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11-03 08:29冶玉萍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外科学期末考试实习生

苑 杨,冶玉萍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神经外科,2教学管理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63)

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苑杨1,冶玉萍2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神经外科,2教学管理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63)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校2013级110名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为教学对象,分为改革组(n=55)和对照组(n=55).改革组运用形成性评价教学和评价方式,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方法.结果:改革组学生总评成绩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革组学生认可和支持形成性评价体.结论:形成性评价得到了学生认可,有利于提高外科学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

形成性评价;外科学;临床实习教学

0 引言

外科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优秀的临床医师的重要准备阶段.长期以来,在外科学临床教学考核终结性评价中占主导地位,临床带教老师往往在医学生实习结束前根据实习手册中的考核项目和内容对临床实习生进行考核,而在实习期间很少对实习生的参与度、发展过程、团队合作交流度等进行相关评价.其结果是部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态度不端正,基本操作技能掌握不足的现象,甚至存在不参加实习的现象,导致实习效果难以保证[1].因此,要改变这一局面,改进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我院外科学教研室临床实习评价中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末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取得明显效果,现探讨如下.

1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形成性评价是由美国著名评价学专家斯克里文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估,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表现、知识技能的获取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等做出的评价.形成性评价让教师与学生明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增强自信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2-3].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择临床医学本科专业2013级共110名进入外科临床阶段的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年龄22~25(平均23)岁,民汉比例均衡,利用随机数表上的随机数字将其分为对照组(n=55)和改革组(n=55).对照组采用传统终结性评价,改革组开展形成性评价.

2.2研究方法

2.2.1实施方案 由外科学教研室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临床教师担任授课任务.开始授课前.教研室组织召开临床带教老师会议和集体备课,并根据外科学临床教学的特点,以实习考核大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依据,制定临床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以及讨论实施形成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并上报教学科审批通过.具体评价方案如下.①终结性评价:评价考核方式包括理论考核(单项选择题,50%)、案例分析(主观题,20%)、技能操作考核(30%).考核时间安排实习结束后.②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学生出勤、临床知识考核、床旁示教讨论、期中测验、期末考试.学生出勤评分根据学生考情、是否认真听课和缺勤评分,所得分占总成绩的5%.临床知识考核由临床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采取提问的方式,对实习生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进行考核,所得分占总成绩的25%.床旁示教讨论,由带教老师带领,选取科室住院患者,由临床实习生结合影像学诊断、检验资料、症状及四诊变化,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可能诊断与鉴别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由带教老师评分,所得分占总成绩的10%.期中测验,在实习中期,改革组实习生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期中测验,以选择题为主,所得分占总成绩的10%,为了比较对照组学习效果,对照组也参加期中理论测验,但测验不计入总成绩.期末考试,和对照组采用一样的考核方法,所得分占总成绩的50%.为保证教学过程中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评价内容尽可能采取能够量化的方式,并辅以过程记录为客观依据.评价者由外科学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临床带教老师和教学秘书共同构成.

2.2.2问卷调查 对所有临床实习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主要从学习压力、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采用5分制记分法,作用最强(5分)、有点作用(4分)、一般(3分)、作用较弱(2分)、没作用(1分).改革组进行问卷调查实习生对形成性评价的反馈意见.

2.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教学效果评价

3.1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考试成绩是检验学习效果、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衡量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手段,本研究以对照组和改革组两组临床实习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比较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指标.两组临床实习生期中、期末考试采取同一时间、同一考试内容,题量难度一致.对照组和改革组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均按百分制换算,对照组与改革组两组实习生期中测验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对照组与改革组两组实习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总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在考试成绩分布上,70分以上分段中,对照组39人,占70.91%;改革组51人,占92.73%;不及格人数中,对照组2人,占3.64%;改革组0人(表2).

