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发展策略探究

2015-12-23 09:30仲维杰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仲维杰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当中,除了要让学生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还应当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实现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发展 策略研究

数学是一门注重思维发展的学科,学生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探究问题同时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通过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

1、培养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意义

思维,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思维决定效果、思维决定效率、思维决定行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学习活动中、在工作中,人的行为都是在思维的支配下产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比较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等,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人综合能力的发展水平。思维能力参与和支配着人類的一切与智力相关的活动,所以思维能力可以称得上人智慧的核心。小学数学学科,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想象的教学方法,较其他学科更多,思维能力的培养每时每刻都会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因此,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小学时期正是思维逐步形成的成长期,也正是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培养,促进他们潜能的发挥,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并付诸行动。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便可以终身受益,使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甚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都能够进行理性判断和逻辑思考,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同时,随着思维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学生能从思考到会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由浅层次的思考到深层次的思考,逐步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对某些知识点、对某些数学情境,从提出问题到学会进行质疑,最终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些思考、分析、提问、质疑的过程,恰恰是学生思维能力逐步提升的过程。学生的推理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会逐步形成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全面提高。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策略

2.1激发学生兴趣,加强课堂实践活动

若想实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想办法实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只有实现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才能保证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让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举例子来说,就是可以多设置竞赛教学法,所谓的竞赛教学法,主要指的是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如果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教学法来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便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进而实现他们的学习兴趣的提升,培养他们的思维发展能力。

2.2合理分层教学,思维培养面向全体

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教师教学需要合理分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设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避免思维跳跃,既能够满足优秀学生的需求,又能充分挖掘薄弱学生的潜能,使其重拾信心,从而使得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

2.3更新教学观念,维护学生话语权

教师需要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数学语言对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让学生愿意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恰当的时机,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其次,让学生勇于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多鼓励、多引导、多肯定,消除学生面对表达的胆怯心理,学生通过表达的方式增强自信心,最后,增加学生表达的机会,通过各种能够锻炼表达能力的活动,来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4巧妙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通过深入思考而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是最深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给学生深入思考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索,在体验数学问题中,从发现到提出,再从分析到解决,开阔思维,感悟数学方法,还可以增加问题的难度,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2.5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亲身参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真实情境中学习知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真实感知数学概念.例如,三年级数学下册中的《面积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直观推理来认识面积,充分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入面积,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举例说出家里的住房面积等实例,说明学生对面积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通过对黑板和数学书本封面进行比一比、摸一摸,使学生通过对实物的接触,切实体会面积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再通过绘画图形加强对图形面积的理解,因此,教师合理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在做中学”,引导学生手脑并用,找寻数学规律,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21世纪今天的数学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教师日常实现人才培养的教学任务之一。同时,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能够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项教学任务,并通过相关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设置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希望在本文相对应的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的帮助下,可以为更多的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进而为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数学人才带来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郭正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J].科教导刊(下旬),2015(05):123-124.

[2]钱金戈,周丽叶.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培训.2014(18):247.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