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

2015-12-23 09:30孟凡臣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孟凡臣

摘要:在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领域,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学生探究意识和精神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探究活动当中,从而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主动探究精神进行培养,展开科学、有效地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主动探究精神 培养

前言:

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出全新标准和要求。作为数学教师要侧重于学生自主意识合理培养,鼓励学生独立地、自主地完成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实现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有效培养。因此,教师需要针对这一全新的教学目标,对数学课堂教学环境,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意义分析

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为目标,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创新优化,所具有的教学意义十分显著。首先,能够规范学生数学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在数学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能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能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其次,能够有效调动数学课堂气氛,让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更加高效。此外,从教学改革发展趋势考虑,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素质课改需求,对于促进小学数学实现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围绕这一教学需求,构建开放性、探究性课堂,实现学生探究精神和能力有效培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的路径探究

(一)构建导学案,鼓励学生自主预习

在自主探究领域中,预习占据主导地位,是实现学生探究精神合理培养的重要路径。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预习习惯培养,在数学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教材具体内容,合理设计数学导学案,在导学案中,将数学重难点知识点有效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与方向,保证自主预习更加有效。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分数的意义”教学时,可以根据数学教材设计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教师将分数的概念,具体表示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有效地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对分数意义和概念加深理解,为其深入学习分数知识奠定思维基础。

(二)设计数学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环境是决定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培养的重点因素[2]。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需要根据学生具体兴趣需求,合理设计数学情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工具,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直观、具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具体数学内容,形成直观、深刻的学习认知与理解。例如,教师在进行“轴对称和平移”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几组数学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数学图形特点,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联通公司标志,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加深理解。或者,教师向学生提供数学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分析平移所具有的数学特征。让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积极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数学探究内在动力。

(三)组织小组互动,提高探究能力

小组互动教学,是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3]。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探究环境,因此,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十分必要,能够保证学生探究学习活动更加科学、有效。因此,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根據学生主观学习需求,以及在数学学科领域表现的学习基础和探究水平,进行均衡化小组分配。之后,教师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具体的数学知识进行合作探究和学习。例如,教师在进行“组合图形面积”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部进行组合图形模型制作,以及图形转化,分析和探究组合图形面积特征和规律。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加深理解,同时也能够实现学生团队意识,以及合作学习能力有效培养和提升。

(四)实施翻转教学,拓展探究渠道

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若想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有效培养,就必须对课堂形态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因此,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的支撑下,合理实施翻转教学,让学生自主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从而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良好的学习载体。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分数乘法”教学时,可以根据数学教材设计微课视频,在视频中将分数乘法概念、运算定律以及例题讲解与分析有效地呈现给学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微课视频内容,对分数乘法进行自主探究,根据例题分析自主参与分数习题练习,强化巩固分数乘法运算技巧,提高运算能力。

(五)布置实践作业,提升探究素养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务必要合理布置实践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作业,形成良好的探究精神,提升探究素养。比如说,教师在进行“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时,可以合理设计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数据资源进行调查和搜集,例如学生可以自主统计班级同学中的近视情况,并将所统计的数据以直方图的方式进行呈现。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对数据搜集和整理方面加深理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

结论:

综上,对小学生来讲,数学所具有的学科地位十分显著,是学生的重点学习科目。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数学教学创新,根据素质课改教学标准,重点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培养。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数学情境、小组互动、翻转教学以及实践作业等多种形式,对数学课堂教学形态进行创新,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数学环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现数学思维能力强化训练,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许永杰,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浅议[J].学周刊,2015(21):75.

[2]刘玉平.例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7):142.

[3]王亚军.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67.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