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之“正义论”

2015-12-19 15:52朱静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理想国城邦柏拉图

朱静

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出生于雅典城邦的衰落时期,城邦危机四伏。贵族出生的他深深感觉到了当时政治上的危机及建立正义的政治体制的必要性,《理想国》也就在那样的大背景下完成。作为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书中柏拉图综合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社会、军事等各方面的问题,明确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然而不管他叙述哪方面的问题,其核心都是正义。《理想国》以正义开头,又以对正义的憧憬结尾,“正义”成为贯穿全书的主线。

1 《理想国》之正义论

“正义”自古以来便是人们所追求的,柏拉图却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正义”的哲学家。此前,虽然正义思想也有所萌芽,但都是零散的、碎片化的,没有形成一个理论体系。柏拉图就是在吸收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正义理论。

1.1 何为“正义”

在《理想国》开篇,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苏格拉底驳斥了“欠债还钱”等几个关于正义的错误解释,但也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为了进一步明确“正义”这个模糊的概念,苏格拉底等人先行探讨了城邦正义、个人正义等部分的正义。

1.城邦正义

柏拉图认为城邦正义只有在完整的城邦中才能显现。完整城邦的构建又需三个阶段,即生产者、辅助者和统治者阶段。对应这三个阶段有三种等级和三种生活,生产者自然而然的对应经济生活;辅助者对应军事生活;作为“哲学王”的统治者对应哲学生活。城邦的正义就在这三个阶级各守其职、各安本分的基础上实现。

这里“正义”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这也是社会最大的“正义”。

2.个人正义

相对应于城邦的三个部分,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也有三个组成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

个人正义是一种灵魂的状态,需要人心中的三个部分各尽其职、各安其分,理智以智慧统帅心灵,激情以勇敢保护心灵,欲望以节制为心灵的正常活动提供生理基础,三部分协调配合,使心灵处于和谐安宁之中。

3.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关系

用辩证的眼光看,两者是互为条件的。

一方面,城邦正义是个人正义的前提。整个城邦的社会環境决定着整体的社会风尚,一个正义的城邦可以对本邦中的公民做出“正义”的引导,产生积极影响。只有在一个正义的城邦、正义的社会中,普遍的个人正义才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个人正义是城邦正义的基础。每个个人都是城邦的一部分,没有个人就没有其城邦,每个人作为个体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城邦中的所有人作为一个整体却能发挥团结的力量。“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还有什么比闹分裂化一为更恶的吗,还有什么比讲团结话多为一更善的吗?”柏拉图也用这句话来论证了团结的重要性。

然而,这也不是说一个正义的城邦需要每一个公民都是正义的。而且每个人都正义是不现实,也是几乎不可实现的。正如施特劳斯所言,其他人的正义来自习惯而非哲学,他们的灵魂深处渴望彻底的不正义。因为人都有自私的欲望,并且普通人又非哲学家,有高尚的美德。

一言以蔽之,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的关系就如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

1.2 正义的实现

当城邦一步步扩大后,就必然要扩大土地,那么就会产生战争,如此护卫者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所以,培养出优秀护卫者尤为重要。

其次,在公有制的建立上,苏格拉底阐明了构建理想城邦的三个重要举措: 女人和男人一样可以做护卫者。这看似是前卫的男女平等思想,其目的却是为了增加国家的服务力量。从根本上看,苏格拉底的一切观点都是为了整个城邦而服务的,为此甚至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妇女、儿童和财产公有。?哲学王统治。

