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证明妨碍制度分析

2016-02-02 15:47蔡利亚
法制博览 2016年28期
关键词:当事人证据证明

蔡利亚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7



中美证明妨碍制度分析

蔡利亚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107

本文结合相关法条、经典案例分析了中美两国对于证明妨碍行为的制裁措施,认为证明妨碍行为不应只做出不利于证明妨碍者的判决,还应给予受害者另外提起诉讼的权利,以更好地遏制证明妨碍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证明妨碍;美国;制裁

一、证明妨碍的概念

所谓证明妨碍是指,一方当事人在诉讼前或者诉讼过程中通过其特定行为故意或过失地使另一方当事人不能公平地利用证据,而导致对该另一方当事人产生不利裁判后果的情形。在法理上,证明妨碍既是一种特定的行为,又是一种因为该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二、中国对证明妨碍的制裁措施

如前文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对证明妨碍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①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0条第2款也规定符合相应条件的证明妨碍行为按照《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的规定处理。”②相关责任人构成证明妨碍行为不仅造成对方当事人无法平等地利用证据参加诉讼,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审判秩序和司法权威。所以,我国在立法上采取了严厉的公法制裁措施,也就是不仅在经济上采取了罚款的措施,而且还规定拘留用来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手段,对于情节严重以至于构成犯罪的,规定了刑罚的手段予以制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的立法上,目前还没有对于证明妨碍体系的规范化的规定,对于这种妨碍民事诉讼行为的认知还应该理解为包括影响审判活动和秩序的妨碍行为,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就基本不会采取拘留、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比较或者说极为严厉的公法惩治手段。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惩罚措施极为少见。为此,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5条对于证明妨碍制度的原则的规定对妨碍人施加了相应的私法的惩治措施,③试图使被妨碍行为人对证据的利用恢复到被妨碍前的状态,以促进民事程序的公正。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对于证明妨碍的法律效果应该根据妨碍人的主观要件进行区分。可以采用个案情况采取证明责任转换,推定主张成立,证明标准降低,自由心证等方法,根据妨碍人的故意,重大过失和一般过失对其实施由重到轻的惩罚措施。目前这些学术观点仍停留在理论阶段。

三、美国对证明妨碍的制裁措施

最近几年,美国的一些州除了对证明妨碍采取传统的救济手段以外,也逐渐开始对证明妨碍采用独立侵权诉讼请求的方式,即采用侵权之诉或者以合同违约之诉来请求损害赔偿。④它主要有三种方法:首先是提起证明妨碍侵权诉讼。其次是提起其他侵权行为之诉;再次为提起违约之诉。福罗里达州法院允许原告对证明妨碍行为提起违约诉讼。在Miller诉Allstate有限公司的案子中,⑤原告因为她的保险公司违反双方合同约定没有对她的车辆毁损进行赔偿而起诉它。原告打算以他的车作为证据对汽车制造商提起产品责任诉讼。Allstate承诺为了原告的专家能够如期对车辆进行检验,他们会妥善保管其车辆。然而,后来Allstate却把车辆卖给了废品回收站。这导致原告无法提起产品责任之诉。福罗里达州上诉法院为了搞清楚是否真的存在违约的事情的情节,把这个诉讼发回给了原审法院,并且确定由于证明妨碍所造成的违约诉讼和因为证明妨碍所引起的侵权诉讼一样是具有可诉性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上诉法院在Smith诉高等法院的案件中,认可证明妨碍行为作为侵权之诉,这使它成为美国做出这种判例的第一个州上诉法院。

虽然已经讨论过证明妨碍的行为应该作为一个新的侵权行为看待,但是法庭经过了长时间的慎重考虑认为证明妨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行为。在Fox诉Hale和Norcross银矿业有限公司,加利福尼亚1895年的一个案子中,⑥一个股东控告说,公司的高级职员和董事二者共谋欺骗公司。在询问股东时,他争论说董事损坏了一部分可以证明他们的责任的证据,在描述他的不利推定观点的过程中,法院认为Fox的证明妨碍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从历史的观点说,法庭有时也愿意基于特殊类型的法律的违反而建立一个独立的起诉原因。在20世纪早期,一些法院就意识到了不当意志下造成破坏的侵权行为的存在。在丢失了医疗记录的案子中,法院也需要对于保存相关资料的义务强加责任,这也涉及到了证明妨碍。因为证明妨碍侵权行为蕴藏的基本原则以及其他的相关学说有着如此长远和让人尊敬的历史,在这里说提出起诉的原因是一个非传统的新的方法是不合适的。实际上,侵权最好应该被理解为是普遍被接受的证明妨碍推论的一个逻辑上的延展,它是与侵权行为原则相似的模式有效地运转。不利的推定允许审判者对证明妨碍的错误一方当事人给予惩罚。这个结果采取了一个确定结论的形式,即支持一个单独的问题或整个案子中无辜的诉讼当事人。一个证明妨碍的侵权行为也对证明妨碍行为人强加责任,但是采用的是更加直接和简单的方式给予受损方当事人以赔偿。

