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人才培养视域下杜克大学“Bass 连接”的现状分析与启示

2016-03-19 22:06捷,吴
高教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杜克大学项目

孔 捷,吴 清

(南京理工大学 人事处,江苏 南京 210094)



跨学科人才培养视域下杜克大学“Bass 连接”的现状分析与启示

孔捷,吴清

(南京理工大学人事处,江苏南京210094)

摘要:杜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与教学历史悠久,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趋势,它于2013年开展了“Bass 连接”跨学科研究项目。本文主要以“Bass 连接”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介绍其内涵、目标和项目内容等,归纳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高校进行跨学科教育改革提供一些理念和实践层面的启示。

关键词:跨学科教育;“Bass连接”项目;杜克大学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在能力、知识和技术方面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全方位渗透,出现越来越多的导致诸如生命、环境、能源开发等领域的综合性问题,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此高校实施跨学科教育势在必行。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促使大学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这一系列因素推动着高校进行跨学科教育改革[1],为适应这一趋势和要求,美国很多研究型大学纷纷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杜克大学(Duck University)也不例外。

杜克大学创办于1838年,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在2013-2014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名中,杜克大学位列第七,与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并列,在美国南部居于首位[2]。它是美国常春藤联盟学校的成员,具有“南方哈佛”的美誉。为实现跨学科理念,杜克大学2013年推行“Bass 连接”项目,该项目开设了五大项目以及相关的跨学科课程,促进了杜克大学各学院间的合作,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广泛且深远[3]。

目前,我国跨学科教育仍处于萌芽阶段,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及跨学科教学的设计处于探索阶段,我们需要进一步借鉴国外的经验,提高跨学科教育水平。杜克大学的跨学科教育历史悠久,近几年进行的跨学科课程改革对我国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二、杜克大学“Bass连接”项目的现状分析

(一)杜克大学“Bass连接”项目的内涵

该项目旨在通过创造一种新的课程教育模式,吸引全体教职人员、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博士后一起进行合作式和基于问题式的团队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是课程综合化改革三大模式中跨学科研究项目模式在杜克大学的实际运用,是一种新的跨学科课程教育模式。“Bass连接”项目的英文名字为“Bass Connections”。“Bass”是用来纪念Anne·T和Robert·M·Bass 对“Bass 连接”项目的支持,他们为这个项目捐赠了5000万美金的运行资金。“connections”是指项目要实现四大连接,即校内校外连接、学生和老师连接、不同学生层次连接和理论与实践连接。

(二)杜克大学“Bass连接”项目的目标

项目目标共分为两个方面即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吸引全体教职人员、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博士后等不同层次人员进行团队合作学习。二是学科方法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三是将知识、研究和技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探索并试图解决社会和文化等综合性的问题。具体目标主要有三点。第一,对于学生而言,掌握问题为中心的专门知识和团队合作为导向的技能,并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探索和解决一些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综合性问题。第二,对于学校的教职人员,将教学、研究、延伸领域(outreach)和学科方法整合在一起,探索并解决特定主题在社会和文化方面存在的难题。第三,学校的管理部门、院系和研究机构要对学校的基础设施进行规划性的调整,以支持、保证和达成以上目标[4]。

(三)杜克大学“Bass连接”项目主要内容——以“教育与人类发展”为例

“教育与人类发展”方面的“Bass 连接”项目制定了一个跨学科的框架,鼓励学生和教职人员参与到开发数据和工具的实践中去,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区教育更好的衔接起来。其中,“教育”不只局限于正式的12年制的中小学教育,还包括通过家庭和社会渠道所获得的非正式教育,而“人类发展”主要包括健康、社会和家庭的对接、人的幸福感、收入和工作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途径主要是根据学生参与的目的和不同层次的参与方式,进行“角色”选择,设置相应的课程和不同的学分,从而促进团队合作和研究。“Bass 连接”项目的参与学生主要有“学者”(Scholar)和“专业人员”(Specialist)两种角色。

