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及MSCT 对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2016-04-05 11:31郭庆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枕骨脑膜瘤肿块

郭庆 内蒙古包钢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MRI 及MSCT 对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郭庆 内蒙古包钢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分析和探讨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应用MRI及MS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7例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患者的病例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和探讨,分析其MRI及MSCT特征。结果:本组17例患者脑膜瘤肿块均表现为哑铃型和单发不规则形;经CT平扫呈现等、高密度影,肿块出现大面积钙化的有13例,4例为散在点状钙化;所有患者经MRI平扫肿块呈现出T1WI等或略低、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均出现强化,出现典型的“脑膜尾”征。结论:MRI及MSCT检查各具优势,在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的临床诊断中,实现两者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对脑膜瘤进行定位、定性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枕骨大孔 脑膜瘤 诊断价值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可发于颅内任何部位,其大多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且以良性居多[1]。研究显示,多数脑膜瘤均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表现,术前充分了解其典型特征,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对科学合理选择治疗手段及手术方案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但枕骨大孔区的脑膜瘤由于处于具有颅内外交通特点的枕骨大孔区这一特殊部位,容易造成肿瘤沿周围间隙向邻近部位的蔓延,因此临床一般将这一类型的脑膜瘤称为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3]。该肿瘤类型临床较为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开展影像学诊断也较为困难。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近年来本院收治的17例患者的磁共振及MSCT影像学特征,旨在提高对该脑膜瘤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7例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患者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入院后均接受了MRI及MSCT扫描检查,主要症状表现为颈部麻木5例,颈部肿块4例,步态不稳2例,头晕头痛7例,另有2例为体检偶然发现。排除资料不全和未经病理证实的患者。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44.1±3.6)岁病程2~7个月,平均病程(3.5±0.4)个月。

2.结果

2.1 患者的影像特征:本组17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检查以及MSCT平扫检查。患者的MRI及MSCT特征表现为:(1)患者肿块均为枕骨大孔区延伸颅内外肿块,且均为单发肿块,具体可见图1和图2。(2)本组患者的肿块呈现不规则形有10例,呈梭型有7例,(3)经CT平扫肿块为等、高密度影,肿块出现大面积钙化的有13例,4例为散在点状钙化。(4)经MRI平扫肿块呈现出边界清楚的等或略低T1稍高T2信号,经增强扫描后呈现出明显均匀强化的肿块实质成分(见图2a、2b)。(5)本组患者均呈现出了典型的“脑膜尾”特征(图2a),其中4例患者出现颈部肿块,2例并发脑积水,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颅底骨质增生硬化,3例出现瘤体内小囊变坏死区。

图1. 枕骨大孔区沟通性脑膜瘤患者MSCT平扫图。a、b、c:MSCT平扫显示高密度的肿瘤分别通过枕骨大孔及舌下神经管向颅外形成钙化性肿块。

图2. 枕骨大孔区沟通性脑膜瘤患者增强MRI图。a、b:增强MRI显示肿块明显较强化、脑膜尾征及与颅外沟通的方向。

2.2 患者的病理结果:本组病例经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脑膜瘤,大体标本均呈现出不规则结节状,9例有较完整的包膜,常规镜下肿瘤细胞呈圆形或梭型。所有患者脑膜瘤的亚型类型主要为过渡型脑膜瘤6例,合体细胞型脑膜瘤8例,纤维型脑膜瘤3例。

3.讨论

脑膜瘤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好发部位包括颅底、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及大脑凸面等。而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则指的是起源于颅内正常脑膜覆盖部位并向邻近部位蔓延的脑膜瘤。位于枕骨大孔区的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临床较为少见,此类肿瘤虽发病率不高,但其活动范围相对广泛,常跨越颅内外伸长,且多无临床特异性表现,再加上颅底沟通区解剖相对较为复杂,临床处理常需要多个学科合作治疗,诊治难度较大[4]。因此,在患者开展手术切除治疗前借助有效的CT及MRI影像学检查,实现对肿瘤位置、性质、相关组织的密切程度以及周围的血运丰富程度等进行准确的判断,有助于科学进行手术方案的制定,从而将颅神经及脑实质损伤降到最低。尤其是在枕骨大孔区这一特殊部位的脑膜瘤,开展影像学检查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借助MSCT检查,可较好地显示沟通通道的骨质及颅骨骨质的改变情况;尤其是在MSCT后可通过多方位重组技术实现肿瘤全貌的清晰显示,利于对结果进行准确的观察,但同时其也存在易受颅底骨质伪影干扰的不足之处[5]。

而借助MRI检查,可将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内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序列的呈现,且无颅骨伪影,较好地弥补了MSCT检查的不足。本研究通过MRI及MSCT对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患者进行影像特征分析,发现该种类型的脑膜瘤与其他部位脑膜瘤的病理特征及影像学检查均存在相似性,多数良性病变,且病情进展缓慢,以合体细胞型脑膜瘤居多;平扫呈现出点片及大片状钙化灶,均为等高密度影;增强实质呈明显强化,有边界清晰的“脑膜尾”征等。但同时也具有一般沟通性脑膜瘤不具有的特征,如肿块生长部位较为特殊,可沿枕骨大孔向颅外生长;位于颅外的瘤体通常呈现出不规则的哑铃状或结节状,并能促进临近结构的改变或组织的分化,如本组出现了颅底骨质增生硬化等,这些均对病情评估及治疗有指导作用。因此,综合MRI平扫及增强扫描、CT平扫更有助于全面评价该种脑膜瘤的临床特征。

综上所述,MRI及MSCT检查各具优势,在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的临床诊断中,实现两者的联合应用,有助于对脑膜瘤特征进行更加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提高诊断效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 陈琪, 李国强, 李惊涛. MRI对颅内脑膜瘤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14(4):23-26.

[2] 徐国奇, 宋大刚, 李军, 等. 三维增强MRI在评价脑膜瘤与周围浅静脉关系中的价值[J]. 浙江临床医学, 2015,3(3):472-473.

[3] 杨原源, 郝大选, 王建华. 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一例报告[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5,22(7):561-563.

[4] 程劲松. CT及MRI检查对颅底沟通性脑膜瘤诊断的价值研究[D]. 吉林大学, 2015.

[5] 万江花, 申艳光, 邓丹琼, 等. 枕骨大孔区颅内外沟通性脑膜瘤影像诊断[J]. 现代医药卫生, 2014,30(9):1366-1367.

1006-6586(2016)09-0013-02

R739.45

B

猜你喜欢
枕骨脑膜瘤肿块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膜瘤分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一例犬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的诊疗与体会
枕骨大孔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所有人,都是一个人(组诗)
非典型性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显微镜辅助下向C1-枕骨髁融合体植入螺钉用于寰枕融合患者枕颈固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