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灰山屯钼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分析

2015-08-15 00:54
科技视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细脉角砾岩北东

江 南

(辽宁省第十一地质大队,辽宁 葫芦岛 125000)

1 区域地质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Chc)、大红峪组(Chd)、高于庄组(Chg)及中生界白垩系义县组(K1y)。

区内岩浆岩较为发育,岩石类型以中酸性为主。与钼矿关系密切的为三迭纪及侏罗纪后期的中酸性侵入体。工作区褶皱构造不发育。由于本区处在区域上要路沟-锦西与西平坡-锦西断裂交汇处附近,区内断裂构造应分属上述区域构造体系或次级构造。区内断裂主要有北东向、北西向及近南北向。其中三合水库-季家沟一带的北东向断裂控制了区内含钼隐爆角砾岩带的分布,也是本矿床的赋存部位。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地层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有中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高于庄组及中生界白垩系义县组。现将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2.1.1 常州沟组

由上至下岩性分别为:灰色、黄灰色厚层泥质胶结中粗-粗粒长石砂岩夹灰黑色粉砂质泥岩;灰-灰黑色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粉砂岩;灰、灰白色厚层、中厚层泥硅质胶结含砾粗粒长石砂岩。

2.1.2 高于庄组

不整合于常州沟组之上,由上至下岩性分别为:灰白色薄层白云质胶结中细粒石英砂岩、含砂质白云岩;灰色厚层-薄层砂屑泥晶灰质白云岩及钙质泥岩;灰色、灰褐色薄层粉砂岩,夹灰色泥岩;灰色、深灰色厚层、中厚层含燧石条带砂屑白云岩及灰色泥岩;灰色、灰白色泥质、硅质胶结砾岩、长石石英杂砂岩、长石杂砂岩。

2.1.3 白垩系义县组

岩性底部为复成分火山角砾岩、集块岩;中部为沉凝灰岩、凝灰岩;上部主要为安山岩、安山玢岩。

矿区内岩浆岩主要分布于中部、东南部,由老至新为:①花岗闪长岩;②石英二长闪长岩:产于花岗闪长岩与常州沟组的北东向构造接触带上,呈岩株及岩枝状。岩石普遍具碎裂结构,大部分为震碎岩,局部地段形成隐爆角砾岩。具黑云母化、伊利石-水云母化、硅化,主要钼矿体赋存其中;③中细粒二长花岗岩;④花岗斑岩:产出形态有不规则的脉状、岩盘状、岩枝状,宽10~200m,为与成矿有关的超浅成侵入体。该岩石具硅化、伊利石-水云母化等蚀变,并伴有钼矿化。

矿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有北东、北西及近南北向,其中北东向最为重要。北东向断裂主要为梁沟-季家沟断裂,属西平坡-锦西壳断裂的一部分,自梁沟进入本矿区,从季家沟延出,区内长近5km。断裂带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60~75°。主要表现为爆破角砾岩及震碎岩带,为钼矿体、矿化体的赋存空间。

该断裂带纵向上中间为隐爆角砾岩,东北部以震碎砂岩为主,西南部则以震碎白云岩为主。隐爆角砾岩是钼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而震碎岩中偶见钼矿化。

2.2 赋矿部位

钼矿体主要产于北东向隐爆角砾岩及强硅化蚀变带中。

隐爆角砾岩由围岩碎屑物与胶结物组成,碎屑物约占岩石总量的50~60%,以角砾为主,并有少量的晶屑等细碎物。角砾成份一定程度上受原岩控制,多为砂岩、粉砂岩,石英闪长岩及含钼石英脉为主。晶屑等细碎物主要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充填于角砾间。胶结物主要为花岗质熔岩,穿插于角砾等的孔隙间。隐爆角砾岩中钼矿化普遍,含钼一般0.006~0.2%,达到工业指标者即为矿体。

2.3 蚀变

角砾岩蚀变普遍,尤其矿体蚀变较强,主要蚀变有:

黑云母化:多呈团块状及不规则脉状集合体。

硅化:与钼矿关系密切,可分为两期。早期硅化经隐爆作用后,以角砾为主,多由粒状石英组成,含辉钼矿及星散状黄铁矿;晚期硅化多呈不规则的细脉状、短脉状及网脉状、团块状,由它形粒状石英组成。伴有细脉状、浸染状辉钼矿、黄铁矿,硅化较强者,钼含量较高。

钾化: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少数为细脉状。

伊利石-水云母化:主要交代长石类,多呈细小鳞片集合体,不规则网脉状沿裂隙充填。

绿泥石化:多为细脉状,分布普遍。

碳酸盐化-萤石化:为最晚期蚀变,多为脉状、短脉状,萤石化可见单晶状。见有穿切伊利石-水云母化细脉现象。

2.4 矿区物化探特征

经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灰山屯一带圈出1处以Mo为主的Mo、Zn、Ag组合异常。 Mo最高值 50×10-6,有两个浓集中心,并与含矿带基本吻合。

