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之探究

2015-05-30 10:48林来金
中学理科园地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林来金

摘 要:在分析中等职业学校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实施 “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的各个学校所取得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调研,提出了确保中等职业学校采取“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具有可行性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2014年8月,为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深化产教学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要求,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教职成[2014]9号) [1 ]。现代学徒制已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正在逐步推进。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学校、企业以及政府三方力量,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中亟待正视的问题。

按照渐进式改革思路,政府主导下的现代学徒制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目前国内已经有多所学校进行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试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4年开始我校(厦门市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开始进行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也专门申报了福建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FJJKCG14-386),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研究。现将在实践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思路总结如下:

1 现代学徒制在国内实施试点现状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良好结合的产物,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 [2 ]。

近年来,现代学徒制日益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江西省新余市2010年即出台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市推行现代学徒制。方案中提出,要建立系列保障机制,如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和平台建设、强化政策扶持,最终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实施中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办原则,通过学生对接岗位、学校对接企业、教育对接产业,建立“学习课堂、实训车间和实习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招生与招工、上课与上岗、毕业与就业的有效对接 [3 ]。该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当地承诺“按平均每生每年1300元的标准补助学生学费,中职生补助两年,高职生补助一年”,实际操作中仅新余籍的学生才能享有;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不愿招收学徒工,也不愿花钱培训员工;试点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自行去了其他企业,学生不愿意向学校缴纳推荐费用是原因之一。

2013年,浙江省慈溪市开始试点工作,慈溪市教育局要求每所中等职业学校在2013年招生中选择一个专业,对学生开展以“订单培养”为主要模式的现代学徒制。具体做法包括:企业委派师傅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学校安排教师进行理论辅导和学生管理;学生在校期间每两个月到企业“工学交替”;学业结束后,校企双方根据订单培养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发放一定经济补贴,并择优安排工作岗位 [4 ]。例如杭州湾职校与曙光机电、吉驰机械、宁波华星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先对数控专业70余位学生分批实行每两月轮流进企业进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试水”,企业共安排6名师傅、学校安排3名教师对学生进行“双师”联合传教,力争通过今年6月份的中级工证考试。但是,目前尚未制定规范的教育培训标准来明确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什么,生产性企业如何保证学徒接受充分、适当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2014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与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签署为期三年的中英职业教育(广东)“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备忘录,借鉴英国学徒制经验,选择广东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试点进行现代学徒培养。目前,该省已有7所中高职院校与4所英国院校建立了中高职院校联盟,在数控技术、汽车、旅游管理、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进行深度合作 [5 ]。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与高新企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也带动了广东省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的探索。

除地方政府外,在现有教育制度框架下,一些企业开始联合职业院校,投资成立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职业学校,如2013年底成立于上海的爱亲学院。该校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在订单班学习,学习期间开始计算工龄,毕业即到实体店工作。校方试图通过三年六个假期的循环实训,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代学徒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与支持,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全面的实行现代学徒制,特别是中等职业中专学校,仍然面临着重重的困难。作为正在实践现代学徒制的我校来说,有着更深的体会。

(1)在制度层面,由于现代学徒制在我国尚处于试行阶段,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企业及学徒的合法权益难以完整界定并得到有效保障。并且,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也往往大打折扣,致使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积极性受挫。

在我校课题的实施过程中,课题组多次与厦门市职工服务中心及多家厦门市企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实施研讨会。在这些研讨会中,可以感觉到企业对参与学校的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特别是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但在讨论到具体的合作时,我们发现存在着很多的法律或者政策上的灰色地带。对于法制执行力度较大的厦门市来说,企业对学校的提供的条件难以满足。例如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要求与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对于中职学校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有小部分的学生年龄未满十六周岁。而学徒制必然要求学徒与企业签订类似劳动合同的三方协议。同样,在签订合同后,职校学生在没有生产技能的情况下,无法完成生产数量和质量指标,却要按照规定计算工龄,发工资性补贴;若不签订合同,又与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规定相抵触。另外,学生在企业与师傅的跟班学习期间安全责任问题则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的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一些专家就明确指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一大难点便是政府公共政策的缺失。

