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冻害后对茶树良种推广的思考

2016-01-24 06:23凌光汉陈小媛
中国茶叶 2016年9期
关键词:有性新昌县名茶

凌光汉 陈小媛

(浙江省新昌县名茶协会) (新昌县茶叶总站)

今年受历史上罕见低温冻害的影响,浙江省新昌县春季名优茶产量大幅下降。据县农业局茶叶总站统计,今年春季名优绿茶实产1685吨,与去年同比减产10%左右;产值46990万元,同比减少7%左右。这是新昌县自2000年以来,春季名优茶减产减值幅度最大的一年。减产的茶树品种,主要是“平阳早”“乌牛早”等特早种与“龙井43”“迎霜”等早生种。以“乌牛早”为例,本县每年最早开园的镜岭镇台头山村,全村200亩“乌牛早”茶园,春茶比去年同比减产一半多;以优质闻名的高山茶区拨云尖茶场,春季龙井茶产量比去年减少近4成。

从今年春季名优茶受冻害影响的大幅减产减值,引发了笔者对推广茶树良种的进一步认识和反思,提出了一些见解,供同仁们参考与研究。

一、开发名优茶,促进良种的发展

新昌在清代就盛产珠茶,一直是平水珠茶的生产县,在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80年代是出口珠茶的三大基地县之一。当时发展的新茶园只要适制珠茶,人们对珠茶的要求偏重于外形与嫩度,色香味只要正常即可,因此人们都追求高产的有性系品种。尽管新昌县自1955年就开始通过扦插繁育良种,还引进过福鼎大白、毛蟹等无性系良种,但由于良种所制的茶叶卖价并不高,加上无性繁殖难,化工多,成本高,成活率低,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末,新昌县的无性系良种率还不到8%,多数为本地种与引进的鸠坑、福鼎大白、祁门种、黄山种、苔茶等茶籽品种。

直到1990年,名茶生产开始起步,良种才突显优势。当时的县茶叶良种场,由“乌牛早”“迎霜”“翠峰”等良种生产的毛峰、龙井茶等名茶,质量优,卖价高,不但开采早还抢着收。

县农业局提出了推行“早优高”品种的理念。开园越早的品种卖价越高,茶农们都开始追求早生品种。“乌牛早”因为上市最早,品质较优,所以卖价最高,在茶农中特别吃香。上世纪90年代发展的新茶园,“乌牛早”的面积最多。到了90年代末至2000年初,经销商对茶叶不仅追求“早”,开始更多地注重“色香味”,于是“龙井43”“安吉白茶”等良种得以发展。到2016年初,全县12万亩茶园中,无性系良种8.32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9.3%,已基本实现茶园良种化。

二、无性系良种优点多,但并不十全十美

良种不但采得早,品质优,茶价高,而且茶芽发得齐,有利于采摘与加工。良种的开采时间又分早、中、晚,可错开采制洪峰,调节劳动力。尤其是特早种“乌牛早”,因上市早,采摘期仅半个月左右,此时劳动力充裕,采摘不成问题,而且价格高,卖得快,深受茶农欢迎。

但“乌牛早”的风险也最大,由于开采时间最早,极易遭受霜冻危害,几乎五年一大冻,隔年一小冻。无性系良种,尤其早生品种,最大的软肋就是抗逆性差。据县名茶协会历史资料显示,2000~2016年的16年中,出现春季名优绿茶减产的年份有7年,冻害几率为44%。减产的原因都是遭受了低温霜冻,受冻的茶园都是无性系早生品种。其中,特早种“乌牛早”的受冻面积最多,受冻程度最重。从年产量分析,16年中有4年减产,其中有2年是遭受夏秋季高温干旱所致。2013年夏秋的长期高温干旱,全县70%~80%的茶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害,其中受灾面积最多、程度最重的都是无性系良种茶园。

分析其受灾原因,无性系良种茶树的根系多为须根,分布在20厘米左右的耕作层中,而有性系良种茶树根深1米多,根深叶茂,抗旱、抗冻性远远强于无性系良种。同时无性系良种多为早生种,发芽较早,受倒春寒与晚霜危害的几率远远高于有性系老品种。从今年早春的冻害情况来看,特早种“乌牛早”与早生种“龙井43”受冻最为严重,而有性系老品种都未受冻害。尤其是用老品种单株选育而来的“毛头种”与“大江种”,今春都普遍增产增值。可见无性系良种并非十全十美,有性系老品种也并非都是劣种。

三、无性系良种并非越多越好,有性系良种不可全废

现在有些人对茶树良种的概念带有一些片面性,认为无性系品种才称得上良种,无性系良种的覆盖率越高越好。从现实情况分析,这些观念显然带有偏见。无论是无性系良种还是有性系老品种,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不能一概而论。笔者认为,无性系良种的占有率并非越高越好,70%左右最佳,最高不超过80%,否则会带来不少危害。不少老品种已在本地生存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适应性与抗逆性都较强。而且老品种的开采时间较晚,有利于调节采摘劳动力。不少无性系良种都是从有性系老品种中选育而来,若有性系老品种都淘汰了,失去了种质资源,就会影响新品种的发展。

近年来,消费者饮茶水平不断提高,逐渐讲究香气与滋味,老品种所制的大佛龙井香高味醇,吸引了不少老茶客,许多老客户就专门来新昌采购“土茶”。同时,近几年茶叶季节差价已越来越小,不少高山茶区生产的季节较晚的老品种大佛龙井茶已能卖到高价,加上老品种几乎年年寒旱保收,经济效益并不输无性系品种。

去年年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鲁成银副所长在绍兴市茶文化研究会年会上提出了“抢山头”的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赞同。新昌县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向高山进军,发展高山茶园,多产高品位名茶”的举措。不少高山茶场与农户种植无性系早生种茶苗,都以冻死失败告终,后采用茶籽种植才得以成功,可见有性系繁殖大有可为。

近年来,有些村为了争取项目补贴,肆意毁掉老品种改种无性系新品种,个别甚至涉嫌违法行为,这些情况涉茶部门应从严管理。

目前新昌县的茶树良种化程度逐年提高,所剩的有性系老品种已不多,这种状况在浙江省内已很普遍。如何保护与发展原有的有性系老品种茶园,已成为同仁们的一个课题,值得大家共同探讨与研究。

猜你喜欢
有性新昌县名茶
家乡桃花美
华东地区典型山区县市空气质量分析——以新昌县为例
【再读苏州】吴有性与淡淡斋
探秘外星人的繁衍之道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女孩有性没朋友,没性有朋友
新昌县人民医院
寻花问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