控制性化探剖面测量在隐爆角砾岩带上显示出明显的异常,其中Mo 异常,宽 100~200m,Mo 含量一般 30.6~89.2×10-6,最高 113×10-6。

针对隐爆角砾岩的范围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土壤剖面测量。共发现二处Mo异常, 一处Mo异常带宽140~400m,Mo含量一般4~100×10-6,最高值 113×10-6。另一处 Mo异常宽 200~280m,Mo含量一般 4~10×10-6,最高值36.8×10-6,与隐爆角砾岩带吻合较好。

物探剖面测量在含矿带上均发现有呈北东方向展布的高阻-低磁、高极化-低阻带,并与土壤剖面测量Mo异常相吻合,异常带宽150~400m,后经钻探工程验证在视极化率抬升、高磁△T负场或正负交替场的范围内是含钼隐爆角砾岩带或钼矿体的赋存部位。

2.5 矿体特征

矿区钼矿体赋存于隐爆角砾岩带中,矿体与非矿间无界线,需用样品圈定,含钼达到工业指标即为矿体。矿区共圈定了12个矿体,单矿体长度200~660m。钼矿体形态有巨饼状、透镜状及脉状。其中Ⅻ矿体是全矿区最大的矿体,呈厚大的块状,其资源/储量占矿区的74%。

Ⅻ号矿体:出露近地表,矿体控制长度660m,最大宽度290m。矿体的总体形态受控于隐爆角砾岩的产出形态。本段的隐爆角砾岩底板为花岗闪长岩,界面较清楚,基本形态为向西南侧伏,向北东仰起。Ⅻ号矿体的总体形态受隐爆角砾岩产出形态的控制,因此,Ⅻ号矿体的产出形态与其他矿体不同,总体为一巨饼状。本段隐爆角砾岩的含矿性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在靠近东南侧接触带一侧含矿性好,沿剖面线向西北则变差。

矿床钼平均品位为0.092%,单矿体平均品位0.061~0.111%。品位变化系数9~60%,属稳定型。

主要有用矿物为辉钼矿,含少量黄铁矿,偶见闪锌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及萤石、方解石。

矿石结构有角砾结构、交代结构、充填胶结结构;构造以浸染状和脉状为主。

辉钼矿普遍见于原生矿石中。呈晶质叶片状及鳞片状,片径0.05~1.0mm,多数集中在0.147~0.833mm之间。主要有细脉状和浸染状两种。细脉状有两个形成世代:早期赋存于石英脉形成的角砾中,晚期伴随硅化以细脉状或网脉状充填于裂隙中,脉宽一般0.5~1mm。

闪锌矿、黄铜矿偶见,不具利用价值。黄铁矿在原生矿石中普遍存在,浸染状分布为主,局部以薄膜状附着在裂隙节理面上,自形一半自形粒状,粒径0.1~0.5mm。总体含量不足1%。

2.6 矿石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主要有细脉浸染状、团块状(云朵状)及脉状。

矿石工业类型为单一钼矿石。

由钻孔、坑道确定,矿区钼矿体氧化淋滤深度一般小于10m,矿石为硫化矿。

2.7 矿体围岩

矿体围岩主要为隐爆角砾岩,普遍具矿化,局部为花岗斑岩。Ⅻ矿体的底板部分为花岗闪长岩。矿体与花岗闪长岩为侵入接触关系,局部两者界线不明显。

3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1 矿床成因

属斑岩型钼矿床(隐爆角砾岩型)。

3.2 矿化富集规律

钼矿体主要赋存在隐爆角砾岩中。隐爆角砾岩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空间。钼矿化与硅化、伊利石-水云母化等蚀变关系密切,尤其在硅化较强的地段往往形成品位相对较高的细脉状矿体。

3.3 找矿标志

根据灰山屯钼矿区的成矿条件及地质特征,寻找该类矿产的标志有:

(1)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出的高浓度Mo异常区,是找矿基础标志。

(2)隐爆角砾岩带是控矿、赋矿标志。

(3)隐爆角砾岩带中的化探Mo高值区及物探视极化率抬升、负磁场或正负磁场交替的范围,是寻找Mo矿体的有利地段。

猜你喜欢
细脉角砾岩北东
灵山沟金矿1#脉下盘钾化蚀变带中多金属硫化物细脉追索探矿
山东五莲七宝山长老庄隐爆角砾岩特征及其找矿指示
石英线细脉带型矿体地质探讨
相山北部善堂庵地区北东向断裂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滇中黑箐角砾岩型铁矿床特征及成因
平山县秋卜洞银矿区隐爆角砾岩型矿床地质特征简析
Flashback phenomenon and residual neurological deficits after the use of "bath salt" 3, 4-methylenedioxypyrovalerone
黑龙江鸡东金场沟铜钼矿控矿角砾岩筒构造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细或弦与滑脉相兼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