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应的有效策略

2015-12-23 09:30赵丛东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误区有效策略

赵丛东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教育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如今,小学数学教学运用了与生活实际符合的生活化教学来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知识时能够更好的理解,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存在一些误区,不少教师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生活化教学而忽视了教学的本质,因此,很容易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导致学生丧失了对数学的热爱,慢慢的甚至会有厌恶心理。在这里,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小学數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并根据问题所在提出对应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活化数学 误区 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学习生活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今的新型教育模式,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条件,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升。生活化教学是素质新课改的背景下产生得出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切实感知到学习数学的最大乐趣,从而在未来社会的人才竞争中彰显出特殊优势,体现出小学基础教育工作的实际价值。与此同时,新课改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工作。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需要教师从实际生活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都走进了生活化教学的误区。

一、教学生活化的误区

1、过度注重生活化

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为了创设出符合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情境,刻意的设置了不符合小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情景。从根本上来说,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情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但是有的教师为了营造更加富有生活趣味的生活化情境将数学知识的运用忽略了。这样的题目虽然富有生活气息,但是不利于学生审题,学生需要从生活情景的众多无用信息中找到自己答题需要的信息,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以直观的数字表现出来,而是在句子中理解得到的信息,这样的教学并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消极情绪。此外这样的题干比较长,学生需要比较多的时间来阅读,但是教学时间有限,考场上的答题时间也有限,而教师为了完成课堂上的教学任务又经常减少学生思考的时间。因此,生活化教学不能单纯侧重于生活化。

2、问题设置不合实际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生活化,不少教师觉得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将教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练习起来,这样才能够达到课堂教学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事实上,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教师很可能会因此硬生生的将数学知识安插到生活情境中,很多时候甚至是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情景。

3、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教学目标并不明确。不少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直在教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掌握数学的理论知识并且会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而采用生活化教学,而不是为了生活化而学习。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比较高,老师讲课一味的追求生活化会导致教学事倍功半。

二、有效进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课前引导环节

课前引导是学生接触课堂内容的第一步,学生在课前引导环节是否激发了学习兴趣,关系到本次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质量,更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结合生活,将数学课堂导入环节变得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并一步一步探索。数学课堂课前生活化教学,不仅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中的数学,也能够减轻老师教学的压力,使教师能够适当地引入课堂重点,晚上教学内容,达到了一举两得目的。通过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导入本节课的数学教学内容。

2、利用生活实物开展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实物,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这一方法经常用在几何教学中,为了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各个几何图形,教师通常会准备一些教学模具,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得他们在观察中不经意地记下了各个几何图形的特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实物教学确实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

3、生活情景的演示

在一些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再现题中的情景,让他们自己感受,自己化身为某店老板,在游戏中掌握其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高效率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靠着刷题与记忆,相反,自主探索与同学间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教学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通过参与小游戏、参与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参与教学过程,并且不知不觉间掌握数学知识。

4、增强学生的应用知识的意识

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锻炼学生的个人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心得,以及在生活在发现的应用数学的地方,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自主思考数学问题,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一步探索。通过这种课外的数学知识练习,学生不但可以对数学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而且会真实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周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结语

在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也要注意教学的合理性,避免出现造成的误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而言之,虽然小学数学的学习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需要培养出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时,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为学生们创设出他们熟悉的现实情境,在现实情境中渗透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课堂知识。

参考文献

[1]曾建议.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考试周刊.2014(25).

[2]郭凤娥,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J].教育现代化.2010(12).

[3]陈亚红.走出数学生活化的误区[J].学周刊-理论与实践,2009,06.

猜你喜欢
误区有效策略
过敏误区,你中了几招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