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2015-12-23 09:30田中华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教学运用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田中华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教学领域开始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很容易在这个时间段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分层教学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帮助学生茁壮成长。本文主要阐述了现如今分层教学在我国各大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使用现状,并提出了更好的完善分层教学法的措施。

关键词:分层教学 小学数学 教学运用

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转变数学教学理念,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个性、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发展潜能等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应,为小学生终身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1、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是为了解决学生之间生活背景、思想观念、特点性格、认知能力的差异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具体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爱好特征、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知识基础等要素,有区分地制定教学方法,设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有指向性的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教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可获得最好的成长与发展。

2、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2.1分层教学提倡因材施教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找到他们的不同,根据学生们之间的不同特征,来进行实际教学的分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与尊重,尊重学生们之间的差异和能力水平的不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充分的适应自己与其他学生的不同和相同,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学习品格,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水平。

2.2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是通过梯级教学的方式来进行针对性教学的,通过对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来全面进行分析和重新分配教学内容,并且,教师根据大家学习能力的不同,更能够利用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来展开研究学生们更加适合的教学内容,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3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所谓分层教学,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总结过去的经验,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学会分析和总结,同时要寻找到与分层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们学习的方向和提高学生们学习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们获得新的知识,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

3、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3.1学生分层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这是分层教学的前提。学生分层时,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从而全面获得关于学生的信息,可以采取课堂观察、问卷调查、技能测试等,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发展潜能等形成全面认识,从而实施科学分层;学生分层既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学生分层要采用隐形分层形式,保护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呵护学生自尊。

3.2目标分层

学生分层为分层教学实施进行了有效铺垫,教师要根据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综合学生分层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差异化目标,不能统一要求,这样就达不到分层教学的预期。目标分层是建立在学生分层基础上,由于学生分层具有动态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就需要目标分层具有一定的弹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实际与能力发展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最后,教学目标的分层要具有可持续性。根据学生所在的不同学段、不同层级制定,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数学素质发展。

3.3教材分层

一个班级所有学生使用的数学教材一般是统一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这仅仅是文字图画纸质上的统一,而非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教材内容进行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教学内容的学习程度上做不同的要求。基础层的学生应以理解为主,中间层的学生应以理解兼应用为主,进阶层的学生既要理解应用,还应引导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才可以运用統一的课本达到不同的学习效果。

3.4内容分层

数学教学内容是落实分层教学的关键,数学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般按照学生能力层级分层,大致可以分为基础层、发展层与提升层三个层级。基础层着重于数学基础内容,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等;发展层介于基础层与提升层之间,也是大多数学生集中的一个层级,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注重综合素质发展;提升层是针对少部分数学尖子生,内容侧重于拓展延伸与创造性学习能力。

3.5作业分层

每个层次的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学习情况的不同,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其数学学习水平的不一样,设计与之相适应的难易不一的课后作业。对于数学成绩偏差的基础层的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应以基础题型为主,甚至可以增加题量,注重课堂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对于人数占大多数的中间层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中,基础题型可占较大比例,且增加一部分进阶题型,鼓励其进行数学思考与应用,从而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对于主要为尖子生的进阶层,布置的课后作业中,基础题型可适当减少,进阶题型适当增多,再增加一种创新题型,促进进阶层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

3.6评价分层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还需要对评价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在的不同层级、不同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制定差异化评价模式,不能采取一刀切的评价方式。评价维度要广,不仅对学生三维目标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以发挥评价对数学教学导向性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有着良好的效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各层级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各层级学生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帮助国家人才的培养。分层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值得推广的一种模式。

参考文献:

[1]罗海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107-108.

[2]黄剑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92-93.

猜你喜欢
教学运用分层教学小学数学
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