第一种角色,如果学生加入项目团队目的在于获得学分,该项目将通过文理学院(College of Arts &Science)为他们提供1个学分并授予他们“专业人员”的身份。这些学生必须参加每周一次的会议并且每周完成5到10个小时与该研究相关的工作。第二种角色选择即表现突出的学生,将被授予“学者”身份,并受邀参加每周一次的课程,他们还可以获得额外的0.5个学分。每周一次的课,主要是通过演讲者会提供概念和技术方面等的额外知识,从而促使团队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

学生有三种层次上的参与,并获得学分。第一,任何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参加这一领域的每周校园表演,同时参加与教育和人类发展相关的课程或合作课程。第二,那些有特殊技能的同学可以申请获得“专业人员”的身份。专业人员需要进行文献综述、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等团队提供研究支持的活动,这样便可以在文理学院获得1个学分。第三,经过激烈竞争筛选的学生可以获得“学者”的身份。他们除了要与教职人员和专业人员一起工作外,还需要额外参加每周一次由校外学者讲解的课程,学期结束后,他们可以在文理学院获得1.5个学分[5]。

(四)杜克大学“Bass连接”项目的特点

1.跨学生层次、学科团队、课程和课堂形成“四位一体”

培养对象上,打破了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学生层次的限制,将基于同一兴趣的不同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集中在一起,走进同一个教室,组织开展基于同一具体项目的研究性、合作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团队上,多学科教师团队开展教学活动。“Bass连接”项目依据一个特定的研究项目,将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和教授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跨学科教学团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上,“Bass 连接”项目的课程内容不再像以前局限在单一领域,而是涉及多个领域。为了更好地实施“Bass 项目”,杜克大学开设了一系列跨学科课程,比如《在艺术和医学方面的3D设计/课程》(3D Design/Programming in Art & Medicine)。

教学地点上,校内和校外相结合。“Bass 连接”项目的课堂不再像以前一样集中在教室里,而是将校内和校外相结合。举例来说,杜克大学开设了一门“20世纪的自由抗争:比较美国南部的民主运动与南非的反种族隔离斗争”的课程,它的课堂除了在学校里学习、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外,还包括参观南非的反抗斗争历史遗迹。

这种基于“四位一体”的跨学科教育,使学生获得了全方位的新体验,了解了更多不同专业的知识,而且基于问题的团队式研究经历增强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合作能力。

2.注重培养研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项目设计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四项能力的培养,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Bass 连接”项目是一种基于社会或文化领域中的某个具体问题的团队学习。在团队中,每个人因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分工不一,有的负责文献综述,有的负责相关数据的收集,有的负责数据分析等。这个团队的负责人将安排时间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学习交流和成果汇报,增加团队间的合作。

“Bass连接”项目基于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项目,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组织这种跨学科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获得,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办学理念贯穿其中,重视其引领作用

“Bass 连接”项目将“培养领导者作为首要使命”和“重视社会问题研究与地区合作,实现地区与大学发展的双赢”[4]这两条办学理念贯穿其中,并重视其引领作用。将培养领导者作为学校培养目标的首要使命,在能源领域上的“Bass 连接”项目做了很好的诠释,旗帜鲜明地将“培养未来的能源领导者”作为其第一目标。在1924年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改名为杜克大学时,“重视社会问题研究”便萌发形成了。这一理念强调学生要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社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各种事务联系起来,提倡学以致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6]。这一传统理念在“Bass连接”项目中得以延续,并很好地解释了“Bass 连接”项目中的研究问题为什么都集中在社会和文化领域中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4.设置一系列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

为顺利地实施“Bass 连接”项目,杜克大学在财政、课程和团队建设方面设置了一系列政策保障机制。在财政方面,“Bass 连接”项目的主要推动者Anne和Robert Bass捐助了5000万美金,其中2500万美金用于鼓励校友和社会人士对该项目进行资助,具体措施主要为:每一个捐助者捐助2美元,他们将对应地捐助1美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捐助者的捐助起点为10万美元。

