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

2015-12-23 09:30王南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实践培养

王南

摘要:2016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作为学生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都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因此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并加以实践就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核心素养 培养 实践 策略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

结合核心素养的实际要求,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点:

(一)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数学在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通过数学知识教学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对日常生活便利化所作的贡献。同时提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与思想,通过科学的角度来观察、安排、尝试解决日常问题的兴趣。

(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建立学生对数学的信心与兴趣

由于数学学科知识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困难,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小学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数学学科,并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兴趣与自信心。

(三)具备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时需要将数学知识具体化,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对生活场景中的实际问题使用整理、辨析等手段进行分析并予以解决,培养学生自身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

(四)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

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高维度下全面地看待问题并寻找直观的问题解决模式。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抽象思维、类比思维、数形结合思想、具化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用可以有效保障学习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师要特别强调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一点需要教师首先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的位置上,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出来,并发挥出来。长期的传统教学理念使得这种做法受到阻碍,因为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才是教学的中心,而学生只要被动服从就可以了。不过,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早已经向我们证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是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转变观念和理念,切实推进相关的教学改革工作。例如:教师在教学《平移与旋转》时,要让学生自己先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手段把图形平移的过程用动态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度过“直观形象思维阶段”,让学生能够仔细的观察到图形的转变方式,让他们能够动手去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让他们体会平移和旋转的基本特点,并且做好区别工作,这样的亲自参与动手操作到过程,学生的印象自然会更加深刻,他们的数学抽象思维水平,也能潜移默化的获得提高。

三、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小学数学的概念,定理公理公式等内容,以及包括思想方法都是可以形成节点和网络的基本组件。要让小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中,主动的探究,形成网络化的知识结构。这是对他们核心素养培养非常重要的基本方式。如,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中,可以从一幅裱好的画入手。让学生先说一说计算画面的大小是指计算哪部分,计算制作画框需要木条的长度是指计算哪部分入手展开对整个平面图像的复习。通过系统化的复习,学生在数学整体结构方面就能形成整体的架构,了然于胸。可以让他们带着这样的网络结构图,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学习。

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估算方法,促进他们数学直觉能力的发展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估算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多进行估算的练习,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数学基本能力,尤其是直观判断和总结归纳的能力。例如,在学习“IOO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改变以往教学中从精算入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从估算开始学习,先用竖式计算的方式在心中计算,从而慢慢形成对数学的知觉,最后提升学生计算的精准性。除了这些以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外寻找一些可以让学生进行估算的资源。例如在体育课上,学生们经常会跳绳或者是踢毽子,可以让学生进行每分钟可以跳多少下的估算,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估算方法的应用。如果打算去春游,该购置哪些物品?具体有多少预算这些学生也都可以进行一定的统筹计划和计算,提高他们的整体分析问题和总结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经常会看到父母做一些估算,父母在这方面可能积累了很多的先进经验,也可以让学生专门与父母进行相关主题的探讨,向他们学会一些具体的估算方法。其实这样的一些计划和安排,只要学生认真的去做,他们就可以更好的完成数学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提升自己的真实能力和素质。

五、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成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这些都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以后,教师教学才会有计划,有准备的进行。在备课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如果有充分的沟通,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更具有针对性。因此,这样以来,教师的教学就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更加符合教学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很愿意与学生进行合作和讨论,也愿意向教师请教,所以,形成一定的合作小组,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能够促进他们共享资源,拓展他们的学习思路。所以,教师要多给学生锻炼或训练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计划,才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六、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整个学科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定要保持清晰的目标和具体的科学的思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可以主动的建构学习,主动的适应小学数学的具体要求。在学习中增强兴趣,提升能力,建立信心,这样可以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之途上,起到更多的良性循环的作用。

參考文献:

[1]管云霞.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确立[J].学周刊,2015( 11).

[2]刘晓萍,陈六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5( 4).

猜你喜欢
数学核心素养实践培养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