的项目,结合项目教学法实现案例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四、SQL Server数据库案例的教学过程

(一)学生预习

首先,提前把案例教学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搜集相关的信息,分析案例中各数据的内在联系。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列出一些在后期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和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对案例的预习非常重要,如果学生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会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

(二)案例讲解与分析

学生预习完案例材料后,对整个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时,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主要讲解案例所涉及的知识要点,分析本次课的难点并提出问题。此外,我们应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把大多数时间留给学生练习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三)小组讨论和个人练习相结合

讲解并演示完案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成员的层次要多样化,特别要关注一些内向、不积极的学生,合理分组,这样他们在准备和讨论时,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就多些。比如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选择什么方法建立数据库,建立数据表,表的字段选用什么数据类型及数据长度,如何选择主键,表和表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如何建立外键关系等,在小组内应该展开讨论,并得出最终答案,各小组答案不一定相同,得到结果后小组之间再相互交流,经过讨论和分析之后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始在计算机上动手操作,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建表和关系,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里建一个学生成绩数据库,再在库里建三个表,student表、course表和score表,并设置主键,建立三个表之间的关系。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比如用T-SQL语句来实现表的建立,或者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来创建表等。

组内学生相互监督和相互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做完之后,组内再讨论总结,相互交流,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这一过程为学生自由发挥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起到主体作用,此时的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有分歧的问题可由教师统一分析,再进一步讲解直到掌握。最后由教师总结,提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样做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方案的合理解决上来。

课后再加强学生个人练习,给学生布置课后实践操作作业,设计另外一个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所设计的操作与上课用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同步跟进。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熟悉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熟练操作的技能,也可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是否具备对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四)教学总结与归纳

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和讨论后,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归纳,这样,学生的体会才能更深。我们要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思考问题。此外,教师应作出方向性的总结,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指引。

综上所述,在SQL Server数据库教学过程中,针对基础较差的边远欠发达地区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有不足之处,有些理论知识无法用案例演示出来,所以需要融合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探索出符合边远欠发达地区高职学生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力明.《SQL Server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精品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23)

[2]易开宇.案例教学法的探索[J].信息与电脑,2010(04)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4JGA389)

【作者简介】蒋玉芳(1981- ),女,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高职院校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技校企业会计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