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2015-12-23 09:30朱洪芳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朱洪芳

摘要: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可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发展。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化课堂 识字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情境教学的主要概念

所谓情景化教学,主要是指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将情境理论作为基础,并和学科本身的特点予以结合,以此将学生自身知识理念以及兴趣爱好作为基础,依靠真实的实践或者想象而刨设的教学情境。这种模式能够促使学生们迅速进入的学习状态之中,并对其内心的学习积极性予以激发,增强其情感体验,进而加深课堂教学的质量。目前而言,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应用情景化教学基本意义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开展情境教学的时候,教师经常会应用不同的教学辅助工具,诸如展示各类不同的图片、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或者精彩的动画以及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剧情。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被充分调动起来,促使其注意力能够时刻集中在教学层面,以此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2.2减少语文知识学习的难度

汉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整个小学阶段学生们将要记忆将近上千个生字,同时还要对其内涵予以理解,并能够应用于实践之中。因此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可以算作是非常沉重的负担。然而,传统教学通常都以教师的口述为主,导致学生们很难有效掌握字本身的结构,从而使其丧失学习的兴趣。而采取了情景化教学的模式之后,可以对学生自身的想象力充分利用,帮助其认识到各个汉字之间的距离现象,以此减少识字学习的难度,进而提升其语文综合水平。

2.3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基于情景化教学背景,教师将不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将学生自己最为中心,以此设计相关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加入其中,并亲身感受,将其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提升汉字学习的整体质量。

2.4激发学生情感层面的共鸣

采取情景化教学模式,教师一般会借助移情效益,以此缩短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同时还能对情境进行充分利用,促使学生们能够真正认識到我国汉字本身的结构美以及韵律美,从而对其内心的情感予以激发,使其进一步加深对于汉字的喜爱。

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的教学方法

3.1趣味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以教师的灌输式教育为主,尤其是在进行课堂识字的时候,教师逐个展开分析,学生们被动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其积极性受到了影响。为此,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一些趣味性教学形式,促使学生们逐步改变对于识字学习的看法,从而无需教师督促,学生们便会自主投入其中。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识字游戏的活动,对于生僻字眼,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图片或者动画短片,促使学生们进行观察,并通过联想的方式进行猜字。最后教师再对全班同学给出的答案进行汇总,并引出正确结果。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其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着诸多溢出。不仅如此,由于小学生往往习惯用图形记忆,通过图片观察的形式,促使其对于汉字本身的记忆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3.2是合理利用生活情境

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的教学方法中,合理利用生活情境,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的教学效率。学生最熟悉的就是生活,合理利用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的教学方法中,合理利用生活情境,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元素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讲授《一家人》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出生活情境,与实际生活联系,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与实际生活联系,创设跟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生字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3是设置情境化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设置情境化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较强,设置情境化问题,学生会积极动脑思考。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设置情境化问题要有计划和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例如,讲授《我的爸爸》《小燕子》等课文的识字学习时,在教材中会有相应的插画,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鼓励学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对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设置情境化问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4是重视情境化评价

每一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拥有各自独特的思维模式,因而教师在进行情境化教学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教材内容的关键点,安排适宜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式,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情境、积极回答问题。小学语文情境化识字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着重强调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加深小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效果,有效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将情境化教学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中,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的认识情感体验,值得广泛应用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段晓萍.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J].吉林教育.2011,16(40):95.

[2]安玮,浅谈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的识字教学方法[J].考试周刊,2014,12(1):44.

[3]崔雨睛.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4,4(41):383-384.

猜你喜欢
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分析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