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富: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发展策略探究

2015-12-23 09:30姜国富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姜国富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学校对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所以教师应该顺应学校的教学理念,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其中。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就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这不仅会降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这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有效改善教学单一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

2.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学校更加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未能体现全面发展的内容,所以学生的个人能力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时教师积极在教学中渗透思维能力发展的有关内容就表现出了巨大优势。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思维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思维发展的认识存在误解思维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普通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家长会对其产生误解。正确的认识是促进思维发展的基础,错误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思维的发展。在现阶段,由于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对思维存在着较大的误解,最常见的表现为;思维是先天遗传的,后天的培养很难改变。这就忽视了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比如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二,过于注重形式,不利于思维的发展在进行思维发展的培训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的老师往往没有真正领会到活动的意义,过度注重教育培训的形式,忽视了内容的发展。这就会出现,促进思维发展的活动形式较为丰富,但是往往不能起到积极效果的情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丰富的互动,但是并没有结合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不仅仅不利于其长远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第三,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很多地区的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过于单一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随着教育环境与教学内容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能起到更为有效的作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发展。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思维发展的有效策略分析

1.提高教师素质,正确认识思维发展

对思维的正确认识是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为了改变人们的错误认识,学校可以组织专家队,以讲座形式对家长和老师进行思维正确认识的教育活动。使老师和家长能够对其有正确的理解,这是保证其他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同时也能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老师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为了促进其积极性的发挥,学校可以支持老师参加多种有效的培训活动,促进其职业素质的不断提高。

2.注重发展本质,丰富活动形式

在促进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活动的内容既要涉及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又要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长方形进行长方体的组合拼装,这不仅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两者关系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创造力、想象力、分析力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3.借助教学工具,促进思维能力提升

小学是学生天性解放的时期,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引入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仅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习位置确定内容时,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演示,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学习图形运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等方式,促進学生观察力以及分析能力的提高。

4.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实现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就体现了这方面的内容。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搜集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然后,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并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图片中的内容,并说一说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这种教学方法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当中,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图片中的牙膏盒是面面相对的。”还有的学生说:“图片中的墨水盒的每一条边长都是一样的。”这时教师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观看图片中的内容,在观看之后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和图片中的物体是一样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鞋盒也符合这类特点。”还有的学生说:“老师讲台上用到的粉笔盒也符合这样的特点。”用多媒体设备教学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还能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的方式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还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四、小结

小学作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虽然所涉及的知识并不复杂,但是却是思维习惯养成以及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了教学的效果。但是随着有效策略的实施,以及教育模式的改变,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为其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美英.关于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2015( 18):39

[2]潘桂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打造[J].课程教育研究,2015( 33):226

[3]沈静.从“堆砌式”到“建筑式”: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理性思考[J].吉林教育,2015( 09).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