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师范院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思考

2016-03-16 08:22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师范生理念

雷 菁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新形势下师范院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思考

雷菁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院,湖南 长沙410205)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在师范院校开设的困难和问题,要从着力转变观念提升理念,着力改革课程设计,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开发课程资源和整合课程内容等四个方面入手,推动该课程新的发展。

师范院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实施15年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许多学校从无到有、从亮点走向常态化;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其认识不断深化,从质疑到接受,推动着这门课程不断完善、成熟;师范院校作为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主体,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实施者、研究者、推动者,既有一个提高理论认识的过程,也有一个增强师资、细化课程、总结提升的过程。从《方案》实施的社会效用看,确实有效提升了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现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出发,作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从重视到忽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果说,从最初作为特色与亮点,师范院校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算得上比较重视的话,今天这门课程的“待遇”可以用忽视来形容。一方面缘于时代的迅猛变化,师范院校的许多课程较之以往有了较大调整:有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有的崭露头角,有的红极一时,有的无奈边缘化。另一方面,这门课程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具体的要点、细则、考评等支撑,缺乏新精神新理念的融入来提升,模糊空间较大,教学较为僵化,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完善。

1.院校对课程设置不够重视。之初,许多师范院校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等相应课程,但是后来一些院校逐步取消了这门课程,或是调整、综合到其他相关课程之中,使这门课程失去了独立的发展空间。即使开设这门课程的,也大都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和完善的体系,没有完全纳入师范生培养计划,没有形成课程教学的常态,与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教育公共课以及学科专业课程相比,事实上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位置。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是,部分小学不重视这门课程,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让师范院校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程的基础,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2.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识淡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师角色乃至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具体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来说,不少师范院校教师的课程意识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始终没有弄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意义、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作用以及师范学生具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在适应新课程中的积极意义,始终没有把创新精神、学用结合、实践能力这些更为根本的理念入脑入心,至于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这些有点哲学高度的要求,更是无暇无心无力去思考领会。

3.教学保障措施不到位不完善,缺乏政策保障。师范院校是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如何开设,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怎么设计等具体内容,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出台具体意见,只有宏观的方向,这与学科课程,国家有“课标”、有教材、有评价标准等完全不同。政策的不完善导致实际操作中,各学院课程设计随意性、自主权、临时性很大,难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在整个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缺乏教学场地实践。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需要有实践场地,教师开展教学也需要有实践场地,而现实中师范院校的实践场地十分紧缺,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建立的实践场地不稳定,不能保证教学需要。

4.相关师资力量薄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较全面,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者,对师范院校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教师的要求更高,既需要有综合的知识结构,也要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既需要会运用多元多样的评价方法,也要有现场组织与调节活动的能力;既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有深入了解,也要对基础教育有充分的了解。成为一名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老师,相关的知识、能力、方法可以通过学习、培训、设计获得,而对基础教育的了解必须通过亲身实践、亲身参与获得,舍此别无他途。然而事实上,师范院校的老师有许多没有指导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经验,上课中所用的案例都是通过网络上、书本上选取出来,在教学中缺乏教学实践的素材来让学生感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这门课程,只能按照规定的教材按部就班,此其一。其二,师范院校的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大多数是“半路出家”,知识结构不匹配,在理论方面较难引领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接受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学生进入研究的最新领域。

二、从引领到突破:提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层次的建议

教育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开展了很多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出台了15年,师范院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相关课程也有着一段不短的时间。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和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新一轮热情高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时间节点上,需要全面的总结和“回头看”。在这种新的形势和背景下,重新聚焦聚力师范院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开设,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从而跃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可谓正当其时。

1.着力转变观念提升理念。观念决定方向,理念引领行动。首先,师范院校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作用和价值,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度看待这门课程、重视这门课程。其次,师范院校要向一线教师传递这种理念和认识,让教师们更加重视、热爱,进而钻研这门课程。要知道,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没有理论根基的支撑和先进理念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学科和学术上的高度的,也是教不好的。再次,教师要向师范生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把这门课程的精髓通过精心的讲解、多元的课程设计流入学生的心田,真正让他们理解这门课,培养起浓厚的学术兴趣。总之,只要学院、教师、师范生三方都能真正转变观念,接受新理念,就不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发展不起、发展不好。

2.着力改革课程设计。我国的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一般为四大模块,即通识教育课、教师教育公共课、专业教育课、教育实践。这种模式设计有其优点和长处,内容全面、体系清楚,但也有缺点和不足,主要是缺少一条教育思想的主线贯穿、一种核心思想的引领主导。按照现有四大板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决定了其属于教师教育课程。要从顶层设计上对课程设计进行统筹安排,把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摆在一个重要位置上,与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同等看待、同等用力。在现有板块短时期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可以不断扩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势力范围”和学术边疆,当前最急切急需的是要在教育学、心理学与学科教学法等的基础之上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从理论上提升这些课程。长时期的目标,是要把课程教学论贯穿、融入进相关学科。就具体学时来讲,就是要增加课时数,反复强化其理念和教法,增强学生的记忆。

3.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一门课程开展的好坏,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把加强师资建设作为提升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头等大事。首先要把好进口关,真正把热爱、熟悉这门课程的优秀教师选进来,再也不能出现“外来户”主导这门课程的局面。具体操作中,要注重加强原有课程教学论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理念的学习,同时广泛聘请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为师范生讲解教学实例,弥补实践案例不够丰富的不足。同时,要疏通出口,把那些不适应、不热爱、水平不高的教师分流出去,纯洁这门课的教学队伍。实际上,不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这门课程是如此,其他课程也应如此,总体原则就是人尽其才、才尽其岗,而这是目前高校教师配置不够合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4.着力开发课程资源和整合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实施,离不开一定的课程资源,必须加强相关的资源开发,要在做好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论文、教学录像等的基础上,加强外联,与中小学和有关教研部门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活动基地。在课程内容整合上也大有潜力可挖,在基本理念、实践策略、案例分析、教学实践等培养和安排上,要根据课时和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把基本理念贯穿于实践策略、案例分析、教学实践中,而不单单是理念讲授。其他三个方面也应如此,实践策略有理念、有分析、有教学,案例分析中有理念、体现实践精神,教学实践离不开理念指导和具体分析。总之,就是要通过课程的交错式整合,让学生在每个环节都能亲历综合实践活动的全景,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用。

[1]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李海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专业发展与全科教师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4).

[3] 吕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有效指导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

[4] 姜平.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整合的方式[J].中国民族教育,2010(1).

[5] 陈昕欣.师范院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的困境与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2011(14).

[6] 刘红玲.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要求谈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5(1).

Thinking of Opening the Course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Curriculum Pedagogy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New Situation

LEI Ji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Aiming at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f opening the course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ies curriculum pedagogy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o promote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course. We should focus on changing and upgrading the concept, reforming the curriculum design, strengthening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ing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integrating the curriculum content.

normal university;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pedagogy

2016-01-05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湖南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2015zk3051)阶段性成果。

雷菁(1981—),女,湖南常宁人,讲师,从事教育管理和教师教育研究。

G642.0

A

1673-0313(2016)04-0146-02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师范生理念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