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峰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

2016-02-03 13:39杨瑜莹拓步雄谢柏梅傅卫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晨峰组内比例

杨瑜莹 汤 洪 周 岩 拓步雄 谢柏梅 傅卫红

(解放军第451医院干部病房,陕西 西安 710054)



晨峰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

杨瑜莹汤洪周岩拓步雄1谢柏梅傅卫红

(解放军第451医院干部病房,陕西西安710054)

目的分析具有晨峰现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特点。方法对90例血压正常对照者及1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照晨峰数值≥35 mmHg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特点分为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10%,但<20%)与非杓型,非杓型进一步划分为浅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10%)、超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20%)、反杓型(夜间不下降,即<0%)。结果①高血压组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者比例(62.8%)较对照组(23.3%)明显升高(P<0.05)。②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浅杓型(30.3%)、超杓型(25%)、反杓型(14.5%)特征的患者比例与对照组(10.0%、8.9%、4.4%)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③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者比例在晨峰高血压组内(69.7%)与非晨峰高血压组(48.6%)之间相比升高(P<0.05)。④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浅杓型特征的患者比例(30.3%)与非晨峰组(10.8%)相比明显升高(P<0.05)。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超杓型(25%)、反杓型(14.5%)特征的患者比例较非晨峰组(24.3%、13.5%)高,但两者无差异(P>0.05)。结论晨峰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主要表现为浅杓型的特点。

高血压;动态血压;昼夜节律;血压晨峰

血压是机体重要的生理参数,综合反映了心血管结构与功能以及神经、激素等调节状态。血压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更表现出血压正常节律消失,或者自清晨觉醒前后血压迅速增高,发生晨峰高反应的特点。本研究立足于具有晨峰变异性特点的高血压患者,分析其血压昼夜节律性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干部病房及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13例,入选时未服用降血压药物或停用降压药物时间≥1 w,高血压的诊断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其中1级高血压35例,2级高血压45例,3级高血压33例,年龄65~92〔平均(78.3±6.0)〕岁,排除严重肥胖、新近心肌梗死、新近脑卒中伴有肢体偏瘫、未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疾病、继发性高血压、昼夜睡眠颠倒的患者。对照组选择本院门诊及体检中心体检的血压正常者90例,年龄65~90〔平均(77.5±5.6)〕岁,两组之间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24 h动态血压监测均采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中健科仪有限公司-5000A型)。受试者均检测右上臂血压。测试日间(06:00~22:00)每30 min记录1次,夜间(22:00~06:00)每60 min记录1次。每例受试者至少需要提供36个数据,记录时间不足22 h或无效记录大于总血压记录20%者剔除。

1.3血压晨峰确定方法血压晨峰值=起床后2 h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 h的平均值),≥35 mmHg为血压晨峰增高。

1.4夜间血压下降率确定方法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白天平均值-夜间平均值)/白天平均值。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特点分为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10%,但<20%)与非杓型,非杓型进一步划分为浅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10%)、超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20%)、反杓型(夜间不下降,即<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者比例(62.8%)较对照组(23.3%)明显升高(P<0.05)。

2.2晨峰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浅杓型(30.3%)、超杓型(25%)、反杓型(14.5%)特征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10.0%、8.9%、4.4%)均明显升高(P<0.05)。

2.3晨峰高血压组与非晨峰高血压组比较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者比例在晨峰高血压组内(69.7%)与非晨峰高血压组(48.6%)之间相比升高(P<0.05)。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浅杓型特征的患者比例(30.3%)与非晨峰组(10.8%)相比明显升高(P<0.05)。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超杓型(25%)、反杓型(14.5%)特征的患者比例较非晨峰组(24.3%、13.5%)高,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生理状态下人体血压多表现为“双峰一谷”的杓型特征,这种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适应机体的活动、保护心脑血管正常结构与功能起着重要作用〔1~3〕。晨峰高血压是指血压从深夜的低谷水平逐渐上升,在凌晨清醒后的一段时间内迅速达到较高水平,这一现象称为晨峰高血压或血压晨冲〔4〕。随着对高血压的深入研究,发现较多的高血压患者有晨峰高反应发生,特别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这一表现更为明显〔5~7〕。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已将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以及清晨时段血压的升高幅度(晨峰)归入动态血压监测的常用指标〔8〕。本研究提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存在昼夜节律及血压晨峰方面与对照组的差异,其中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在具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中表现更为明显,两者存在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浅杓型特征。分析其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以及阻力小动脉结构重塑,造成血管收缩反应性增强〔9〕,而在清晨时段动脉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10〕更明显。因此在晨峰高血压患者中昼夜节律异常更明显,提示具有晨峰现象的高血压患者动脉压力感受器受损更加严重。②老年高血压患者交感-副交感神经调节能力减弱,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血压持续升高,夜间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血浆肾素活性存在明确的昼夜节律,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也存在与时钟基因相关联的昼夜节律,即在早晨醒来时达峰值〔11〕。因此在晨峰高血压患者中昼夜节律异常表现为浅杓型特点,并非超杓型与反杓型。

1郭世芳,姚丽霞.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杓型与非杓型血压的临床意义〔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26(1):11-3.

2Li Y,Thijs L,Hansen TW,etal.Prognostic value of the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in 5645 subjects from 8 populations〔J〕.Hypertension,2010;55(4):1040-8.

3王银玲,谢志泉,邓玉.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12):1030-3.

4张维忠.血压变异和晨峰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3):287-8.

5Lee DH,Ihm SH,Youn HJ,etal.Age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the early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in patients never-treated for hypertension〔J〕.Korean Circ,2009;39(8):322-7.

6Gosse P,Schumacher H. Early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J〕.Clin Hypertens (Greenwich),2006;8(8):584-9.

7刘丹,陈艺莉,黄慧玲.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晨峰的相关因素〔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4):335-9.

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43.

9罗辉,张赛丹,胡耀东.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1964-7.

10Pierdomenico SD,Pierdomenico AM,Cuccurullo F.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dipping and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in elderly patients treated for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2014;27(4):564-70.

11Pimenta E,Gaddam KK,Pratt-Ubunama MN,etal.Aldosterone excess and resistance to 24h blood pressure control〔J〕.J Hypertens,2007;25(10):2131-7.

〔2015-02-17修回〕

(编辑苑云杰/曹梦园)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K15-04-01);兰州军区A类计划项目(CLZ11JA22)

杨瑜莹(1973-),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R544.1

A

1005-9202(2016)18-4461-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8.026

1心内科

猜你喜欢
晨峰组内比例
血压晨峰对未达临界病变隐匿性冠心病的影响
人体比例知多少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血压控制 一日之计在于晨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正常高值血压者血压晨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