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营销课程的双语教学探究

2016-03-19 10:36花亚男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案例教学

花亚男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郑州450046)



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营销课程的双语教学探究

花亚男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郑州450046)

摘要:为顺应国家对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许多高校都在不断探索实践多种学科的双语教学。商务英语专业自首批招生以来,在双语教学的道路上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也从失败中吸取了不少教训。双语化的程度该如何把握,双语教学将如何实现与案例教学的结合,双语教学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沟通与翻译技巧,以及国际营销双语课程最佳的考核方式是什么,这些问题全面透彻,值得深入探讨和反复思考。

关键词:国际营销;双语教学;案例教学;跨文化沟通

商务英语专业自2007年首批招收本科生以来,一直备受学生、教育工作者及用人单位的关注。近年来,获教育部批准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社会对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国际营销课程作为针对商务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商务方向本科生、专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着重引导学生学习国际营销知识,培养国际营销技能,推进跨文化沟通实践等,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这些目标,国际营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双语教学模式[1]。然而,在国际营销课程实现双语教学之后,一些由商务英语专业自身学科特点带来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比如双语化的程度该如何把握,双语教学将如何实现与案例教学的结合,双语教学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沟通与翻译技巧,以及国际营销双语课程最佳的考核方式是什么。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双语教学简述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 languages,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的定义,译成汉语即为: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他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中。当然,他的母语知识和能力通常强于第二语言[2]。在我国正在探索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用准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讲解,同时为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也不绝对排除汉语[3]162。具体到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营销课程中,其教学目的就在于通过系统地、有计划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商务及营销基础知识方面、锻炼两种语言能力方面以及提高跨文化沟通技巧方面,均获得自然的提高和发展。考虑到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特殊情况,国际营销课程对语言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英语在授课中占较高比例,汉语则多作为诠释、分析、举例的工具,培养学生既通晓国际营销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英语语言技能。

二、国际营销课程双语教学探究

最新的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培养模式的调查显示,在高校开设的12种商务知识教学课程中,用人单位和在校生仅在市场营销学这一商务知识评价上达成一致,都认为其比较重要[4]。因此,国际营销这样一门以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国际化原则、跨文化观念的课程,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营销课程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双语化程度

国际营销课程双语化的程度在教材选择、课堂授课、课程考核等方面有所不同。首先,教材选择上,依据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对语言的要求,应选取全英原版教材,让学生浸入到最地道、最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除此之外,英文原版教材多选取国外真实案例来分析,使学生在学习中与国际接轨,更好地了解国际惯例、国际规则。但是,英文原版教材也不宜过难,应根据本科生英语水平挑选合适的教材。目前市场上“简明商务英语系列教程”中的国际营销一书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内容深入浅出,语言丰富生动,由卡瑞(Curry,

教师在课堂授课中应以英文授课为主,用英语来诠释营销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避免汉语,相反,汉语的运用在双语课堂的授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汉语可以去理解一些英文中较难的术语;或是用汉语和英语的概念做一个对比,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概念;又或是用汉语举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更常见的事例,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知识。比如,在解释logistics这个营销学重要术语时,教师如果提及汉语中耳熟能详的“物流”一词,学生可能会立刻联系到生活中常见的快递、物流、国际货运等服务,从而更好地理解了logistics复杂的英文释义。值得注意的是,用一定程度的汉语授课并不意味着教师需要逐字逐句进行英汉互译,而是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用英语讲解还是用汉语进一步说明。至于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课后查资料、做练习等则要求尽量使用英文,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锻炼自己的英语水平,扩大国际营销专业术语词汇量。

最后,在课程考核方面,国际营销课程专业必修课的性质决定了其需要以全英的方式进行考核,这也是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和其他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这门课的重要区别之一。全英方式的考核突显了英语专业学生独有的优势,展示了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的特殊要求。

(二)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营销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国际营销课程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利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的方式,把国内外各种各样成功的和失败的营销案例直观、具体地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课堂中遇到的一般原理和规则。案例教学有四个基本实施环节:①案例准备;②分析与讨论;③案例总结;④撰写案例报告[7]。其中案例准备环节主要针对教师,需要教师在课前搜集案例资料,整理案例材料,并通过自己的概括总结将案例以PPT讲义等直观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在国际营销双语教学中,教师准备的案例既可以是英文的,也可以是中文的,有时还可以是英译汉或汉译英的。全英案例通常涉及到国外大的跨国企业,用“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解析最重要的营销常识,使学生从DHL,Coca Cola,Ford,Starbucks等知名品牌的经典案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全英案例因其难度大,对背景知识的理解要求高,英语程度不好的学生很难透彻掌握。因此,在全英案例基础上辅以国内知名企业的营销案例也是必要的。在案例教学中,使用经原版案例翻译后的材料也是非常常见的。“沃尔玛的发展”这一英译汉案例就是从企业发展史的角度清楚直观地展示了企业从国内营销一步步发展到国际营销的复杂过程,以及开始这一过程的内在动机。

