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变化研究

2015-12-19 05:08梁妙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脑病高压氧持续时间

农 媛 肖 海 冼 莹 曾 灏 梁妙玲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贵港 537100

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发病率为0.2%~40%[1],是急性CO中毒患者发生最严重的神经精神后遗症,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血清S100B蛋白是评估脑损伤和血脑屏障开放的特异性生化指标,主要用于脑外伤及脑血管病的研究,其在DEACMP中是否有类似改变,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分析DEACMP患者和非DEACM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急性CO中毒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并动态监测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DEACMP的临床关系,为临床预防及治疗DEACMP提供参考标准。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2011-01-2013-12我院收治的急性CO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有明确的CO暴露史,接触CO后迅速出现头晕、头痛及意识障碍等症状;(2)发病后6h内入院,且住院时间>24h;(3)并排除病前有痴呆、锥体外系症状及精神疾病患者;(4)排除同时合并急性脑卒中、癫痫及脑外伤等患者;(5)排除植物状态及死亡患者。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对入组患者进行住院观察及出院随访,随访由本专科医务人员进行,第1个月采用门诊复诊方式每周复诊1次,第2个月采用电话方式每半个月随访1次,共持续2个月,期间对于发生DEACMP者,则直接住院观察。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嗜烟、是否为脑力劳动、中毒后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高压氧开始治疗时间、高压氧治疗次数、早期是否使用依达拉奉、恢复期是否有精神刺激史及血清S100B蛋白检测结果等资料。其中嗜烟指每日吸烟≥5支,持续时间≥1a。其中发生DEACMP并归入DEACMP组20例,余55例归入非DEACMP组。DEACMP组20例中,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0±9.4)岁,假愈期≤14d者5例,15~30d者11例,≥31d者4例;非DEACMP组中,男21例,女34例,平均年龄(49.6±17.5)岁。

1.2.2 血清S100B蛋白检测:①标本收集: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采肘静脉血3mL,并于采血后30min内置离心以4 000rpm/min速度离心15 min,取上清液置于-20℃冰箱内保存待测[2]。②S100B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试剂盒购自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灵敏度为0.05μg/L,检测仪器为美国产ELX808酶标仪,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先对2组年龄、性别、是否嗜烟、是否为脑力劳动、中毒后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高压氧开始治疗时间、高压氧治疗次数、早期是否使用依达拉奉、恢复期是否有精神刺激史及入院首次血清S100B蛋白水平等10项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经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进入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 在排除失访及无法完成4次血清S100B蛋白检测的患者后,共有75例患者顺利完成本次研究。

2.2 2组临床资料及4次血清S100B蛋白水平比较 研究显示,DEACMP组平均年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首次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非DEACMP组,而高压氧治疗次数低于非DEACMP组,急性期高压氧开始治疗时间晚于非DEACMP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4次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EACMP组(P<0.01),且在急性中毒期过后仍持续异常高值,并于第3周时再度出现升高,与本组研究中DEACMP发生高峰期相符。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及4次血清S100B蛋白水平比较 (±s)

表1 2组临床资料及4次血清S100B蛋白水平比较 (±s)

因素 迟发脑病组 无迟发脑病组 统计值 P值年龄/岁60.0±9.4 49.6±17.5 3.714 0.001性别(男/女) 6/14 21/34 0.426 0.514嗜烟(有/无) 3/17 14/41 0.915 0.339脑力劳动(是/否) 6/14 20/35 0.262 0.609意识障碍持续时间(h) 28.1±17.1 4.2±4.9 7.320 0.000高压氧治疗次数 2.5±2.1 7.2±4.9 -6.722 0.000高压氧开始治疗时间(≥24h/<24h) 13/7 21/34 4.256 0.039使用依达拉奉(有/无) 17/3 40/15 1.211 0.271恢复期精神刺激史 8/12 9/46 4.675 0.031首次血清S100B蛋白水平(μg/L) 1.09±0.28 0.59±0.18 12.195 0.000第2次血清S100B蛋白水平(μg/L) 1.05±0.42 0.43±0.11 6.648 0.000第3次血清S100B蛋白水平(μg/L) 0.92±0.25 0.21±0.05 12.399 0.000第4次血清S100B蛋白水平(μg/L)1.38±0.12 0.14±0.03 10.368 0.000

2.3 多因素分析 对经单变量分析有意义的6种因素即年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高压氧治疗次数、高压氧开始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史及首次血清S100B蛋白水平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OR=0.984 ,95 %CI=0.970~0.998,P=0.026)、高压氧治疗次数(OR=0.176,95%CI=0.036~0.854,P=0.031)及首次血清S100B蛋 白 水 平(OR=16.691,95%CI=1.848~150.741,P=0.012)是影响DEACM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目前DEACMP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了,研究表明其涉及的可能机制有:缺血缺氧损伤机制、变态反应机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和钙超载机制、再灌注和自由基损伤、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及细胞凋亡机制等[3-4]。主要病理改变为双侧大脑白质广泛性脱髓鞘、对称性的基底节软化,及大脑皮质板层状变性坏死[5]。临床上DEACMP主要引起神经精神障碍,治疗较棘手,致残率高。因此,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措施,对防治DEACMP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显示,意识障碍持续时间是影响DEACM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本文中DEACMP组患者平均意识障碍持续时间为(28.1±17.1)h,显著高于非DEACMP组(4.2±4.9)h,即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长的患者易发生DEACMP。另有文献报道[6]急性CO中毒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分者是发生DEACMP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短暂性的意识丧失及GCS在9~14分则与急性CO中毒的预后无显著相关性,提示意识障碍程度越深,患者越易发生DEACMP,而意识障碍深者通常恢复时间较久,即持续时间长。

