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探析

2016-03-02 10:24祁凤华常永青武立博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树人立德

祁凤华,常永青,武立博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探析

祁凤华,常永青,武立博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05403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对立德树人实践路径的研究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课题之一。高职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理当把立德树人实践路径的研究当作当前教育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对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开展研究,以期构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改革全面的、内在关联的且能够相互支撑的可行路径网络。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实践路径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到2014年7月9日,全国高等学校(除去独立学院)共计2 54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 246所(民办普通高校444所)。在2 246所普通高等学校中,高职高专院校1 337所,所占比例达到了59.53%。同时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统计,2014年普通本专科招生699.8万人,在校大学生2 468.1万人。其中,高职高专院校招生318.4万人,占比45.5%;在校生973.6万人,占比39.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无论是规模、在校生人数,还是每年的招生人数几乎都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更是明确指出:到2020年,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要达到1 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要达到3.5亿人次。高职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理当把立德树人当作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1]。在党的十八大上,我党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型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趋势。”[2]《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性由此凸显,它不仅是学生终身发展的保障,也是学生成才的关键,更是学生适应社会的立足之本。基于此,本课题组对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开展了研究,以期通过研究能够全面构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改革全面的、内在关联的且能够相互支撑的可行路径网络。

一、立德树人实践路径的研究现状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然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研究课题,已受到学术界最为广泛地关注,研究成果丰硕。在中国知网上输入“立德树人”四个字共搜索到期刊13 873篇,对于立德树人的实施途径的研究成果也比较突出。对于高职而言,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的德育实践中已经展开,但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在中国知网上输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词,共搜索到357篇文章,关注高职立德树人的比重只占到了2.5%。而对于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的探索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普通大学,学者在探索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时主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各类课程建设、班级导师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开展深入的探索,以此探索为重点作为承载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或成功实施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有的学者为如何成功实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了很多的路径和规划。但是,这些研究目前只注重于立德育人过程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个方面,缺乏全面的、系统的、内在关联性强的且能够相互支撑的可行性路径网络。很多学者讲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但对“立德”的内涵阐述不全面,“立德”是“树人”的前提,不明所立之德何以实现树人?“德”有的学者仅仅认为是“师德”,如果把它作为教师人格素养中的个人品德和作为职业素养中的职业道德,更应该把全社会共同尊奉的价值规范包含在内,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同时,在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研究中缺乏对中国深厚教育文化传统的继承,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缺乏深入的挖掘和现代诠释,致使那些历史文化遗产不能古为今用。

第三,目前,对如何完成“立德树人”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还没有涉及,近乎空白。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十三五”时期的新阶段,在我国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要想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关注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关注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这对于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构建

(一)明确一项任务

这个任务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涉及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三个层面的德,俗话说国无德不兴,家无德不和,公民无德不立。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融入,无论是校内的课堂教学过程还是校外的社会实践过程,更包括校园文化熏陶过程。这会促使高职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三方面均衡发展,并且有机融为一体,使高职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重要支撑,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中对大学生和青年人明确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要求,真正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实到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实处, 确实增强和提高其成效。

(二)做到两个必须

1.空间方面必须全覆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必须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研究制定符合高职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根据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特点,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精细化、具体化,转化成为学生的道德核心素养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质量监控体系、考试评价等各方面育人体系之中,做到空间全覆盖,不留死角。

2.时间方面必须无间断

时间具有一维性和不可逆性,在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做到时间上的连续性,在点滴渗透和正面引导中使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法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三大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建设教书水平高、育人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教师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素养的优劣对学生的道德思想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品行会感染、激励学生,学生不仅会将老师的道德思想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而且会自觉付诸实践。由此,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道德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所以说,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先要抓好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进而促进和引导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我院已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探索,积极开展六园建设(文明校园、和谐校园、艺术校园、创新校园、开放校园、绿色校园),实施五个一工程(道德讲堂、志愿服务、道德礼仪、文明餐桌、网络平台),以此为正确引导,化被动为主动,培养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3.加强德育基地建设

德育基地的建设对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可以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进一步探索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深化四项改革

1.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为着力点,发挥“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高职高专院校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

2.深化专业课改革

进一步深入挖掘专业本身所蕴藏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让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教育能在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特殊作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4]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要明确全体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在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中要自觉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本专业所蕴藏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结合起来,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3.深化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改革

各高职院校要改革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将师德评价贯穿教师选拔、培养、岗前和入职后培训、管理的全过程。同时要强化师德考核机制,把师德高低作为岗位聘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大师德惩处力度,对违反师德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坚决将违反师德行为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源头上遏制违反师德行为的情况发生。

4.深化“立德树人”的管理制度改革

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严格管理是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重要条件。首先,要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成立院系两级领导小组。其次,动员全院各系、各部处室都把立德树人建设当作自己责任的一部分,层层落实责任制,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自觉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与管理。第三,定期组织召开立德树人研讨会,为立德树人工作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保障。第四,要修改和制定若干个配套文件和中长期规划,使立德树人贴近高职学生培养工作的实际,做到有章可循。第五,在全院中倡导快乐学习,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快乐学习”之风,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才。第六,要建立信息反馈、约束机制,对于立德树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加以改进,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工作机制。第七,要建立奖惩机制,对于在立德树人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予以表彰,对于先进的经验予以总结和推广。

(五)搞好五个结合

1.将日常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使德育教育内感于心,外化于行

对德育而言,所有时代的德育观念和价值观念,都不会仅仅因为灌输就得以确立和宣扬,自动地根植于人们的内心,进而内化成为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学校应立足高职学生的特点,尊重道德教育本身的特殊机制,从认知和践行两个维度,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四个方面来勾描现代高校日常教育的现实图景、内在机理和发展态势,从而使学生将知、情、意、信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坚持道德行为的锻炼,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并最终真正形成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思想道德,真正使“立德树人”的目标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实现。

2.把正面激励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做到修德、明辨

通过向典型学习,凝聚人心,鼓舞士气。通过深入剖析反面典型违法违纪的原因,避免警示道德沦丧到底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不能在成为物质上的巨人之时却反而变成了精神上的矮子,真正做到修德、明辨。

3.把提升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做到明辨化用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瑰宝,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我们应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智慧,萃取思想精华,展现时代魅力。以时代精神重新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这有利于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民族观、义利观和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和荣誉感。

4.把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生活化,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中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深刻研究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对自身所处环境产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在关注学生实际生活的同时,还需从国家利益的大局出发,分析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做到知行合一。

5.把企业文化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合力育人

新时期企业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许多高职院校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校园中就对企业中的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为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构建了桥梁。同时大力开展“订单培养”,将企业文化在入学时就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之中,对学生在未来就业中对企业的适应能力进行充分考虑,早早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优化大学生对企业和社会的认知结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职业理想,引导学生尽快实现从“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转变。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05-02.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politics. people. com. cn/n/2012/1118/c1001-19612670-12.html,2012- 11 - 08.

[3][4]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2015-07-27.

Practical Path Analysis of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QI Feng-hua,CHANG Yong-qing,WU Li-bo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Xingtai, Hebei 054035, China)

Moral education is the basic task of education, while the practical path study of it is one of the key subjects in Chinese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practical path of moral education at pres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made a lot of research on the topic, hoping to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interacted and supportive practical path network.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oral education; practical path

(责任编辑 鲍东杰)

G711

A

1008—6129(2016)05—0045—04

2016—07—06

河北省教育厅201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Q161123。

祁凤华(1977—),河北承德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马列教学部,副教授。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树人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