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齿病理论探讨

2016-01-30 17:54刘淑彦董尚朴潘永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循行病证灵枢

刘淑彦,董尚朴,潘永梅

(河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石家庄050200)

《黄帝内经》齿病理论探讨

刘淑彦,董尚朴△,潘永梅

(河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石家庄050200)

齿病是人类发病率极高的疾病,甲骨文中就有关于齿病的最早记载。然而查阅资料发现,中医古籍对于齿病并没有系统的阐述,有关齿病的记载是散见于各部医学著作之中。《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故仅就其对齿病的记述进行整理、总结,发现其对齿与脏腑经络的联系、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已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只是散在于不同篇章。现就其中有关牙齿与脏腑经络的联系、齿病的病因病机及对于齿病的诊断、治则、针刺治法、取穴等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以供参考。

《黄帝内经》;齿病;病机;诊断及治疗

齿,甲骨文中象形为口腔中上下相对的门牙。古人称口腔前部上下相对的两排咬嚼器官为“齿”,称口腔后部上下交错的咬嚼器官为“牙”。现在一般将“牙”、“齿”通用,是指人类口腔中咀嚼食物的器官。

齿病是人类发病率极高的疾病,可以说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甲骨卜辞不仅载有“疒齿”(甲骨文中疾病被广泛称之为“疒”,在甲骨文中记述各种疾病最常见的方式是在“疒”后面加上表示躯体某一部位或功能的字),且已有龋齿的记载。甲骨文中的“龋”字是牙齿生虫的象形,这是世界医学史上有关齿病的最早记载,非常有意义。

然而查阅资料发现,中医古籍中对于齿病并没有系统的阐述,有关齿病的记载散见于各部医学著作之中。故仅就《内经》对齿病的记述进行整理、总结,发现《内经》对齿与脏腑经络的联系、齿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已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1 齿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灵枢·经脉》从生理角度分别以藏象理论和经络理论阐述了人体脏腑经络与齿的密切联系。

从藏象理论来说,《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指出乳牙更换是人生长到七八岁时肾中精气开始充盛的标志。随着年龄增长,到了“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此时肾中精气达到高峰并处于稳定状态,其标志是“真牙生而长极”。“真牙”即智齿,是生长最迟的第三臼齿。之后到了人生中老年时期,即“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则齿发去”。随着肾中精气的衰减,人体出现的标志性改变是牙齿开始出现松动,甚至枯槁、脱落。

《素问·上古天真论》这段文字论述了齿和肾在生理上的密切联系,即肾藏精主骨,齿为骨之余,由肾中精气所充养,故牙齿的生长和脱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从经络理论来说,《灵枢·经脉》记载:“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这段文字就已经明确指出手阳明大肠经的分支循行入下齿中。随后又指出足阳明胃经主脉循行经过上齿:“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

除此之外,《灵枢·经脉》中还记载了手阳明大肠经的经别络齿,指出“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这段文字证明了人体经络中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及手阳明大肠经经别循行与齿的密切联系。

2 齿病的病因病机

关于引发齿病的原因,从经文记载可以大致归纳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可由感受热邪所致。《素问·痿论》“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热者色黑而齿槁。”指出由于大热伤津,热舍于肾,故其病变反应则可以表现为牙齿枯槁。其理论依据是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灵枢·五味论》曰:“齿者,骨之所终也。”

另一类可由感受寒邪所致。《素问·奇病论》“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此段经文指出感受寒邪,寒邪上逆脑髓,可致牙齿疼痛的病变。

手足阳明经的循行均经过牙齿,故经络受邪,邪气亦可循经上行而影响到牙齿,从而发生齿病。如《素问·缪刺论》指出:“邪客于足阳明之经,令人鼽衄上齿寒。”而在《灵枢·经脉》又记载:“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入下齿中……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3 齿病的诊断

《内经》对于齿病症状的描述有限,多表现为“齿长而垢”(即因齿龈萎缩而显齿长且多垢)、“齿干”、“齿槁”(即牙齿干枯、枯槁)、“齿痛”或“齿龋”。在甲骨文中,“龋”字象形牙齿生虫,现代看法与此基本一致,龋即蛀牙。但在《内经》中关于“齿龋”的文字描述十分简陋,并没有明确指出龋即蛀牙之意,只是后世医家在注释经文时多沿用蛀牙之解。综合《素问》及《灵枢》中对“龋”的记述,我们认为“龋”在经文中当为“齿病”之称谓,是由具体的牙齿疾病代称、概称所有牙齿疾病,“龋”这一概念演化成为齿病的统称。