案例教学中分析与讨论环节的主角是学生。学生须在教师讲解案例之后,分组讨论案例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概念、原理。讨论过程中,无论案例是英文还是中文,都应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英文。这样一方面锻炼了英语会话技巧,又增强了营销实践能力,是英语口语和专业知识同时进步的过程。

分析与讨论环节之后就是对案例进行总结并撰写案例报告的过程了。案例总结着重论述案例中运用的背景知识、基本常识和概念原理。除此之外,对从案例中汲取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反思也很重要。总结的进行可以使用中文也可以使用英文,必要时还可借助书籍、百科、网络等工具,但最终报告的撰写一般要求学生使用英文,以实现学习营销知识和提高英文写作能力的双赢。

(三)跨文化沟通与翻译能力培养

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实战才干外,还要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翻译能力,使其具备在外企从事国际营销策划工作的基本条件。在国际营销这种商务环境下,营销人员既要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宏观环境,又要处理和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以及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因此,扎实的翻译能力,灵活的英语运用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对营销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国际营销双语课程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增加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互动的形式可以采用问答、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在学习文化对国际营销影响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组,每个组代表不同的国家,之后分组讨论每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从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Power Distance,Uncertainty Avoidance几个指标分析文化因素对各国营销活动和管理风格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以模拟商务谈判会议特定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国家的营销人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不同文化环境下谈判者多样的谈判风格,锻炼学生进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互动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尽量使用英语,但也不强迫限制学生使用英语。对一些英语基础不好、英语沟通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强制使用英语反而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遏制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力。

另外,国际营销双语课程应处理好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及翻译水平的关系问题。在国际营销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初期,大家普遍认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但是专业知识欠缺,因此在针对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初期,其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翻译课文,翻译术语”或“通过学习营销知识来提高英语水平”等误区[3]162。实际上,英语在国际营销这门课中的意义不同于它在综合英语、阅读、写作等基础课程中的作用。英语在这里应被视为一种工具,一种帮助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大量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英汉互译的口笔译练习在课堂中是没有必要的。但是教师可以从一词多义、旧词新义等角度提醒学生注意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区别普通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翻译的不同之处。

(四)课程考核

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国际营销双语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其中期末考核所占比例较重,约为70%-80%。为配合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对学生语言的高要求,考核一般以全英为主。平时考核形式多样,通过问答、PPT展示、撰写调查报告等任务来考查学生的考勤情况、学习态度、课堂积极性以及团队精神等等。课堂中,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述,撰写英语报告,而在课后查阅资料时则不用限制太多,方便学生借助母语理解一些较难的知识点。

期末考核也有两种方式可选,根据学校要求和学生水平程度可以用试卷也可以用论文,但均要求全英。试卷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型,也有问答题、名词解释题、案例分析题等主观题型。与普通英语考核中对词汇、语法、阅读的考查不同,国际营销课程考核注重考查营销学专业知识,对概念原理的应用以及对案例的总结分析等等。换而言之,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营销阅读材料的内容本身,而不是将其作为语料或载体去分析英语词汇句法知识。例如下面这道选择题就需要学生依据所学的营销学政治环境知识点来判断答案选D。这里考查的是学生是否知道稳定的政府能给跨国企业创造理想的政治环境,而不是考查四个选项中每个词汇的用法。实际上,从语法角度来看,四个选项都对,所以只能从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

The ideal political climate for a multinational firm is one where there is a____government.

A.democraticB.socialistC.dictatorial D.stable

命题方面,教师可根据平时强调的知识点自行命题,也可选择使用现有的营销题目。如果原题是中文题目,则需教师经过翻译修改成英文题目。考点既有对概念的记忆、专业词汇的背诵,也有对原理规则的理解应用。要求学生既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表达,是一种基于双语课程的多方面考查。采用学期论文进行考核时,题目可由教师规定或由学生自选,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撰写论文这一过程,锻炼自己调查研究的能力,同时增长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三、结语

本研究探讨了目前国际营销课程双语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对在其他学科进一步全方面探索双语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鉴于双语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学校和教师在积累宝贵经验的同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但这些并不会阻碍他们的前进,许多高校仍在有区别有重点地推进双语教学进程,力图为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青,王淙.“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14(4):42-43.

[2]RICHARDS J C,PLATT J,PLATT H.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 Longman Group Ltd,1992.

[3]姚数萍.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8):162-163.

[4]王艳艳,王光林,郑丽娜.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J].外语界,2014(2):34-41.

[5]CURRY J E.国际营销[M].俞利军,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6]张蔚.国际营销实践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7]陈建平.案例教学法与商务英语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113-115.

(责任编辑:陈丽娟)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16)03-0115-03

收稿日期:2015-09-02

作者简介:花亚男(1984-),女,回族,河南郑州人,河南农业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商务英语、语用学、跨文化交际等研究。J.E.)著,俞利军导读[5]。2013年,为配合本书的理论学习,张蔚主编的国际营销实践教程应运而生,提供了大量的随堂练习和案例分析[6]。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案例教学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情景导游》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