表1 对照组与改革组考试成绩比较(n=55,x±s,分)

表2 对照组与改革组期末考试成绩分布[n(%)]

3.2改革组形成性评价与学习效果的相关性分析为了检验评价的合理性,本研究将改革组形成性评价结果与学习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形成性评价在外科学临床教学中是否合理有效,改革组的总评成绩与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均成正相关,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程度显著高于期中考试成绩(r>0.8,P<0.01,表3).

表3 改革组期中考试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关性分析

3.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1两组实习生教学评价效果对比 所有临床实习生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10份,回收率100%.改革组实习生对形成性评价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所受评价方式,两组除了“教学目标明确”以外,其他内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对照组与改革组实习生教学评价效果对比(x±s,分)

3.3.2改革组对形成性评价的反馈 共发放问卷55份,回收问卷55份,回收率100%,在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中,改革组实习生的问卷反馈还是很积极的,87.27%的临床实习生赞成形成性评价;83.64%的临床实习生认为形成性评价能调动学习积极性,90.91%的临床实习生认为形成性评价方法合理、及时、有效(表5).

表5 改革组对形成性评价的反馈[n(%)]

4 讨论

4.1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 形成性评价非常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和指导,临床带教老师可以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进,促进临床教学目标的完成,强调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临床带教老师应给予临床实习生正面的肯定,例如在床旁示教讨论环节,临床教师多肯定实习生的正确观点,使实习生受到鼓励,得到指导,获得成功的快乐,进而提高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4].

4.2可以反映临床实习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临床技能操作水平 以往总结性评价的周期过长,往往在课程结束后才评价,对实习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操作的反馈不及时,实习生及临床带教老师存在的问题在实习生结束时才暴露出来[5].而形成性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掌握知识的能力等方面所进行的持续观察、记录得出的动态评价,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言,形成性评价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外科学临床操作性很强,实习生通过形成性评价,对基础知识掌握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水平不断得到正确反馈,从而不断改进,使实习生感受到自己技术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本研究也说明,改革组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

4.3可以提高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应用,实现了临床带教老师和实习生角色的转换,实习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研究也表明,改革组实习生认为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实习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6].在外科学实习教学中构建形成性评价,注重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临床带教老师要围绕着临床教学目标、临床操作技能、基础知识掌握等方面,重点设计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由于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外科学临床教学时间不长,这次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只是初步的,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需改进之处:在院实习生数量比较多,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教师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形成性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还没有开展实习生互评、自评等方式;形成性评价中,非量化的指标的评价不能做到准确量化,比如实习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等;这些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借鉴、总结和改进,相信随着医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形成性评价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郭 莉,杨丽娟,蒋淑君,等.形成性评价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63-64.

[2]聂开瑜,曾雪琴,孙广峰,等.外科临床实习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6):1260-1262.

[3]张璐萍,刘洪付,张 力,等.形成性评价体系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解剖学杂志,2013,36(4):864-865.

[4]贾军红.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样本来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106-109.

[5]郭丽双,李凯军,王和仁,等.形成性评价对医学生能力培养的促进[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7):822-824.

[6]张艳红,戴月甜.中职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56-57.

The app lication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surgery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YUAN Yang1,YE Yu-Ping2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1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2Department of the Teaching Management,Urumqi830063,China

AIM: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surgery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METHODS:A total of 110 clinical medicine undergraduate interns in Grade 2013 were recruited in this study.55 students in the reform group received formative evaluation,while the other 55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ummative evaluation.RESULTS:The reform group students'grades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students in the reform group accepted and suported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CONCLUSION:Formative evaluation is accepted by clinical medicine undergraduate interns and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urgery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formative evaluation;surgery;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G424.1

A

2095-6894(2015)12-89-03

2015-11-03;接受日期:2015-11-18

苑 杨.E-mail:yy201603@sina.com

猜你喜欢
外科学期末考试实习生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向着期末考试,冲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行外科学系对外科类住培专业基地统筹管理的经验探讨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正确打开方式
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十年
最牛实习生
第17届全国外科学学术会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