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融入路径探究

2015-12-23 09:30孙洪民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融入路径生命教育小学语文

孙洪民

摘要:学习语文,能够培养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好的沟通交流,同时,通过学习语文还能够提高一个人的气质与修养。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我们的确应当通过语文学习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练就一个学生的气质与人文素养,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生命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们对生命的认识,通过教育来培养一个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修养等最基础的教育。而本文就根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进行讨论,并给出如何更好地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育当中给出相关的策略和方案。

关键词:生命教育 小学语文 融入路径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们要想让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就应当培养学生们在此方面的兴趣,如此,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们在有效的时间内找到更多的收获提升。但是,根据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不感兴趣,学生们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比较枯燥无味,在课堂当中很难得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这无形当中就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那么,教师们在语文的课堂当中就应当注重对学生们兴趣的培养;其次,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师在语文课堂当中,依旧采取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受首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们的全面发展重视度不够高,课堂上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成绩而教学,并未注重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而教师们所采取的传统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们在课堂当中得到高度注意力的集中,进而会使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十分低下;最后,教师们对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重视度也不够高,教师并末意识到生命教育的意义所在,这也是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当得到积极的改善。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融入生命教育能够加强学生们对生命教育的认识,所谓的生命并不是所谓的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而是有着更高层次的理解与内涵,的确,生命教育也很有必要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第二,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融入生命教育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得到成长,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融入生命意识有助于培养一个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小学生们能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对生命有着正确的认识,最终让小学生们都成为一些高修养的人才。

三.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策略

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想更好地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首先最基础的就应当是培养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的学习课堂当中,才能够更好的通过语文课堂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倘若学生们对语文比较厌恶,那么就很难从语文课堂当中有所收获。因此,教师要想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当中,第一步就应当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才能够有助于学生们更高层次的发展。

2.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外实践融入生命教育

课外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让学生们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以及一些人生道理。学生们可以通过有效的阅读来学习到更多的经验,以及作者的情感,教师们就可以通过在课堂当中合理的为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一定的书籍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通过阅读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当然,课外实践活动也是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融入生命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措施,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课外实践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内容,都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当中,然后得到更多的知识与收获,加深印象,对生命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3.构建生命意识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的主要阵地,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对生命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本当中的知识,从语文教材当中深度挖掘出正确的知识,并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为学生进行展示。但是,这种课堂教学策略的基础是教师正确把握课本中对生命的认识,并且能够积极有效地将之传递给学生,这种课堂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们在课堂当中收获更多的内容。在我看来,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在每个学期的开始使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已经对这种课堂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开展深层次的教学,在每个学期的后半段,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设立一些自由的讨论等环节,让每位同学都能够有机会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对课本当中的内容的认识,从而能够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思考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并且与学生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就能够很好的让学生对生命有更高深理解。

四,總结

总而言之,生命教育作为当前教学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的确应当引起教师们的注意,教师也应当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改变课堂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提升与发展,让学生们能够在语文的课堂当中不仅得到成绩的提升,也能够得到人文素养的培养。

生命教育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们对生命的深层次理解。首先,培养学生们对生命意识的第一步应当是激发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们应当在语文的课堂当中运用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语文的课堂当中找到高度注意力的集中;其次,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当中通过课外阅读以及课外实践融入生命教育,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生命的认识;通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调动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开展一些演讲比赛或者话剧表演等,通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加深每位学生对生命的深层次认识,有助于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提升;最后,教师要构建生命意识,通过语文教材等最基础的内容进行教学,而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当中发表自己对课本中内容的认识,并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加菊,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 (03): 133.

[2]席行柱,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04):181.

[3]刘有红.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11):175-175.

猜你喜欢
融入路径生命教育小学语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