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2015-06-03 02:39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美版美术学生

叶 莹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2)

“欣赏·评述”领域是小学美术课堂十分重要的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接触我国优秀的艺术传统、灿烂的民间艺术、经典的世界艺术名作和当代的欣赏文化;从中感受艺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影响艺术倾向的各种因素,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审美能力,从而影响学生的艺术创作。

目前大多数美术教师都畏惧执教美术欣赏课,一是欣赏课与动手实践课相比较难以把控,教学内容的综合知识丰富,极易导致满堂灌,显得枯燥乏味;二是学生缺乏相应的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导致有感难发,有感说不清,影响了欣赏者的交流沟通;三是教师习惯于整节课多角度面面俱到地讲述、说明,形式单一,学生听着也累。这比日常15至20分钟的动手操作式“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课程把控难,也使原本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艺术作品魅力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严重影响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实效性。笔者对自己的美术欣赏课堂实践进行探索,悟出了一条简洁而有效的改进路径,即要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喜欢上美术欣赏课。

一、精选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是小学生的欣赏对象,是美术欣赏活动的载体。美术作品表达内容的生活性,表达形式的生动性,表现色彩的丰富性,表现材质的独特性只有符合小学生好新、好奇、求异等心理特点,就会被小学生所喜爱,也往往能激发学生欣赏兴趣。例如:浙美版第4册第19课《我们画我们评》中,展示了多幅儿童画作品,其中画面色彩鲜艳、构图独特的作品更受小学生青睐,下面两幅画(撕贴画《大猫和小猫》、水彩画《马戏表演》)相比较,大多数的学生喜欢《马戏表演》,作品的色彩鲜艳丰富,构图突出了舞台中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目光,欣赏时学生能运用较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如:“整张画突出了表演舞台中心,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小丑们有的在抛球、有的在踩花车、还有的倒立着,小动物们也不甘示弱,狮子在顶球、小兔小熊在表演翘翘板,舞台后面坐满了密密麻麻的观众们,画面主色调采用了鲜艳的三原色红黄蓝,使人强烈感受到现场的热烈气氛和人们愉悦的心情!”这样,整个欣赏过程显得趣味浓厚,洋溢着喜爱作品的浓郁情感。

撕贴画《大猫和小猫》

水彩画《马戏表演》

二、创设生动活泼的欣赏情境

情境指具体的场景。欣赏情境指与欣赏作品内容有关的能激发学生欣赏作品兴趣和已有生活经验的具体场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欣赏情境,但凡能勾起学生对艺术作品内容相关的已有经验的回忆,就会让学生顿时对作品产生亲切感,激起欣赏兴趣,从而使欣赏过程充满趣味性。

例如:浙美版第10册第19课《中国漆器》的欣赏教学伊始,教师精心挑选几件有代表性的漆器,用薄纱创设神秘的欣赏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师生倒数三秒后掀开薄纱,精美的漆器让人眼前一亮,学生们顿时凝聚目光认真观察欣赏,教师接着指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图案等不同角度观察漆器实物,大胆发表自己的初步感受:造型多姿多彩,色彩鲜亮生动,器物上的纹样精美丰富等特点。迅速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为进一步深入观察感受开了个好头。接着通过几个不同的视频欣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大漆材料的神奇魔法和制作工艺的精巧细致等特点,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被激发了,大家踊跃讨论,发表交流自己的见解。讨论后再创设让学生零距离的触摸、闻、捧、看的活动情境,再一次细致观察漆器实物,让学生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加深对漆器艺术的体验,从而慢慢喜欢上这门独具魅力的艺术。

三、运用各种启迪学生思维的欣赏方法

1.游戏法

游戏是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独特的社会性活动。游戏的首要特点就是趣味性,能引发儿童参与的直接动机,所以运用游戏法增强美术欣赏趣味性是十分有效的。例如:浙美版第3册第5课《我们喜欢的动画形象》就很好地运用了游戏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先用猜一猜的小游戏让学生描述形象特点大家猜的方法让全体学生热身互动,学习情绪饱满。再创设演一演的表演游戏环节让学生进一步赋予动画形象形态、表情、动作,学生们戴上自己制作的动画形象头饰及人物常用道具,小组成员进行合作,表演的唯妙唯俏,课堂上满是一片欢快的笑声。从而语言表达也丰富生动了,如:“我眼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仅武艺高超、火眼金睛,会七十二变化和筋斗云,还有一颗忠诚的心,是正义、坚强、勇敢的化身。”

2.多角度观察法

指在常态下,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多角度观察欣赏作品包括从线条、色彩、构图、明暗、材质来感受美术作品美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独特效果,从而引发学生观察欣赏的兴趣,也从中丰富学生美术语言的表达。例如:浙美版第1册第20课《画家笔下的童话》引导学生观察童话插画,简单地表达感受。在欣赏《梨子提琴》这张插画时,就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首先是色彩,黄绿主色调的画面即不乏热烈也呈现出一种安逸的状态,鲜艳的橙黄色调用在主人公小动物们的身上会第一时间吸引欣赏者的目光,而绿蓝调的背景色让人感觉宁静与清爽,有着夜幕降临的感觉。其次是线条,线条比较清晰地运用在小动物的外轮廓线上,突出强化了画面的主体,而背景物树木、花草则注重块面的呈现,这样使得画面虚实分明、主体突出、有层次感。最后是构图,大小不同的主体动物们呈一字排开,高低起伏,还有一些错落在画面的上下部位,整个画面组合排列很有节奏感,仿若琴声里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几乎所有的小动物的表情都微闭双眼,神情愉悦,陶醉在美妙的梨子提琴声中,音乐像一个和平使者,让所有小动物们和谐相处,相亲相爱。也让大家领悟出了作品背后深刻的意境:和谐共处。