四、美国独立侵权诉讼制度是否适合在我国适用

在我国证明妨碍研究领域,对于证明妨碍是否值得作为一个独立的侵权行为的观点仍然是相对比较陌生而且不被广泛接受的。然而,近几年证明妨碍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正和审判的权威,我认为我国法院应该对过去传统的证明妨碍惩治行为做出反思。

美国法承认由一方当事人或者第三方当事人引起的故意和过失的证明妨碍可以提起独立的侵权诉讼,这一做法达到了救济因证明妨碍受损失的当事人的目标。每个寻求司法救济的人喜欢在开庭之前应用所有可利用的和相关联的证据去陈述他的观点。当一个人损坏了证据,无论是故意的还是过失的,他干扰了另外的人获得公平审判的机会,剥夺了当事人获得本应得到的平等的权利。受害者平等地进行诉讼请求的机会被剥夺应该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侵害行为,它和当事人本来的诉讼请求是分开的,不是为了调整最初诉讼的不公平,而是为了弥补受害方当事人因证明妨碍行为受到的损失。所以法庭应该确定一个独立的证明妨碍的责任,从而修复单独由证明妨碍造成的不公平。

证明妨碍的侵权行为使得证明妨碍的一方当事人可能获得期待下的利益,帮助他在潜在的诉讼请求中获胜。这个行为使得诉讼中包含两个互相独立的权利概念:(1)当事人利用他的辩词的优势获得有利判决的权利,(2)当事人在参加法庭诉讼并在审判结束之前提出自己诉讼请求的权利。证明妨碍当事人是否真的值得获得对他有利的判决,对于这一点证明妨碍可能没有影响真实情况的发现,但是证明妨碍行为干扰了一方当事人通过将所有存在的证据展示给法庭获得公正判决的权利。每一个人都不希望受到法律上的损害,每一个人都有被法律保护的权利,让他能够在法庭诉讼中提出自己的诉讼而不被干扰。证明妨碍阻碍了诉讼当事人的这种期望,所以很明显,他造成的损失应该要赔偿。

这与一些侵害当事人期待利益的侵权行为相似。一个有期待利益的商业行为被干扰,若该当事人干扰了另一方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即使在原告和他希望合作的第三方当事人之间没有合同关系,该方当事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失去机会理论下,如果由于一方当事人的医生的失职使他减少了从伤害或疾病中挽回损失的机会,该方当事人仍能够胜诉。这两种侵权行为都关注于恢复原告由于另一方的错误行为而损失的应有的机会或者可能性,证明妨碍的侵权行为应该被认为是这个已确定的概念的延展。

当证明妨碍发生了,一方当事人不得不遭受两次以上的不公平。该方当事人需要自己获得权力,以避免该方当事人因为证明妨碍行为无法在诉讼中提出请求而第二次遭受损害。如果司法只能给受损失的一方当事人一部分救济,这种救济可能甚至是不适用于他的特别的情况,那么该当事人有权利怀疑法庭并不愿有效地保护他的利益。通过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为原因,我国法院可以确定这种不公平不是白白遭受的,它会保证民众对于司法程序公正的持续的信任,从而熨平法律织物上的褶皱。⑦

