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情怀理性备考

2015-09-10 07:22李俊明
考试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人文性语文教学

李俊明

摘 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明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还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昭示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201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遑遑七千字的试题贯穿“人性”的话题,透露出一个可以穷究的蹊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性 湖北高考

从整体来看,201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体现的“人性”情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语言表达题看其人文性导向

语言题取材历来是衡量试题特点的重要方面。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人口老年化,公民社会信用代码,周冲的理想主义,无不是从“人”的角度摄取材料的。论述类文本《艺术与中国社会》里道:“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该文从历史角度论述中国古代社会的诗书礼乐,从艺术角度探讨人性。

二、从古诗词鉴赏看其人文性导向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的要求。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是沉淀着浓厚人文气息的文化,对于我们塑造人文精神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唐诗宋词的优美意境是培养和锻炼丰富想象力的好材料,李白的雄奇,杜甫的沉郁,李清照的婉约,都是培养学生高雅情趣和完美人格的良方。201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中罗邺的《早发》一诗抒写了一个客居边塞、孤独寂寞而充满浓重乡情的主人翁,考查的虽是一个“早”字和一个“背”字,但实际上要考生读出主人翁的行为和思想感情。赏析两个字,使学生在鉴赏分析的过程中受到自然之景、人性之美的熏陶。201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文言文的考查则直接以明朝著名文人宋濂的《吴德基传》为命题材料。该文讲了吴德基的故事,这个人身上体现出了儒家精神的价值观,正义直率,爱民钟君,体现出崇高的人性情怀。这类题的设置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的教学目的。

三、从现代文阅读看其人文性导向

现代文阅读在延续以前湖北卷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人文性和审美性,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在材料的选择上,注重材料本身的人文性,凸显中华文化精神与当代现实生活的结合。201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现代文阅读以笔名为“墨中白”的当代作家陈亮的《六指猴》为阅读材料。这篇小说用简洁明快、沉着干练的语言和用细微的笔触把下层社会人的底色和质地,把战乱频繁中人们的善恶是非,把人性深处的美丑不动声色地展现出来。情节曲折跌宕,人物形象鲜明突出。那东家重情轻财的仁义,那武功高强“六指猴”的侠肝义胆、劫富济贫的侠义心肠,在短短千字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选文表现的时代虽远离现实,情节虽是表现财主与长工之间的感恩之情,但活脱脱的人物,大真情的人性分明在折射着时代。试卷除了对写作手法的考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对小说的鉴赏分析中,感受到人性的力量,懂得人生中人性真情释放的重要性。命题意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考生通过文学探究,从有着人格力量的民族底色中汲取营养,健全人格。2014年湖北卷的现代文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的把握,启迪考生思考人生,考查方向清晰,集文学底蕴、生活气息、人生品位于一体,昭示考生关注生活,关注每一个大写的人。

四、从作文看其人文性导向

高考作文内容及题型历来是引人关注的高考话题之一,更是高考语文的焦点话题。2014年的湖北卷作文题为材料作文。题目是: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湖北卷作文材料的对象是山中风景,那风景山下是“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山腰是“古木参天、林静山幽”,山顶是“云海茫茫、群山隐约”,三个不同层次的风景明显是三种生活境界。考生可以从如何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处事能力等方面下笔写文,这个作文题重在考查考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考生写出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总结,作文认识水平与考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在的高考作文从作文考题来看主题越来越灵活,内容已逐渐跳出枯燥的政治窠臼。提供的主题不是僵化的某一现成概念,而是丰富多彩的,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和培养其做人做事能力的,尤其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考生阅历、思维方式、知识面、世界观等做全方位考查。全开放式材料作文放得比较开,鼓励学生创新,褒扬学生独特的见解。让所有学生都有话可写,为思维上各有特点、文体上各有擅长的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各尽其才提供极大的空间。从命题立意来说,力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历史、关注人生、关注亲情,体现较为宽宏的大语文视野,切合新课标对中学语文的教学要求。

201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遵循“命题既要保证平稳过渡,又要体现新大纲理念”的原则,从试题中体现新大纲理念,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为语文教学指明方向:弘扬人文精神,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产生热爱社会、热爱自然的感悟,增强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塑造全面发展的、有健全人格的人。

从2014年高考湖北语文卷体现的人性情怀来看,启示我们语文备考时面对包罗万象的试题,我们可以是否关乎人性的标准加以取舍;可以从引导学生品评人性的特点、特性的角度分析解读文章;可以从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人生感悟的角度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认识。总之,抓住人性情怀,步步走向理性备考。

猜你喜欢
人文性语文教学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