插画《梨子提琴》

3.异同比较法

比较法指根据一定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的研究。美术欣赏中的异同比较法也叫比较性欣赏,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以找出物体间的异同点,它能帮助学生较快发现事物的特征,从而激发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浙美版第6册第19课《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师出示真人版大小的三个秦俑造型,指引学生直观地进行细致观察比较,提出问题:“三个秦俑乍一看没什么区别,可你能辨认出谁是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点燃了,积极讨论,发言精彩。如:从服饰装扮、表情动作等方面可以区分,一是头饰,将军与军吏俑头上皆戴冠,只是冠的外形会有所区别,身穿的甲衣也不同,一般将军俑的甲衣最为精致,上身有领花、肩花,甲衣周边也有精美的花纹,而武士俑头部束发朝一侧或头戴圆形小帽,身披短小轻巧的甲衣;二是身型,一般说将军俑最为高大魁梧,双肩宽阔,挺胸伫立;三是神态表情,将军俑神态肃穆、气宇轩扬、表情威严;军吏俑目光炯炯;武士俑微含笑意。这些生动逼真的形象激发了学生深入比较的兴趣。而后再出示十几张放大的秦俑的表情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细致观察,比较体会千人千面的细微变化: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容颜开朗、机智俊发;有的安静坦然、天真稚气;有的须髯开张、意气昂然;有的稍带怯生生的神情;有的凝视远方。异同比较法让学生兴趣浓厚地感受到兵马俑的形象逼真,精描细刻。从中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艺术创造能力。

4.多维想象法

想象是指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加以改造、构成新意象或观念的心理过程。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就充满创作者的丰富想象。而欣赏过程教师就要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作品的基础上去想象作品中表现的生动意境和丰富的内涵,以激发学生兴趣,从中感受作品的审美价值。例如:浙美版第5册第18课《中国彩陶》,彩陶是中国原始社会中卓越的工艺品,其造型多变,尤其在纹样装饰上别具特色。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纹样欣赏展开丰富想象,感受作品传达的情感。彩陶装饰纹样常见的有水波纹、旋转纹、圈纹、网纹等等。从各种纹样中引导学生想象到:耕作、狩猎、捕鱼等等事件,从而呈现和谐快乐的生活景象。半坡彩陶盆上有一种人面鱼纹图形,这种略带神秘感的图形,引发了学生的大胆想象猜测,这不仅仅是美化器物,有可能是祈祷丰收的活动;也可能是水中捕鱼的真实描绘;还可能是动物崇拜,原始人希望自己有鱼自如于水中的本领,从而自然产生对鱼的崇拜。多维想象法增强了欣赏课的趣味性,学生们就更乐于去探究作品背后的故事了。

5.故事描绘法

即在欣赏过程教师或师生共同对美术作品内容以故事讲述,动作等表现形式进行生动描绘来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并具体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意境。例如:浙美版第7册第11课《漫画与生活》。漫画是一种简笔而注重意义的绘画形式,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艺术作品。由画作启发学生语言描述或动作表演,从而更好的体会画中话。《难以忍受》这幅作品就很好地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不文明的旅游习惯。弥勒佛本是笑脸盈盈,有容乃大,画面中的游客在他的脚底刻画上了“到此一游”,此时他的表情是笑中带泪可谓是哭笑不得,把这份无奈和对这种不文明行为的厌恶表现的恰到好处,也更好地让作品富有针对性和感染力,有很好的警示作用。欣赏《钓鱼》这幅作品前先由学生表演,学生夸张的动作与表情引发大家的哈哈大笑,但笑后出示的大幅作品让他们立刻意识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可怕后果。画面中发抖的身体、惊吓的脸庞,狰狞的鱼骨头,发黑的河水,还有远处不断排放污染物的烟囱。虽是寥寥数笔却包含了丰富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不得不惊叹漫画的艺术魅力。

漫画《难以忍受》

漫画《钓鱼》

教学实践中可用于增强趣味性的方法很多。教师首先要深入探索,娴熟掌握各种有效方法,其次要因欣赏作品内容与学生年龄特点而异选用适合的方法,那么美术欣赏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学生美术欣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美术欣赏的能力和水平就会在富有情趣的欣赏过程中得到提高。

[1]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美版美术学生
“得心应手”策略下的儿童水墨画教学实践——以浙美版五年级下册《映日荷花别样红》一课为例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9册《第13课 拼贴画》教学设计
小动画,大学问——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会动的“画”》教学实践与研究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美版混合动力Accord——混动新模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