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造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法及实施

2015-09-18 08:43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201204
商业会计 2015年11期
关键词:动态制造业模块

(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201204)

制造业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在满足顾客要求的前提下,持续地降低和控制成本的一种管理活动。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制造企业若想获得战略上的成本优势,就必须在成本管理中融入全局思想和战略思想。因此,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在大数据时代,可将成本管理的定义拓展为:企业为实现预定的战略成本目标,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整个生命周期形成的成本进行管理,同时利用多种先进、有效的措施手段,及时纠正偏差,将实际成本限制在目标范围以内。

一、制造业成本动态管理的意义

(一)制造业实现成本动态管理与控制的意义

1.实施动态管理能进一步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目前,已有很多制造企业建立了具有动态管理特性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控制系统,可见成本动态管理在制造业很受重视。传统的制造业成本管理工作中,比较侧重定额管理等静态的成本管理与核算,导致对企业成本发生过程中的控制力差,企业财务管理效果并不理想。但若是企业大力落实动态管理策略,能有效改善传统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高成本控制的及时性,进一步提升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水平。

2.加强动态管理能更好地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首先,经济波动已然是常态,这种外部不确定性成分,需要企业实时观测与分析,加强经营管理的动态调整能力。其次,日益突出的资源短缺问题,直接造成原材料成本的上涨,通货膨胀的持续,也引起了人工成本的增加,这种现象在未来短期内很难改善。同时,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微观与宏观因素的影响,进而增加了成本管理的难度,鉴于此,企业应对的最好办法便是进行动态的成本管理。

二、SAP (企业管理系列软件)在制造业成本动态管理中的应用

(一)利用SAP制定的业务流程体系

制造业成本管理是贯穿于采购、生产、销售及成本核算全过程中的,要实现企业成本的动态化管理,就应该在企业管理系列软件的应用下,针对各环节业务制定相应的流程体系。例如,企业设置采购模块(MM)、生产制造模块(PP)、财务会计模块(FI)、成本管理模块(CO)、销售分销模块(SD)以及基础数据模块,将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与这6大模块相融合,便能实现企业供—产—销链条的集成化,促进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效果。

(二)SAP系统下的成本管理流程

在SAP系统的应用下,制造业成本动态管理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SAP系统既是一种先进的管理软件,又是一种融合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更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它的成功在于将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客户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企业成本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企业成本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成与优化。

(三)成本动态管理与控制在SAP中的实现

SAP为企业提供了统一的信息平台,由于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整个集团公司采用了同一系统,制定了统一的业务流程,只要为相关人员设定权限,便可根据权限随时登陆系统,查询和处理相关成本信息,实现了成本控制及信息共享。信息共享不仅减少了工作量,而且提高了信息数据的准确率和成本控制的效果,减少了成本管控的繁琐度和失误率。

SAP系统提高了企业成本信息的质量。在SAP环境下,财务模块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与企业各业务模块之间形成了无缝联接,各部门只需在后台做有关成本方面的信息配置,录入有关成本的业务数据,这些数据就会通过SAP集成到财务模块,系统自动生成各产品成本信息,自动完成财务结算,确保成本的及时准确。

图1 SAP系统下的成本管理流程

SAP系统承袭成本管理理念,对成本的归集更精细,对成本核算更准确。因为SAP将每一物料的领用均能够准确对应到成本承担的成本中心上,确保工时的发生与费用的归集一一对应。同时,SAP对工厂的制造费用也可谓管理到位,职责明确。

笔者所在企业利用CO模块的内部订单功能实现工厂维修费用的管理与控制,按照工厂不同的维修区域用内部订单的方式计划、收集、监视和结算工厂的维修费用。内部订单的费用成本计划功能用于监视实际成本并和计划成本对比分析,确保企业实施成本的事先控制并且优化了管理流程;实现了各个环节的、事前与事后、包括关键的事中控制,从而确保了成本的受控状态,并且找出成本动因,采取对应措施,达到维修费用控制的目的及为管理决策者提供依据。

SAP系统是一个强大的系统,它对成本的管控的空间应该是无限的。至于目前使用的局限性,不是系统本身的问题,而是SAP使用者的问题。SAP的使用者要有新的管控思想与方法,SAP的应用才能达到新的境界。

三、BI(商业智能)系统在制造业成本动态管理中的应用

(一)BI系统的功能

BI系统按照功能可以分为数据仓库、OLAP报表工具、ETL工具等。(1)数据仓库指能够支持管理层决策过程的、具有主题导向、整合的、因时间而变异、不变动的数据集合。(2)OLAP报表工具是多维数据分析工具的集合,在建好数据仓库的前提下,利用OLAP复杂的查询、数据对比、数据抽取、报表对数据进行探测式分析。(3)ETL工具是一种集合了提取、转换与加载功能的编程工具,通过提取功能,从一个确定的源数据库中读取并提取出需要的数据,然后通过转换功能,将提取的数据转换成理想的状态,最后通过加载功能,将转换产生的数据写进目标数据库中。

(二)BI系统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策略

制造业利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将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形成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一体化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而企业信息系统与BI系统之间有着互补互助的关系,因此,便可以在企业信息系统上建立商务智能系统,为企业提供接入、分析、报告以及分享存在于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工具,最终达到管理控制企业成本的作用。制造业成本管理中BI系统的应用策略,主要可通过如下几点来完成:(1)向供应商、分销商及时提供购买信息,优化供应链管理,促进企业的工作效率及反应速度,实现经营成本的降低;(2)不断分析产品历史,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不断更新和优化质量目标,使产品更能满足市场需求;(3)提供纵贯制造企业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可见度,以促进JIT(准时生产)管理,进一步降低库存投资;(4)实时、动态地跟踪了解客户的购买行为,预测客户的需求趋势,对快速变化的市场要求做出准确、快速的反应,以此来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增加客户价值;(5)跟踪分析供应商在订单交货时间、质量及准确率等方面的绩效指标,及时进行管理与优化;(6)动态分析企业内、外部数据,智能地选择及应用先进性技术,为企业经营与成本管理实现最佳效果;(7)利用系统对订单交货时间、利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预测,以提高计划和预期水平,降低风险。

(三)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BI架构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对于成本的动态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产品为基础的采购、生产、销售、库存四大方面,因此,基于成本管理的BI架构,也应该围绕上述几方面来展开。以作者所在制造企业为例,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利用BI系统开发设计了对于成本管理控制的标准化报告,例如对于直接成本及制造费用的管控报告、原材料价格通胀报告、库存管理报告,等等。对于主要数据源,可以从ERP组群系统为核心的数据库中提取,同时还可提取其他如外部Web文件、Office文件、文本文件为数据源开展报表展示、预测、分析等工作;可根据功能、模块、流程等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也可根据企业要求将信息共享给不同部门;企业工作人员通过访问企业信息门户,以获取自己所需的数据信息,通过信息分析,在工作中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判断,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BI架构如图2所示。

总之,大数据时代下,制造业成本管理必须遵循“动态管理”理念,合理应用 SAP(企业管理系列软件)、BI(商业智能)等系统软件,结合“系统”、“集成”的思想,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构建科学、高效、先进的成本管理控制模式。从战略的高度实现对制造业资源配置计划的执行与调整,以此来改变传统制造业成本管理控制不理想的局面,并提高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

图2 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BI架构

猜你喜欢
动态制造业模块
国内动态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国内动态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国内动态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动态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