基于此解,《灵枢·论疾诊尺》明确提出齿病的诊断方法:“诊龋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我们可以断句为“诊龋,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即在诊察齿病时出现牙齿疼痛要按压阳明之脉,有病变的部位必单独发热,病在左侧的左边热,病在右侧的右边热,在上的上热,在下的下热。

《灵枢·杂病》又提出判断齿病具体病位的方法:“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清饮”是指冷饮,即根据病人对冷饮的喜恶判断病在何经。

如果牙齿疼痛不怕冷饮的,病在足阳明胃经。《素问·阳明脉解》指出:“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提出足阳明之病证多实多热。而患者不厌恶冷饮,可知其证属实属热,故病在足阳明。

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注释说:“手足阳明之脉,遍络于上下之齿,足阳明主悍热之气,故不恶寒饮。手阳明主清秋之气,故恶寒饮。”故如患者厌恶冷饮则病在手阳明大肠经。

4 齿病的治疗

《内经》中提出了齿病病证的治疗原则。《灵枢·经脉》根据齿病病证的虚实采用的治疗原则是“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此治则亦是现代中医治疗疾病时的基本原则。经文又根据齿病病证的寒热表现不同提出针刺的方法亦不同:“热则疾之,寒则留之”,即实热证应泻热祛邪,宜急针,不留针;寒证则当留针。此外,如果出现阳气内衰而脉虚下陷不起者,应“陷下则灸之”,即采用灸法;病证虚实不明显者,则“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即从本经论治。在此治疗原则指导之下,《内经》中的相关篇章也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法。

然而根据《内经》对经络循行的记述,循行经过齿的经络不仅有手阳明正经及经别和足阳明经,还包括足太阳经。《灵枢·寒热病》提出:“足太阳有入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龋取之,在鼻与頄前。”故而治疗上齿齿病,在取足阳明胃经的同时,可以配合选取足太阳膀胱经的角孙穴。

由此可知,在《内经》时期对于齿病治疗主要是采用针法和灸法,而且当时对于穴位的选用主次分明,主要选取阳明经穴位,还可配合相关的循行过齿的他经穴位。对穴位的定位亦比较具体,指出大迎穴和角孙穴均位于颧部络齿。

此外,《素问·缪刺论》又丰富了齿病针刺的治疗方法,提出可以采用“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即病在左取其右、病在右取其左的刺络法。具体到齿病,则“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即齿病可取手阳明经,右病刺之左,左病刺之右。

综上所述,《内经》对于齿病针灸治疗方法的记载多取手足阳明二经相关穴位,然而根据其藏象学说提出齿的发育与肾中精气盛衰密切相关的理论,启发我们在治疗齿病时也应该考虑到肾这一脏,故针刺治疗齿病引起的疼痛时除选取阳明经之外,还可以配合少阴经的相关穴位。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内经》中并没有关于齿病药物治疗的记载。然其关于齿病的治则“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至今仍是临床常见疾病治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后世医家在治疗齿病牙痛时,亦仍遵循《内经》理论指导来辨证进行取穴或用药。根据病证的虚实,实证多采用清泻阳明胃火的治法及方药,虚证多滋胃肾之阴以降火。

《内经》中关于齿病病机诊治的理论虽然散见于《素问》和《灵枢》个别篇章,但是经过整理发现,基本概括了齿病的生理病理以及治则治法,且至今仍在指导临床治疗实践,故总结整理出来以供大家借鉴。

R222.15

:A

:1006-3250(2016)05-0592-02

2015-07-24

刘淑彦(1981-),女,讲师,医学硕士,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董尚朴(1963-),男,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医史文献与内科临床研究,Tel:0311-89926218,18931366152,E-mail:dongshangpu@163.com。

猜你喜欢
循行病证灵枢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任督脉循行刍议*
论五输穴向心排列与《灵枢·经脉》中经脉循行方向相悖*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督脉循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