(2)校企双方在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时间、内容的安排上存在较大分歧。对于学校来说,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希望学生在企业的学习中尽可能地在多个岗位轮岗,以掌握全面的技能。但对企业来说,如果学生对一个岗位刚刚熟练,就要再转入一个新岗位进行实行,在每个岗位上都要指派一名技术骨干担任师傅对学生进行带教,这几乎是一件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事。

(3)在企业层面,现代学徒制的有效推行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的规模、实力与积极性,均影响着现代学徒制的实行效果。招收学徒工,将使企业成本也大大增加而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的就业心态有问题,到企业学到技能本领后,一旦就业不如意就辞职,企业花了钱培养人才,却无法从中得到回报。正是出于这些顾虑,企业出工不出力,选派的指导教师往往不是骨干员工,且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缺乏有效沟通,学生所受教育缺乏协调性和系统性。

(4)职业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但目前我国职业学校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着的诸多不足,均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形成了障碍。比如,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缺乏合作企业的参与,也缺乏适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相应模式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些学校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计划,导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企业的实践不能相辅相成。学校对学徒制条件下的学生和教师管理、课程设置、考核评价、资源统筹等都缺乏经验和研究,导致学徒制实施效果不佳。

3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建议

通过近一年来课题组的实践及国内多地的试点情况调查对比,我们认为,中职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

3.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及政策扶持

现代学徒学制的实行,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必须紧密配合,而这些配合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国内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政府已经对这些问题做出回应。例如宁波市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一部全国首创的地方性法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这一条例的颁布实施,明确了职业院校、企业和政府部门职责,预防学生在实习期间意外伤害事故,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等,为职业院校和企业联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该条例的制定立足于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发展上,维护职业院校、企业和师生合法权益。促进意味着要加大扶持,重点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扶助,同时要求职业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主动地寻求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6 ]。

因此,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构建完善的法制、政策、机制保障体系是发展现代学徒制的前提。要把现代学徒制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形式写入《职业教育法》,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立法建立学徒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设立相关国家监管机构,使双元职业教育体系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各级政府还应切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的总体要求,在清晰界定学徒双重身份的基础上,对相关企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保障学徒学习期间的合法收益;通过适当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政府教育部门还应加强学习国外现代学徒制经验,开展务实合作,促进“中国制造”与职业教育体系的升级换代。

3.2 优选校企合作企业

企业作为投资者与受益者,企业可结合自身实力,权衡长期与短期目标,经济与社会效益,决定是否参与现代学徒制。参与的企业需要在师傅选拔与学徒录用方面严格把关,改革内部人事制度,发挥现代学徒制对提升企业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的作用。对学校而言,挑选一个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员工待遇较好能吸引学生就业兴趣并且专业对口的校企合作企业,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3.3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及灵活的管理制度

作为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实施方,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灵活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明确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专业和范围,根据专业要求提供丰富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课程,增强师资力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最后,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学生在一年级时除进企业跟随师傅学习外,企业的师傅进入学校授课,对刚踏入中职学校,尚未建立职业概念及技能的新生来说,可能会更切合实际一些。如果中职生到了二年级,年龄达到法定的年纪,且有了一定的技能并且对自己专业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后,才与企业正式鉴定合同,是否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所有这些仍有待今后的实践验证。

4 结束语

中等职业学校采用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必须坚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针,从实际出发,加强实践探究,确定教学改革思路。校企合作一起制定培养目标,深入改革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我们的任务,必须为此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409/174583.html.

[2] 王继平,张力.完善现代职业学校,教育 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度[N].中国教师报,2010-03-28,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0-03/28/node_4.htm.

[3] 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EB/OL].2012(8):25.http://236487.wangxiao.30edu.com/.

[4] 慈溪市教育局.慈溪市将全面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EB/OL].宁波教科网,2013(3):26.http://www.nbedu.gov.cn/zwgk/article/show_article.asp ArticleID=41988.

[5] 余锦婷等.中英“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开创广东职教发展新纪元[EB/OL].南方网,2014-03-24,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u7ai1014806_K4.html.

[6] 浙江省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EB/OL].宁波政府法制信息网,2009(1):4.http://www.nbfz.gov.cn/12class/info_zfwj.jsp aid=19871.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课教学模式优化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