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2015-12-23 08:29王磊
魅力中国 2015年16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王磊

摘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应用于生活。现代数学教育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学习数学知识能够更加理性的观察世界,运用数学语言能够更科学的阐述世界。结合小学生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处于被动的吸收状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也是数学学科基础知识的构建及积累阶段。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小学生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有意识的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换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具象事物,进而提高学生参与小学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育教学 有效性

引言

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数学学科的学习是每位小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而学好数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做好有效的教学准备,包括要提前解读教材,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目标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所进行的有效教学比较少,因此需要积极建构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主要从有效的课堂教学准备以及学生的有效学习两方面入手。本文就如何增强小学数學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的内容及意义进行阐述,并结合目前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现状,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提出相关的提议。

一、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教师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亲自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才能够收获意外的惊喜。教师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深入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正确认知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水平所进行的知识的建构过程。教师要全面把握班级内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以及所具备的知识基础情况,进而为实现小学数学教育教育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借助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进而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教师也可以借助一对一的面谈形式,去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二、教师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就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创设的情感氛围,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更是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借助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学时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能够互动交往,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所处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数学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空间以及学习空间,进而为学生创造轻松而愉悦的数学课堂。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渴求。要想达到以上的教学效果,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一定要具有挑战性,并且要和生活实际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要重视教学情境所起到的特殊的教学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在一定程度上紧密联系了数学知识和生活。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用手抚摸学具圆去感知圆的周长这一概念,接着教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圆周长的轨迹。教师借助以上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让学生亲身感知到圆周长的概念内涵,与此同时还有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是一种具有很强实效性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时,一定要把握好情境设计的时长,并且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

三、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精力不容易集中,思维却非常活跃。教师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思维具有积极性、求异性以及联想性等特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握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同时也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根据有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具有紧密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也就意味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富有创造性的素材,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此外,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尝试独特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可以根据已有信息对学生进行拓展性的解读,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解题能力。与此同时,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很少表扬和鼓励学生,这使得部分学生会因为缺乏鼓励而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教学情况,引导学生全方位的去思考问题,借助一些创新型的试题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有效课堂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教学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去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具体状况,做好学情的掌控。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符乃姬.现代教育形势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2(33):64- 65.

[2]才让多杰.浅谈如何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J].赤子(中旬),2013(10):167 -168.

[3]李为虎.依据学科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20):24

[4]徐凤雷.探究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 2(06):216.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