2 “正义论”的不正义

柏拉图用“正义”这个美好的词汇给自己的观点披上了一件华美的外衣,可我们必须透过“正义”的外表看待其本身。

首先,统治者问题上,柏拉图崇尚的是哲学王统治。他认为哲学王统治是城邦正义实现的关键,只有哲学家才能将权力与智慧完美的合而为一。这一点有着浓厚的个人主义主观色彩。并且在哲学王统治的腐化问题上,他讲到,“使他们免于腐败是件困难的事,但这样的人出一个就够了,他可以在这里实行其全部理想制度的话,虽然眼下这个制度还没有人相信”柏拉图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永远不会腐败的哲学家上,这也是不现实不可靠的,哲学家毕竟也是人而非神,在绝对的权利下也会导致腐化。个人政治哪怕是几个人的政治都很容易的导致极权主义。并且即使出现了这样一个人,而且他愿意为政治服务,那他也只能服务一时。一个城邦的永恒发展始终需要一个合理完善的制度。一个理性的能够长存的制度总比靠一个有限生命的人,哪怕是一个杰出哲学家的主观自觉来得可靠些。

其次,在谈及理想国的构建过程时,柏拉图提出,女人和男人一样可以做护卫者。且不论其目的动机如何,客观上确实能使妇女得到了一定的政治权利。不过,柏拉图本身对妇女采取的还是歧视的态度,“期望成为好人的人,我们不应当允许他们去模仿女人”“来的这个世界上的男人如果是懦夫,或者过着一种不正义的生活,那么可以合理的认为他在下次出生时就会变成女人”。以当代的眼观看,这样的理想国显然是不够“理想”的。

以及在涉及统治者统治方式时也讲到,统治者甚至可以讲一些高贵的谎言,来使公民更好的投身于对城邦的服务中。当然,若从维护城邦整体利益的大局角度上看也无可厚非。

3 “理想”到现实的的路程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或借他人之口,或直接发声,阐发了自己的一系列政治思想,提出了构建完美城邦的理想蓝图。然而,整本书给人的感觉是乌托邦式的。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它并不是一份可行的政治蓝本,这或许也是它最大的局限之一。但它历经岁月的考验却愈发耀眼,蕴含于其中的理论思想对历史长河中,每个处于正在进行时中的时代必然有着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对当今这个时代也是一样的。

3.1 现实中的“哲学王”

柏拉图眼中的哲学王统治,实际上就是要让具有知识、智慧、美德、正义的人来领导国家。这从本质上来说也是正确的,只是不应把其狭隘的限制为学科意义上的哲学家,当今社会同样需要“哲学王”,哪怕只是作为精神领袖的存在。

虽然这样完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但其思想及一些选拔标准在职业测评、人事晋升、人员招聘、事业单位精兵简将等时候还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参考的。

3.2 对当代教育发展的借鉴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给了相当大的篇幅来介绍教育制度的构建与完善。虽然在全民义务教育等问题上又显现出了理性化的倾向,但谁又能说那完全是不现实的呢。现如今的中小学义务教育不就是这一制度在实践中迈出的第一步吗!此外,文中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的严格规定,在理论出发点上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在这个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这一问题的学习和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如何完善教育体制?如何使教育改革有效推进?如何使教育系统科学高效运行?……这些都是现实中的教育难题,有着多方面、不可控的因素。尽管不能像《理想国》中那样通过理想假设的方式简单解决,但却可以从其思想上加以把握、学习、内化,从而在现实中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几千年前,柏拉图就在为“正义”呐喊,可不正义的现象如今却还比比皆是。从人類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到现实社会中的理想国,无疑还有着很遥远的一段路程。但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 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借鉴案例。

最后借用《理想国》中的一句,“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注释

1.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97页。

2.【美】施特劳斯,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页。

3.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55-256页。

4.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98-99页。

5.《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343-345页。

参考文献

1.施特劳斯,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

2.申林:《柏拉图正义理论新解》

3.Harry Eyres:《柏拉图与理想国》

4.张恒山等:《柏拉图与<理想国>》

猜你喜欢
理想国城邦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直销理想国
柏拉图之灵魂观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不可复制的城市情感——从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国内近二十年来柏拉图研究综述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柏拉图的民主思想及对现当代民主的反思
立法者:灵魂与城邦——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法律哲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