高压氧是治疗急性CO中毒和预防DEACMP发生的最有效手段,其主要治疗机制是[7]:(1)通过提高患者的血氧分压,增加可溶解氧含量,促进CO排出,迅速纠正缺氧,改善组织代谢性酸中毒;(2)可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增加缺血区域的血流量,阻断缺氧与脑水肿之间的恶性循环;(3)减轻细胞水肿及钙超载,减少氧自由基生成,减轻细胞过度凋亡;(4)减轻血小板黏附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减少继发性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5)同时还能促进缺血区域侧支循环建立,加速神经纤维髓鞘再生。短暂高压氧治疗仅能改善机体缺氧及代谢性酸中毒状态,而脑部侧支循环的建立和神经纤维髓鞘的再生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足够长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因此,高压氧治疗次数少、疗程不足,直接影响神经纤维髓鞘再生,而DEACMP的病理基础正是大脑白质广泛脱髓鞘改变,故高压氧治疗疗程不足将有可能导致DEACMP的发生。本文结果显示,DEACMP组高压氧治疗次数显著少于非DEACMP组(P<0.01),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压氧治疗次数是发生DEACMP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关于DEACMP的高压氧治疗剂量及疗程尚无定论,有学者建议高压氧治疗剂量应以2ATA压力,连续60次以上为主[8]。

S100B蛋白是一种酸性钙结合蛋白,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由星形胶质细胞和施旺细胞合成和分泌,正常时周围血里含量极微,而当脑细胞受损,血脑屏障开放时,S100B蛋白可被大量释放入脑脊液中,并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的S100B蛋白含量升高,并且这种升高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被认为是评估脑损伤、血脑屏障受损程度和判断预后的特异性生化指标[9-10]。血清S100B蛋白水平越高,表明脑损伤越严重,预后越差。急性CO中毒时,由于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及细胞水肿,可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血脑屏障开放,引起周围血中S100B浓度升高,此时如缺氧未能纠正,机体组织缺氧及酸中毒持续存在时,可进一步引起神经纤维髓鞘脱失及胶质细胞凋亡,大量S100B蛋白被从胞浆中释放出来,导致血清S100B蛋白浓度进一步升高。因此,急性CO中毒后血清S100B浓度越高,提示细胞凋亡及神经纤维髓鞘脱失越严重,而DEACMP的发生则与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纤维髓鞘脱失密切相关,因而,血清S100B蛋白越高越易出现DEACMP。本文研究显示,急性期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是影响急性CO中毒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即急性CO中毒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越高,越易出现DEACMP;并且通过对急性CO中毒患者的血清S100B蛋白动态监测显示DEACMP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持续显著高于非DEACMP组,并且急性期过后仍下降缓慢,于第3周时再度出现升高,与本组研究中DEACMP发生高峰期相符(20例中假愈期15~30d者11例,占55%),提示通过动态监测急性CO中毒患者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有可能早期识别DEACMP患者。

综上所述,急性CO中毒患者中毒后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越长、高压氧治疗次数越少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越高,越易发生DEACMP;如动态监测显示急性CO中毒患者的血清S100B蛋白急性期过后仍下降缓慢,或再次出现反跳性升高,则需警惕有出现DEACMP可能。提示对于急性CO中毒患者中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长及血清S100B蛋白水平高的患者应适当延长高压氧治疗疗程及住院治疗时间,并动态监测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变化,有可能早期发现DEACMP。

[1]Tapeantong T,Poungvarin N.Delayed encephalopathy and co gnitive sequelae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report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Med Assoc Thai,2009,92(10):1 374-1 379.

[2]Brvar M,Mozina M,Osredkar J,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S100Bprotein in carbon monoxide poisoned-rats[J].Crit Care Med,2004,32(10):2 128-2 130.

[3]Wang X,Wang X,Wen T,et al.Hemorheological changes in cerebral circulation of rabbits with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J].Clin Hemorheol Microcirc,2009,43(4):271-282.

[4]农媛,肖海,冼莹,等.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1):57-59.

[5]王静,王光彬,武乐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MRI研究进展[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4):616-618.

[6]Pepe G,Castelli M,Nazerian P,et al.Delayed neuropsychological sequelae after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predictive risk factor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A retrospective study[J].Scand J Trauma Resusc Emerg Med,2011,17(19):16.

[7]高春锦.高压氧医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9-261.

[8]张红霞,刘亚玲,于秋红,等.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高压氧治疗剂量与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9):868-871.

[9]Rainey T,Lesko M,Sacho R,et al.Predicting outcome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using the serum S100Bbiomarker:results using a single(24h)time-point[J].Resuscitation,2009,80(3):341-345.

[10]Shakeri M,Mahdkhah A,Panahi F.S100BProtein as a Posttraumatic Biomarker for Prediction of Brain Death in Association With Patient Outcomes[J].Arch Trauma Res,2013,2(2):76-80.

猜你喜欢
脑病高压氧持续时间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