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文动 笔耕不辍

2015-05-30 10:48张萍红
关键词:随文想象课文

张萍红

所谓“随文练笔”,即紧紧跟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如何妥善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呢?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可谓此中高手,他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穿插写的训练。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长长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象补充……

一、把握随文练笔的教学方法

1.在实验中,狠抓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训练

实践表明,进行“随文练笔”,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在阅读教学中,对练笔点需要理解,想象的内容,进行有意识的点拨和提示,为学生以后的练笔打下基础;在写作训练中,教师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随文练笔的方法和途径,另一方面重点引导学生口述,将练笔的内容有条理地、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最后将口述内容写成书面作文,并根据情况进行评价反馈。概括地说,学生随文练笔過程,由“理解、口述、练写、反馈”四步构成。

2.确定具有不同难度的随文练笔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习作要求,将“随文练笔”分为三个层次,低年级以写“句”为主,中年级以写“段”为主,高年级以写“篇(或片断)”为主。各级的训练除强调侧重点以外,还注意了内容之间的连贯和年级之间的衔接。

3.将小作文与大作文结合起来,以形成统一的作文训练序列

这里的“小作文”指“随文练笔”,教师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将大、小作文结合起来,使两种训练互相渗透,融为一体。随文式的写话训练作为“大作文”的补充性和完善性训练,注意在指导、批改、讲评等方面大、小兼顾、详略搭配,尽量使“辅助性”的随文练笔训练与单元教材的习作要求相一致。

二、设计随文练笔的训练方式

1.模仿式练笔,有效迁移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仿写。指导仿写作文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这样的仿写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在丰富的语感积淀下,“依样画葫芦”操练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如教学诗歌《大人们这样说》,我设计的 “随文练笔”训练点是仿写第五诗节;教学诗歌《神奇的书》,我让学生仿写第一、二诗节:同学们,书很神奇,很多东西比不过它,你展开大胆的想象,仿写第一、二诗节,写出书的神奇:没有 能像 。

2.词语联珠,想象练笔

课文中一些重要词语的教学,可以把它集中在一块,一线串珠,能运用即是理解。如教《田忌赛马》时,让学生认读词语之后,不必让学生逐个解释词义,而是要他们用这些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交流的基础上写下来,一位学生写道:“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次三场全输了,他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孙膑胸有成竹,要田忌调换马的出场次序,再赛一次,田忌听了孙膑的话,果然转败为胜,齐威王惊得目瞪口呆。”

3.结尾处续写,发展想象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篇文章的结尾往往蕴含着下一篇文章的开始,让学生在文本结尾处续写练笔,这既是对文本进行读的延续,也是对文本进行创作的延续。根据文章内容情节续写是很好的一种形式。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续写时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主线不能变,人物的思想品质不能发生本质的变化,然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让学生续编故事,并展示出他们的作品,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4.留白处练笔,丰富内涵

填补空白式。补白原是中国国画布局中的艺术之笔,但好的文学作品,一般也会给读者留有想象的余地,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和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是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作者运用“空白”的艺术,把内容留给读者去体会。教学这样的课文,要找准“空白”,可以让学生去填补,对全面完整地把握内容,披文入情,具有重要意义。

5.动情处练笔,激情感悟

情境教学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已是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情境教学中,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练写,激发他们写的欲望。如我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的最后二小节时,我借助多媒体,形象地展现了沉船时船长屹立在舰桥上,徐徐沉入大海的感人一幕,再配上悲壮感人的音乐。在这一情境中,学生个个深受其感染。此时,我适时出示了一个说写的练习: “哈尔威船长,我想对你说……”有的说:“哈尔威船长,你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我们有您这样一位的船长,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您的忠于职守,您的关爱弱小,还有您的很多优点,是我们永远敬佩,永远学习的对象!我们都爱您:心中永远的英雄——哈尔威船长。”……学生的语言虽稚嫩,流露的却是真性情。这样的随文练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目标直接指向于学生自主与文本直接对话,收获的是刻骨铭心的感悟,积淀的是厚重的语言文字。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在现今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时,“随文练笔”教学实验只是其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我们坚信,只要矢志不渝,不断努力,勇于实践,以新课标、新课程的精神为指导,“随文练笔”这朵小花一定会在素质教育的百花园里盛开。

猜你喜欢
随文想象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的想象
背课文的小偷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