课程方面,杜克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实施相应的课程模式,如“Focus 课程”“杜克沉浸学习”,旨在通过这些改革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获得,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顺利地开展“Bass 连接”项目。团队建设方面,为帮助“Bass连接”项目中团队领导人更好地领导团队学习和研究,杜克大学还设立了团队资源中心(Team Resource Center)。

三、杜克大学“Bass连接”项目改革的启示

跨学科教育改革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Bass 连接”项目既是一种跨学科教育实施方案,也是一种跨学科教育理念。根据目前我国高校跨学科教育的发展水平,“Bass 连接”项目可以在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给予我们如下启示。

(一)转变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学生研究、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理念方面,它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国高校教学强调知识传授和专业深度训练,缺乏对学生全面知识视野、跨学科思维习惯和创新意识的培养[7]。而“Bass连接”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合作、创新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多注重学生研究、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跨学科交流、合作和研究的机会。

(二)避免过于专业化倾向,贯通各层次教育

在教育实践方面,它为我国高校打破学科壁垒提供新的思路。在我国,传统的学科依然处在整个科研体制的中心地位,垄断了大部分科教资源。大学教育仍然存在着过于专业化的倾向,学科壁垒严重。“Bass 连接”项目将本科教育直至博士后教育较好地连接起来,对于我国近些年来提倡的打破专业与学科的壁垒以贯通各层次教育提供了路径。

(三)根据自身特点与发展需求,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我国跨学科教育的发展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在具体的项目设计上,我们可以借鉴“Bass 连接”项目的理念。第一,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特点,将跨学科研究项目分成几个领域,每个领域上的教育途径按照其领域特点进行有差别、有针对性的设计。第二,在具体的运作上,设置一系列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如课程改革和财政措施等,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杜克大学的“Bass 连接”项目为我国高校跨学科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理念和框架,我们应根据每个学校自身的情况,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探索,构建富有特色的跨学科教育新模式。

(责任编辑:黄孙庆)

参考文献:

[1]林致诚,刘少雪. 高等学校课程综合化的三种模式[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23-128.

[2]Duck University. Focus on Bass Connections [EB/OL]. https://bassconnections.duke.edu/content/about.—2015-04-20.

[3]Duck University. Goal[EB/OL]. https://bassconnections.duke.edu/content/about.2015-04-20.

[4]Duck University. Energy[EB/OL].https://bassconnections.duke.edu/theme/energy.2015-04-24.

[5]于凤银,李家祥. 杜克大学的办学理念及个性发展[J]. 继续教育研究,2014(12):44.

[6]王锋雷,邹晓东,陈婵,等. 我国跨学科研究与发展的现状探析——基于构建我国国家层面跨学科体系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98-102.

The Analysis on Duke University’s “Bass Connections” Program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Training

KONG Jie,WU Q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94,China)

Abstract:Duke University that has a long history of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put forward “Bass Connections” program to adapt to the new tendency in 2013. This paper aims “Bass Connections” program as its research subject and finds its four features through introducing its meaning,goals and contents. So,its experiences offer our universities some enlightenment in philosophy and practical level on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reforms.

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Bass Connection” program;Duke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6)4-0025-03

作者简介:孔捷(1970—),男,河南杞县人,处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比较教育。

收稿日期:2016-01-07修稿日期:2016-01-2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层学术组织模式差异化视角下中外研究型大学教师制度比较研究”(11YJA880042)。

猜你喜欢
杜克大学项目
如何推进跨学科课程发展:杜克大学经验
世界一流大学科研人才聘任条件比较研究
Electro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romote regeneration of injured sciatic nerve through Schwan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secretion
工程项目投标策略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美国大学的“公款消费”
名校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