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跨越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5-12-23 09:30徐秀丽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思考小学语文应用

徐秀丽

摘要:在初次的理论学习中,笔者发现跨越式教学不同于以往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它将普通的教学大纲压缩在一起,增加了更多实践性的内容。通过前二十分钟由教师讲课为主,后二十分钟由学生畅所欲言、读写并重的方式,大大加强了课堂的互动与活跃性,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真真正正参与到短短四十分钟课堂中来,并逐渐缓解了僵硬的课堂氛围以及枯燥的传统听课模式。

关键词:跨越武 小学语文 应用 思考

引言

跨越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需要与可能,超越知识积累的某些固定的程序,跳过某些知识序列,打破某些知识的顺序,大跨步式地引导学生学习那些对于学生来说较重要和较新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先用二分之一的时间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再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最后用四分之一时间进行写话训练,就是通常说的“211”教学模式。前20分钟左右通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达到课文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后2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巩固、深化拓展对课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对于认知目标,可深化对当前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对于情感目标,可促进学生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后半段探究以深化教学目标要求。

1、跨越式教学的要求

跨越式教学要求第一课时集中将我会认、我会写的生字进行教学。起初,开始尝试用211模式上课时,效果却不理想。于是,在识字教学中,笔者将每课的知识目标小化,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分开来教学,将跨跃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了,也爱学了,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小学语文“跨越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2.1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

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利于小学生学习。研究表明,小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对知识的接受方式,更多的需要通过视觉去看,在大脑中形成事物或者知识的直观形象,然后才能接受学习,进入知识的理解运用过程。也就是说,小学生对知识的主要学习手段是通过感性思考来进行,然后才能进入理性思考阶段。这就要求给他们提供的知识应当具有可以被感知的特性,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更有成效。跨越式教学要求高效课堂,上每节课必须要有多媒体课件,在传统识字教学中,笔画是一、二年级同学很难记住的,在每堂课教学生字笔画时,都将生字笔画用多媒体动画过程进行演示,形象具体,学生跟着动画演示的过程,学起来比教师口头陈述的快多了。例如,《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中,太空生活本是离学生很远的、陌生的,但在课文朗读中同时出现杨利伟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将宇航员在太空中睡觉、喝水、行走、洗澡的趣事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激发他们对太空生活的向往,追求科学的理想,笔者在感叹教育技术的进步时,也开始对跨越式教学有了全新认识。

2.2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拓展阅读环节中,跨越式教学配有专门的阅读资料书,每一篇教学文章,都有相对应的识字通(用以阅读巩固生字),还有对教学文章相关的拓展资料城,例如,《我是什么> 一课,就有《雾》《露珠》《霜》《冰》《水的知识》《惊天动地的水循环》《水的自述》《污水的出路>《水利工程的作用》《暴雨》《瑞雪與雪崩》11篇阅读资料。学生在阅读环节既巩固了生字,又可以扩展知识面。除此之外,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展一些特色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而,可谓一举两得。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漂流活动,让班级里的同学每人捐出一到两本的阅读材料,可以是小学生作文大全,也可以是一些阅读杂志或者是名著。然后教师在组织学生把这些图书进行分类,随后让学生逐一进行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有的学生对一些寓言故事感兴趣,而有的学生则对名著阅读感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类型,就对书中的知识内容更感兴趣,阅读起来也就津津有味,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阅读资源,扩展学生的阅读,帮助学生学习汉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为语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达到不须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自己能阅读。”“读下去”这是一种浅阅读,慢慢的,笔者在学生阅读之前都会提一些小问题,学生读后回答,用这种渐进方式,将学生带入深阅读。

2.3将识字、阅读、写话有机结合,语文学习生活化

跨越式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是写话,写话总是围绕教学的重点,是对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生成,教师设计写话的内容,都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刚开始写一句话,慢慢的写一段话,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只要把自己想说的表达清晰即可。比如,学习了《秋天的童话》一课,要求以秋天为内容写话,有的同学还能将识字中的“秋高气爽、层林尽染”等词运用到写话中,教师适时的表扬,告诉他们学以致用,同学们从一开始不再觉得写话很难。总而言之,实现小学跨越式教学是一个漫长而又任务艰巨的过程,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要顺应新时代教学理念的要求,在课堂中逐渐融入一些多元化的教学元素,为课堂增添一些趣味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总结

综上所述,跨越式创新教学把“以语言运用为中心”这一教学思想落实在读、写上,恰好解决了我们课改课堂中的薄弱环节。实现跨越式后,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拓展,仿课文造句造词写诗会话,一方面有助于他们深化课文重点,另一方面可以检验出他们是否真的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他们在这种语文实践活动中,把识字、阅读、说话有机结合,同时进行了深层的思维加工,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这才是真正的自主,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忠.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136.

[2]卞秀明,强化有效提问,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J].学苑教育,2014(24):36.

[3]王红梅,姜在林,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提升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4(SI):442.

猜你喜欢
思考小学语文应用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