美国承认故意妨碍和过失妨碍的侵权行为的时间与中国相比相对较早。我们发现,证明妨碍作为侵权行为的一个新的原因已经在美国几个州被正式地承认了。当前十三个司法辖区允许原告在独立请求诉讼中获得因证明妨碍的损害赔偿救济:阿拉巴马州,阿拉斯加州,康乃狄克州,哥伦比亚特区,佛罗里达州,伊利诺斯州,蒙大那,新泽西州,新墨西哥州,纽约州,俄核俄州,宾夕法尼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州。六个州允许故意的证明妨碍行为作为独立侵权行为诉讼,十个州承认过失证明妨碍的诉讼。关于当事人是否牵涉进潜在的诉讼和第三方当事人是否可以成为随后产生的案子的被告的问题,各个法庭的意见不一样;五个州认可对直接当事人的证明妨碍的裁判,十一个州在证据不当丢失的时候允许控告非诉讼当事人要求其承担责任。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于证明妨碍制度的构建有一些不足之处,不能有力地映射民事诉讼法中公平、公正的诉讼理念和价值追求,导致在民事诉讼的实践当中,一些诉讼当事人做出妨碍举证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当事人利益,而且还破坏了司法秩序,使得对方当事人无法平等的利用证据向法庭申请自己的主张,而且妨碍人很难得到应有的制裁,以至于不容易遏止此种行为再次发生,有违公平责任原则。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而要弥补以上缺陷,美国一些州对证明妨碍行为作为独立侵权行为的规定有许多值得我们参考的地方。司法机关鉴定一个行为是否异常不仅要考虑政策的问题。法庭还必须考虑在正义公平通则下承认这个理论是否是合适的,也要考虑承认这样的声明是否会使“法律系统更加容易管理”。其他的州发现将他作为一个独立的起诉原因是救济证据丢失造成损失的良好的途径,我认为这种制度能够指导中国法院将这个救济措施合并到我们的法律学管理体制中,这种方法既实用又合理。我国法院考虑是否要采用证明妨碍侵权理论,它应该承认中国的法律在处理证明妨碍行为的时候没有对受损害的当事人给予适当的损失赔偿。我们的法官应该严肃的看到这种不公平,应该把它看作是大陆法中不可接受的一种缺陷,这种不公平可以通过允许个人对该行为原因提起单独侵权诉讼而获得弥补。

五、小结

无论证明妨碍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无法保障当事人直接关系到诉讼成败的证明权的实现⑧,都给诉讼当事人造成了不可恢复的损害,使得他们的损失不能被公正的审判维护。目前,中国许多法院由于不能挽回证明妨碍带来的损失而无法给无辜当事人以补救,而若将证明妨碍行为作为一个独立的侵权行为提起诉讼将是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

但是,除了它补偿的目的,为了给他们由于错误的证明妨碍而被影响的裁定以真实的帮助,证明妨碍侵权行为也给法院提供了更多的途经。虽然传统的救济能够达到威慑的效果,但是一旦证明妨碍发生了,就应该运用所有可利用的方法处理这些应该被斥责的行为,来证明司法对于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程序的承诺。证明妨碍,特别是故意的证明妨碍显示出了对于真实追求的轻蔑,它造成的任何不公正都应该作为一个侵权行为起诉理由而可控告。

笔者认为,证明妨碍行为侵害了对方当事人向法院提供完整证据并获得公正判决的权利,破坏了司法的严肃性,影响了司法“以事实为依据”的处理过程,其应与在先之诉区别开来,作为独立的侵权诉讼来处理,应要求实施证明妨碍者以向受害者赔礼道歉、弥补损失、经济赔偿等方式承担一定责任,从而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遏制证明妨碍行为,促进司法公正。

[注释]

①<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②<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0条第2款也规定:“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伪造、毁灭证据,提供假证据,阻止证人作证,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对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打击报复的,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的规定处理.”

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5条对于证明妨碍制度的原则的规定,“有证据证明持有证据的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④Laurie Kindel,Kai Richter,“Spoliation of Evidence:Will the New Millennium See a Further Expansion of Sanctions for the Improper Destruction of Evidence?” William Mitchell Law Review,vol.27,2000,p696.

⑤Miller v.Allstate Insurance Co.,573 So.2d 24(Fla.Dist.Ct.App.1990).

⑥Fox v.Hale & Norcross S.M.Co.,108 Cal.478,41 P.328(Cal.1895).

⑦何海波.举证责任分配:一个价值衡量的方法[J].中外法学,2003(2):129.

⑧在确立证明责任的前提下,证明权系指负举证责任当事人的证明权。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怠于行使其证明权会直接导致该当事人承担诉讼的不利后果。证明妨碍作为不负举证责任一方当事人以证明责任为攻防手段所为的毁灭或隐匿证据方法的行为,直接侵害了举证方的证明权,即直接侵害了举证方的胜诉利益。

[1]Laurie Kindel,Kai Richter,“Spoliation of Evidence:Will the New Millennium See a Further Expansion of Sanctions for the Improper Destruction of Evidence?” William Mitchell Law Review,vol.27,2000,p696.

[2]Miller v.Allstate Insurance Co.,573 So.2d 24(Fla.Dist.Ct.App.1990).

[3]Fox v.Hale & Norcross S.M.Co.,108 Cal.478,41 P.328(Cal.1895).

[4]何海波.举证责任分配:一个价值衡量的方法[J].中外法学,2003(2):129.

D97;D915.13

A

2095-4379-(2016)28-0005-03

蔡利亚(1988-),女,汉族,河南鹤壁人,硕士学位,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民商法。

猜你喜欢
当事人证据证明
我不喜欢你
获奖证明
判断或证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美国就业歧视当事人的诉讼权保障
什么是赞扬激励法?
对于家庭暴力应当如何搜集证据
“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
手上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