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与老年性痴呆的相关性

2016-02-03 13:39董艳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高血脂高血糖脑组织

董艳华 何 平 姚 敏 陈 维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一科,吉林 长春 130033)



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与老年性痴呆的相关性

董艳华何平1姚敏陈维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一科,吉林长春130033)

目的探讨血压、血脂及血糖与老年性痴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和2015年均进行年度体检的同一组65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常规血压、血脂及血糖检测,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对入选者进行认知能力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单一病种及综合性比较。结果入选患者1 418例,其中2013年确定为痴呆者112例,均为轻度痴呆,占总人数比7.89%;2015年度痴呆者上升为149例,轻度129例,中度17例,重度3例,占总人数比10.51%,与2013年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患者中高血压534例,2013年度确诊痴呆18例,2015年度29例,两者占总人数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选患者中高脂血症506例,2013年度确诊痴呆26例,2015年度38例,两者占总人数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选患者中糖尿病884例,2013年度确诊痴呆73例,2015年度120例,两者占总人数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均为发生老年性痴呆的基础性疾病,应当给予有效的早期干预。

血压;血脂;血糖;老年性痴呆;临床痴呆评定量表

在脑动脉硬化病理改变基础上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而可导致老年性痴呆已得到证实〔1〕。此外,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单一病理变化也可促进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发展。然而非脑血管疾病的血压、血脂及血糖综合变化所致老年性痴呆则少有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3年至2015年进行年度体验的同一组老年人2 869人。入选标准:(1)年龄≥65岁;(2)无脑血管病及病史;(3)无主要脏器衰竭;(4)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5)知情同意并配合。排除标准:(1)患有脑血管疾病及病史,(2)非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3)患有主要脏器衰竭,(4)调查期间死亡或发生意外,(5)不予配合或中途退出。最终获得完整资料者1 418例,男627例,女791例,年龄65~88岁,平均(72.8±5.6)岁。

1.2方法对入选患者的常规血压、血脂和血糖结果进行登记汇总,并于2013年和2015年分别进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2〕测评,将两次测评结果按疾病分类并按综合情况进行对比评价。

1.3测评标准

1.3.1常规检查项目依据中国血压测量指南〔3〕,高血压标准: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或单纯收缩压>95 mmHg;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4〕,高血脂标准:甘油三酯≥2.26 mmol/L,总胆固醇≥6.2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2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 mmol/L;依据中国1型糖尿病防治指南〔5〕,高血糖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糖负荷后2 h血糖≥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1.3.2CDR评定测评内容包括记忆力、意动定向力、解析问题能力、社会事物认知、家居生活料理、业余习惯嗜好、个人自理状况等。按评分核定:0分为健康;0.5分为可疑痴呆;1分为轻度痴呆;2分为中度痴呆;3分为重度痴呆。由具有临床经验的神经科或精神科的高年资医师及护师进行测评和汇总。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行t检验、χ2检验及Spearman分析。

2 结 果

2.1三种疾病分布状况在1 418例患者中,单一高血压231例,单一高血脂148例,单一高血糖116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155例,高血压合并高血糖203例,高血脂合并高血糖262例;同时合并三种疾病303 例。

2.2两个年度CDR评测总体状况在1 418例患者中,2013年度0分912例,0.5分394例;确定痴呆者112例,均为轻度痴呆(1分),占总人数比为7.89%。2015年度0分756例,0.5分513例;确定为痴呆者149例,其中轻度129例,中度(2分)17例,重度(3分)3例,占总人数比为10.51%;与2013年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同类疾病两个年度CDR评测结果比较

2.3.1高血压两个年度CDR评测结果在1 418例患者中共有534例患有高血压,2013年度CDR结果0分432例,0.5分84例;18例确定为痴呆,均为轻度痴呆,占高血压人数比为3.37%。2015年度CDR结果0分410例,0.5分95例;29例确定为痴呆,其中轻度21例,中度5例,重度3例,占高血压人数比为5.43%,与2013年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2高血脂两个年度CDR评测结果在1 418例患者中共有506例患有高血脂,2013年度CDR结果0分382例,0.5分987例;26例确定为痴呆,均为轻度痴呆,占高血脂总人数比为5.14%。2015年度CDR结果0分354例,0.5分114例;38例确定为痴呆,其中轻度30例,中度5例,重度3例,占高血脂总人数比为7.51%,与2013年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3高血糖两个年度CDR评测结果在1 418例患者中共有884例患有高血糖,2013年度CDR结果0分415例,0.5分396例;确定痴呆73例,均为轻度痴呆,占高血糖总人数比为8.26%。2015年度CDR结果0分386例,0.5分378例;120例确定为痴呆,其中轻度105例,中度12例,重度3例,占高血糖总人数比为13.57%,与2013年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4不同种类疾病两个年度CDR评分痴呆人数增加状况比较在单一存在状况下,两个年度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中均无痴呆发生,但单一高血糖状况下2013年有6例痴呆,2015年度为10例,均为轻度痴呆。在合并两种或同时合并三种疾病状况下,痴呆例数明显上升同时病情程度加重,2013年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中有8例痴呆,2015年为12例;2013年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患者中29例痴呆,2015年为31例;2013年高血脂合并高血糖患者中有28例痴呆,2015年为33例;2013年合并三种疾病中有41例痴呆,2015年为63例,其中2015年度中3例重度痴呆均为合并三种疾病。

