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几点建议

2015-12-23 09:30邹丽辉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小学数学

邹丽辉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学数学重在理解和实际应用,因此,在学习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时,应用题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老师授课时的侧重点,然而,应用题毕竟要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单纯的记忆是没有办法将数学学习好的。数学的应用题作为数学试卷上的重头戏,对小学生而言,分数应用题比较抽象,因此这便成了应用题中的重难点。本文意在分析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结合实际例题提出以下有利于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数应用题的特点 教学建议

分数应用题的特点是将数学知识渗透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设置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情景,然他们理解应用题,并且老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把一些情节简单描述出来,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理解,从而恰当地运用相关的分数来解答题目。和其他常见的的应用题相比,分数应用题更具有抽象性,并且数字表达不是很鲜明,学生不容易找到答题思路。如何让小学生快速地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找到分数应用题的重点考点,同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时需要关注的。

一、小学生分数应用教学现状

不难发现,由于现在社会上小学数学考试难度的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成绩并不是很理想,而分数应用题的难度也比其他的题目要高,考试成绩的不理想导致小学生对占据试卷大部分分数的应用题失去了学习兴趣,而分数应用题的特殊性让学生在解题的时候也渐渐没有信心和耐心,有的甚至还没有仔细审题就开始放弃解题,这让分数应用题成了学习数学中的一大难关。除此之外,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在面对一些稍微复杂的题型时就很容易没有答题思路或者说答题没有逻辑性,并且,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经常不能够准确了解题意,因此就容易找不到题目的要表达的问题。这会导致小学生解题不通顺,写到一半没有思路,甚至不想解题。在计算时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存在着粗心大意的现象,导致解题的结果出现错误。这些因素的存在降低了小学生在小学分数应用题中的解题能力,也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几点建议

1、指导小学生的审题

应用题的重点并不是应用,而是题目中的数学知识点,不管多么复杂的题目,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审题并且弄懂了问题所要考察的重点,就能够迅速有效地把题目解答出来。小学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不要着急做题,拿到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时仔细审题。分数应用题难点在于“1”,把事物看成一个完整的“1”是学生理解的重难点,在教师的教学中,要教会小学生找到“1”和与答题步骤中的“几分之几”之间的关系,并且要教会其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2、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一般情况下,小学阶段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有很多种,其题目的考查方式也是千变万化。因此教师要对小学生在解題模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扩宽思路,学会举一反三,从而使他们能够多角度对题进行仔细的探索,找到多种解题思路,培养小学生在逻辑思维上的创新。再碰到类似的题型时学生就能够举一反三,准确地找到最简便的解题方法。

老师需要在讲解一道题时,改变题目条件或者数字,变形出其他的新题目,让学生再次发动脑筋思考,并且学生会不自主地寻找两道题目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有利于他们在下一次看到这类题时快速找到思路,不同点能够引导他们向不同的方向探索,从而在做其他题目时注意细节,不盲目按照原来的思路解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在写“似曾相识”的题目时的逻辑能力,提高了答题正确率。

3、作图法

目前很多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他们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还不能够使他们在抽象的分数应用题中找到真正有用的数据以及各个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知能力比较强,这便是教学生活中可以很好运用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很好地运用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独特思维模式来做出一个直观的图形,可以帮助学生弄懂题目中的主要信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理解这类题目的主干,找到一个清晰的思路,从而有利于小学生解答抽象的分数应用题。与传统教学的文字相比,作图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做题速度,对题目的理解以及答题的正确率方面都有很明显的作用,除此之外,使用作图法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分数应用题更加能够吸引小学生,避免学生产生看不懂的情况,从而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主动能动性。

4、避免马虎出错,熟练掌握知识点

不难发现,在每一次的测试成绩出来时,学生评价自己出错的题目时,大多数会得出一个原因,马虎。事实上,马虎并不是因为不细心,而是对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好,并且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很多小学生没有办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解答题目过程中,倘若遇到不是很确定或者不理解的知识点,很容易失去耐心,这是当前小学生的普遍的毛病。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知识的时候还应该对小学生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把基础知识牢牢掌握,当足够熟练时,解题的时候便不会出现跑神,马虎,忽略条件这种现象。除此之外,老师赢在最学生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解题之前对题目仔细认真地阅读过后再进行解题,应用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题干长而且内容繁琐,在面对抽象的分数计算时学生更容易找不到逻辑。其次,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完成题目解答之后按照不同的思路再做一次检查,倘若两种思路结果一致,那便可以放心写下一题,然而若结果不一致,可以找一下平时的易错点或者重难点是否有误,以此提高学生在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正答率。并且,在再次计算的过程中,由于思路不同,很容易让学生找到新的解题方式,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可以增多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角度和思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师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注意引导他们的解题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引导他们找到不同于固定的解题模式的其他适合自己的的解题思路,锻炼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除此之外,小学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同,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做出有效的教学方案,不同层次的同学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案,保障每个小学生在学习分数应用题中能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羊喜林.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策略探析[J].才智,2014,06:124.

[2]徐长余.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策略探析[J].中华少年,201 3,07:173-174.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小学数学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