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泉国际电影节

2015-11-28 07:34花皮瓜
读者·原创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发烧友排队

文_花皮瓜

棕榈泉国际电影节

文_花皮瓜

在美国参加棕榈泉电影节是个体力活儿。

1月份里有半个月,棕榈泉城里的四五个电影院外面都排着长长的队。人们早上口呵白气,中午头顶骄阳,从羽绒服裹身站到穿凉鞋和短袖,然后再回到长袍加身,那时也差不多到了日落时分。

棕榈泉国际电影节已经办了26届,但买票看电影从来不能对号入座,而是要提前至少1个小时去电影院排队,等待进场抢座。这在以合理化管理为荣的美国,简直是个谜。想象一下,从世界各地专程赶来的人们,一天看2到3场电影,每部都要提前排上1个多小时的队,加上看电影的时间,就是9到10个小时,再加上吃饭、上厕所、从一个电影院到另一个电影院的时间,比一天的工作时间都长。

棕榈泉国际电影节会卖一种通票,价格从50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买了通票就不需要提前买票了,只要在电影开始前去专门的通道排队即可。但是买通票的人很多,以至于提前1个小时来,也有可能排不上号,看不成电影。人们奔走在各个电影院之间,要衡量看哪部不看哪部,还要把前后的时间安排合理,这不光是辛苦的体力活儿,还是个技术活儿。

尽管如此,棕榈泉国际电影节还是被评选为美国性价比最高的电影节。因为这里放映的电影数量可观,而且棕榈泉气候宜人,住宿虽然贵,但起码能满足人们的住宿需求。不像戛纳电影节或者圣丹斯电影节,旅馆不光贵,而且还有可能订不到。据说在每年电影节期间,戛纳城里的人们都会举家出去度假,以便把自己的房子空出来短租给参加电影节的人,稳稳地发点儿小财。

来棕榈泉电影节的几乎都是老年人。电影节上齐刷刷的银色头发,我这样的亚洲面孔的年轻人站在中间简直羞愧—因为他们都比我能站!前一秒还在说排队太折磨人,后一秒又互相打听哪部电影不错。我直到第三年来参加这个电影节才意识到,在美国参加电影节,就相当于在国内参加电影发烧友的小组活动。美国的电影市场是一切由钱说了算的,小众电影和外国电影基本进不了电影院,同时,在美国即使是Netflix(美国视频网站),也提供不了丰富的免费下载资源。所以,这个电影节可以看成是退休者反好莱坞联盟的聚会。基于这些背景,在电影节上排队就不那么难受了。

这些老年人三三两两聊着电影,聊着聊着就聊到天南海北去了。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一辈子的故事,都是“有货”的人。美国中产阶级如今生活也不容易,这些人都是从生活的重担里冲杀出来的,如今孩子都大了,经济情况也不差,又不需要非得在一个地方终老。从这个电影节上,我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

如果说美国有什么让我难忘,那么一个是美国的荒野,另一个就是美国的老年人,他们的生活独立体面,简直是人类文明的最高表现。

从表面上看,美国的电影发烧友跟中国的电影发烧友最大的差异在年龄上。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对电影的评价标准也有差别,这主要跟意识形态有关。比如,美国人喜欢看外国电影,尤其是亚洲和非洲国家的电影。一切在美国主流社会看不见的东西,都会引发人们强烈的好奇心。越是平时不拍电影的地方来的电影,就越受关注。比如这次就有古巴、科索沃、土库曼斯坦来的电影,票几乎卖光了。另外,对这些“非主流”地区的电影,人们会给予很大的包容。比如土库曼斯坦的主流史诗叙事影片,讲述100年前一位部落女首领的生平,类似武则天的故事。这部“英雄史诗”电影花了很多钱,影片中人物的形象“高大上”,故事却并不流畅。我很不喜欢这部电影,但是美国观众喜欢极了。你看,一不小心,反好莱坞的人又回到好莱坞的路子上去了。

电影节正式结束后,会有好电影回放,评分最高的十几部电影都会重放。这些评分较高的电影我在美国的视频网站上找了一遍,有一半没有,剩下的一半未来也许会出DVD,但现在还没有资源。而国内倒是几乎都有,而且其中不少已经有网友看过并打了分。这么一比,美国倒是花钱也看不上国内免费的好电影啊。

每年漫长的排队过程中,我都会遇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人,他们最多留下姓名和某个片段的人生故事,但是跟他们的谈话,是我在美国最有质量的谈话。排队的1个多小时里,人们谈论电影、旅行、艺术、生活,然后队伍开始移动,谈话结束,这时候说“Nice talking to you(很高兴跟你聊天)”是最真实的感激。君子之交淡如水,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猜你喜欢
发烧友排队
冰雪“发烧友”在新疆滑雪过春节
张全胜
排队做操
你好,色彩
物超所值!发烧友的平价机箱 Tt Element机箱赏析
排队回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