3 讨 论

认知功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反映客观事物的各种心理能力,认知老化则是与增龄相关的认知能力变化趋势。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认知老化问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尤其合并各种慢性基础病变,其认知老化更为突出。本次调查中发现,通常在中年时期确诊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进入老年时期会出现明显的认知老化,以至于进展为老年痴呆。脑萎缩特征复杂起病缓慢,故不易被发觉,多发生于60~70岁的人群且年龄愈大发病率愈高〔6〕。本文结果提示,长期慢性基础病变可以促进老年期痴呆的进展。有研究认为,认知能力中,信息加工速度能力衰退关键期的出现要早于其他认知能力,该项能力很可能是整个认知老化过程的关键因素〔7〕。

本调查显示,在高血压和高血脂单一疾病存在的状况下并没有确定痴呆的病例,两年追踪评测结果未发生变化。综合分析考虑,可能是高血压和高血脂在早期确诊后给予长期有效干预和控制,对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有延缓或阻抑作用〔8〕。另外,三种疾病任意两种合并均存在痴呆发生,尤以合并高血糖者最显著;在三种疾病同时合并状况下,痴呆的发生与进展程度均明显增加。这种结果说明,三种疾病作为基础病变,均会影响脑组织认知系统正常活动,在综合病理改变的作用下,脑组织的供血供氧、代谢转化发生障碍,导致大脑组织乏氧、软化及萎缩,加速了增龄性老化状况,从而促进痴呆的发生或促使原有痴呆的加重。因此有研究指出,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存在严重的代谢紊乱,早期干预将有助于延缓和减少痴呆的发生、发展〔9〕。

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均为多因素基础疾病,大多中年时期已开始发生病理变化,其共同病理基础就是通过微血管损伤导致重要脏器的功能改变〔10〕。由于脑组织是高度有氧代谢的器官,对供血、供氧及血糖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考虑:(1)血压对脑血管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正常血压者随增龄在老年期血管硬化时需要适度的调高血压以保证脑组织供血需求;但在慢性高血压长期作用下,供应脑组织血管的大、中动脉常发生管壁的粥样硬化斑块,并且可延伸到脑小动脉,一方面造成狭窄而供血不足,另一方面促进管壁微小动脉瘤形成。因此,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史与老年性痴呆的脑组织病理改变具有相关性〔11〕。(2)血脂是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尤其脑细胞对胆固醇酯类的需求是脑细胞结构功能正常运作的前提。但是,当脂类物质过高,尤其在血管壁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形成的内源性氧化剂的作用下,血液中许多脂类物质不被脑组织转化利用,而会沉积在血管壁细胞间隙,形成粥样硬化或微血管瘤,造成脑局部供血障碍,促使脑组织萎缩或软化,促进痴呆的发生与发展。(3)血糖是脑组织最重要的能量转化供应物质,但脑细胞与机体其他组织细胞一样,均以生理性血糖为基础加以利用。当血糖增高达到一定程度后,脑组织不会增加利用而提高产能;长期慢性血糖增高一方面会引起脑组织内小动脉的血管病变,另一方面会造成脑细胞组织间隙的高渗状态,尤其对老年人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的脑组织,其可促发有害的组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等)损伤脑组织结构,从而发生认知功能障碍〔12〕。因此,血糖增高的慢性长期作用造成的脑组织损害较高血压、高血脂更严重。基于上述分析,基础代谢紊乱与病理变化与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呈显著相关性,因此有研究指出,认知损害具有一定的选择特异性,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是老年人群增龄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13〕。

1王佳,杨俊卿,余丽娟,等.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核因子-κB与环氧合酶-2水平的动态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409-12.

2郭起浩,洪霞,吕传真,等.Mattis痴呆评定量表(中文版)的效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20(3):376-9.

3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中华高血压病杂志,2011;19(12):1101-5.

4《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88(3):26-89.

6熊丽,章建军,孙冬,等.不同认知水平的广泛性脑萎缩患者磁共振波谱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28(10):883-6.

7吕辰龙.结构方程模型在认知老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的应用〔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博士论文,2015.

8卢艳慧,陆菊明,王淑玉,等.老年人群代谢异常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12):1073-5.

9刘小兰,刘慧英,李水法,等.代谢综合征与老年人血管性痴呆的相关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27(3):161-3.

10谢灵,温立新,李振江,等.动脉硬化与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9):99.

11杨春华,许雯霞,庞小芬.老年痴呆患者代谢指标及炎症因子的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2015(8):616-9.

12张景华.动脉粥样硬化与海马内老年痴呆样病理改变的关系〔D〕.北京:军医进修学院硕士论文,2001.

13董凌燕,张洁,王月薪,等.老年代谢紊乱集簇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2014(11):1095-8.

〔2016-03-09修回〕

(编辑郭菁)

陈维(1964-),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治。

董艳华(1964-),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护理。

R749

A

1005-9202(2016)18-4551-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8.075

1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部内科教研室

猜你喜欢
高血脂高血糖脑组织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