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

2015-05-30 10:48邱杰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课文

邱杰

进入高年级,作文成了困扰师生的难题。有人主张多观察、多读书,有人主张多写多练,有人主张以说促写,有人主张作文指导课生动活泼,让学生放开手脚,尽情地去挥洒。作文训练作为小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认识世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在作文训练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针对这个问题,我尝试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现就具体做法谈几点看法。

一、积累素材、培养兴趣

现在学生在作文中普遍存在着假话、套话,内容千人一面,其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少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被关闭在与世隔绝的课堂里,要打破这个隔离层就要走出课堂,走向丰富多彩的生活。

1.富语言储备,建立写作资料库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当前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语言枯竭贫乏的现象,缺少儿童语言应有的童真、童趣的个性特点。五彩缤纷的生活为什么在小学生的笔下变得如此枯燥无味呢?究其原因扩主要是小学生语言积累不够,造成作文表达困难。要克服这种毛病,教师只有教会学生不断积累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一是阅读积累。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个积累一些优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句段,以及丰富的词语,并把它们抄在专用的笔记本上,加以背诵;这样“滚雪球”的办法就积累了一大串精彩的词语和句子。加上学生收集整理写日记等,就构建起一座写作资料库,长期积累,就会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二是生活积累,可以让学生从广告、影视作品中积累语言,还要让学生学习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如群众中流传的歇后语、谚语等就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学生表达起来就会达到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的境界,学生就能如实地、自然地反映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充满童真的内心世界,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开展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可有感而发,可背诵名人名言、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几年下来,收到较好的积累效果。

2.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大干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很多有用的材料都从学生眼前溜走,造成写起文章无米下锅,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而是在观察时,没有正确的指点。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家庭及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如:在你身边有关心疼爱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活泼可爱的小伙伴、警察叔叔、售货员、医生、公交司……观察秀美的山川、河流、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日月星空、田野的瓜果蔬菜……只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去邀游,去观察,去体验,就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用自己的笔描绘出色彩绚丽的世界。

二、组织练笔,提高写作水平

许多学生提起写作文便一筹莫展,觉得无从下手。这固然有言之无物的原因,但也受言之无序的困惑。因为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长,学生练笔次数少,容易产生教学与作文的相脱节,形成讲课是讲课,作文是作文的两张皮的情况。为弥补这一不足,我在阅读教学的同时,针对所学课文进行作文小练笔,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练笔是与阅读教学配合进行的。学文是练笔的基础,练笔是对学文的进一步的深化与升华。因此,练笔之前,务求在指导学生学文、理解语言文字上狠下功夫。这样,学生动笔时,才会有“法”可循,才会紧紧联系课文,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表达内心真实的收获与感受。在教学时针对所教的课文内容,设计典型的小练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穷人》一课中,当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后,内心忐忑不安,正是这种复杂心理,反衬出桑娜的善良。为解决这一难点,我让学生以《今天我迟到了》为题,写一段话。有一个同学这样写道:“唉,今天又迟到了,都怨自己,为什么昨晚看电视不按时睡觉呢?老师一定会批评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不能,不能这样说……要么就闹钟坏了,……唉,也不行。”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再联系上下文,桑娜当时那种担心、自责、后悔之矛盾的心理就容易理解了。

2.巩固对课文写作方法的掌握

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这一点毋须置疑。名家名篇高超的表观手法,如何让学生及时掌握,及时巩固,随文练笔是有效的方式,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中,依照这篇课文结构、写法,写《我爱家乡的——》。如果能做到经常练笔,学生就会在模仿中消化,吸收一些表现手法,积累语言素材,最后到达创作作文的意境。

3.培训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人的思维品质包括很多方面,如想象力、观察力、发散性、创造性等。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中逐步培养的。好的小练笔,可以给学生的思维打开无限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品质得以充分发展。如讲完了《小英雄雨来》一课,写了《我心中的英雄》。有的写黄继光、雷锋、赖宁,有的写了身边的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的清洁工、医生、售货员……学生的创造性是不可估测的,在他们清澈的童眸中装着许多个异彩纷呈的世界。

4.激发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

小练笔紧随阅读教学,题材单一,内容精短引选题角度小,材料贴近生活思维空间大,学生易于驾驭,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往往在十分钟内即可完成。即使是较差的学生也能写得像模像样。随文练笔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作文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还怕学生写不好作文吗?

三、精心设计,培养想象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在文学领域中,任何的创作离开想象是决不可能的。为此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写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习作中反映学生的想象世界,以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因此,教师精心设计一些内容让学生去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的内容在照顾到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头脑中映射出想象的火花。要变学生被动想象为主动想象,要有新鲜感。如“在黑板上画下个要“O”,让学生想象,想象力丰富的学生会说像个星球、像个足球、像月饼……,在整个想象过程中,看不到咬着笔杆苦思冥想的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心情轻松愉快,学生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坚持长期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再比如第七册第三组习作,让学生编写童话故事。学生寫出了《小河哭了》《桌子和椅子的对话》《小树不再绿了》……学完《滥竽充数》让学生编写故事《南郭先生逃走以后》,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由于学生对这些很感兴趣,他们写起来会感到轻松愉快、挥洒自如,从中可以很好地激发想象力。使每一个人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并能调动他们内在的潜质,培养创造思维,锻炼创造能力,形成创造人格,促进个性的发展。

实践证明,让学生在快乐中去想象,在快乐中去观察,在快乐中表达情感,学生定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作文来。

猜你喜欢
想象力想象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背课文的小偷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背课文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