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5-12-23 09:30郭春城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郭春城

摘要:将完整的思维逻辑进行清晰的表达需要一个过程,小学数学教学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形成一定的教学任务,通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准确的将数学的一些知识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性和逻辑性更有完整和准确。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语言表达

一、小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

(一)口头语言的发展

随着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学习大环境的造就下,学习的词汇和质量进行不断的发展,掌握一定的語法结构和组织语言的顺序,将语言进行连贯的表达出来,将自己的体验进行表达,对于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应该从独自进行发言为主,对与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而言,需要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流畅的阐述。

(二)进行内部语言的发展

将内部语言进行形成,有很多的学生习惯用比较抽象的思维进行表达,自觉的产生一种语言意识,这种语言意识的形成可以对自己行进说话,当学生可以自己对自己说话的时候,那么内部语言已经形成。

二、多角度进行语言能力培养

(一)、模仿正规的数学语言

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都是通过语言的表达而进行的,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授课语言获得一些语言知识,通过对教师数学语言的模仿自己开始组织语言,并且进行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语言的规范,用词精准,而且对概念的讲解要符合逻辑,对解题思路需要描述比较好,这样才会让学生通过对教师数学课堂的描述进行合理的模仿。

(二)、在口头表达中训练语言

对学生进行细节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受到年龄的限制,尤其是数学语言,即使理解了也非常难以表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用眼睛进行观察,独立的将一句话表达完整,逐步的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有的学生并不是很习惯,但是教师可以采取引导的作用进行表达。将教学的生动性与兴趣进行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让学生进行初步的语言学习,这是掌握方法的基本数学语言表达思维模式。在训练完学生表达一整句话时,教师可以训练学生进行几句连贯的话进行学习。在掌握比较简单的思维方式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主要的习题图,根据不同的图片和图片上的内容进行讲述,将连贯的完整的语言先教给学生,然后在进行图片式的教学。通过描述,将图片中的一些数学应用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思维逻辑性。

(三)、进行情景设置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设定情景,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个应用的例题都会有图片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片中的语境进行讲解,让每一个学生有学习讲解的机会,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争取用简单的语言说清楚例题。

结语:

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主要反应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通过数学的逻辑思维清晰的展现出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中要难得作用。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