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在“优良学风宿舍”创建活动中的作用

2016-04-13 07:27叶纯亮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风宿舍辅导员

叶纯亮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高校辅导员在“优良学风宿舍”创建活动中的作用

叶纯亮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对辅导员工作和高校“优良学风宿舍”创建活动二者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高校“优良学风宿舍”的具体内涵和构成要素,然后提出高校辅导员在创建“优良学风宿舍”活动过程中应该具备宿舍文化建设、社区组织管理、宿舍问题协同和突发事件应变四种基本能力,最后指出辅导员要从制度建设、学生党员和干部队伍的管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指导以及辅导员工作能力提升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才能达到创建“优良学风宿舍”的目标。

优良学风宿舍;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1]。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工作者,辅导员应该密切结合学校现有资源,积极推进大学生“优良学风宿舍”建设,拓展和推进大学生宿舍文化内涵建设,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生活,促进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1 “优良学风宿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构建“优良学风宿舍”是以大学生学生宿舍社区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功能,引导学生自觉地将学习融入到宿舍生活之中,鼓励学生制定宿舍共同的“愿景目标”,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学习、自我改变和自我完善的良好风气,最终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优良学风宿舍”的构成应该具备以下要素:(1)全体成员具有共同的发展愿景,并都在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2)全体成员都具有不断学习的内在需求,并将之付诸于实际行动,学习贯穿宿舍生活的始终;(3)宿舍成员间开展学习评比和学风建设系列活动,不断突破群体成长的极限,及时铲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2]。

2 “优良学风宿舍”建设在学风建设中的意义

当前,我国高校合班授课制让所谓的“班级”概念几乎不再存在:多个班级的学生在同一地点上课,公选课的不同选择和授课方式的差异更让同一专业班级的同学分散于不同的教室,这些因素都使传统意识的大学班集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同时,“煮青蛙效应”折射出“宿舍效应”对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3]。因此,“优良学风宿舍”创建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开始凸显。

2.1有利于激发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优良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4]。在“优良学风宿舍”创建过程中,宿舍每一个成员的学习态度都会影响到共同的学习愿景和目标的实现。因此,室友之间的互相帮助和相互之间的鼓励,有利于宿舍成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学习能力。

2.2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宿舍成员之间关系的不协调,将会引起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容易产生诸如抑郁、孤独等多种心理疾病,极大地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发生不和谐的“音律”,如“马加爵案”。温馨、和谐、稳定的室友关系将有利于大学生合理宣泄情感,有利于大学生体验到一种“家”的归属感,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

2.3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不希望别人打扰自己的生活空间,不习惯长辈和老师过多地约束自己,但个人的心理承压能力不强。积极向上的宿舍氛围,有利于宿舍中“兄弟姊妹”间互帮互爱,增进来自“天南地北”的舍友之间的互相了解。这样,宿舍可以被建设成为一个亲密无间、温暖的大家庭,宿舍就可以成为心灵的驿站,成为困难的缓冲带;反之,也可成为一些事故的导火线,使小事演变成坏事[6]。

3 辅导员在“优良学风宿舍”创建过程中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3.1宿舍文化建设能力

在“优良学风宿舍”建设中,辅导员应坚持以自上而下的指导与自下而上的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宿舍文化建设。首先,辅导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建设方案,与班级同学商定一些共性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优良学风宿舍”内涵的理解,从而形成合力。其次,作为“优良学风宿舍”建设的指导者,辅导员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发展,也要在工作中不断实现自我成长。因此,辅导员的思想观念应该与时代同步,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提出新载体、新方法、新思路、新制度,敢于用创新的意识去指导完善自己的工作。

3.2社区组织管理能力

创建“优良学风宿舍”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社区组织管理的理论知识和指导学生自主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从而在充分考虑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有效地把“学习型社区”理论运用到“优良学风宿舍”建设中去。否则,盲目的工作必然事倍功半。

3.3宿舍问题协调能力

高校学生宿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后勤、财务、教务、保卫等多个部门的工作,在“优良学风宿舍”创建中,辅导员要放下教育者的姿态,从学生出发,以感情的沟通、交流、融洽为起点,以情感人。

3.4突发事件应变能力

高校的突发事件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和危险性等特点,作为辅导员,不仅要有应对、处理学生宿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还要求具备探索预防群体性事件的能力。这就要求辅导员从平时的细节抓起,结合形势政策教育,及时利用国内外和身边发生的突发事件以及应对重大事件的经验教训,促进全体大学生形成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思想意识。

4 辅导员创建“优良学风宿舍”的方法

“优良学风宿舍”文化应该是积极健康向上、勇于创新的,即学习上的互相鼓励帮助,生活上的相互谅解,此外还要树立积极而可行的发展目标。如果宿舍每个成员都可以从宿舍整体发展考虑,朝着共同的学习愿景努力,宿舍就会为每位成员带来益处。

4.1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宿舍管理与服务

建立和健全宿舍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安全与纪律教育,规范大学生的日常文明行为。首先,辅导员应该积极引导各宿舍制定《宿舍文明公约》,并在日常生活中督促成员严格遵守,倡导文明健康的言行举止,及时消除不良影响。其次,辅导员应该把大学生平时在宿舍的行为表现纳入年度综合素质测评的德育考核部分,并进行量化,以便做到奖罚分明;同时,在学校和院系的相关政策指导下,依托专业和班风实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优良学风宿舍”与“优良学风个人”评比制度。最后,班级卫生可以采取“流动红旗”制度,鼓励先进,营造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关心公寓和宿舍建设,以便营造优良的宿舍风气,提高宿舍成员的生活文化品位。同时,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检查卫生和安全状况,及时对有问题的宿舍进行教育,加以监督,帮助整改。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严格宿舍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首先,建立一支管理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如宿舍文明检查队伍(院系学风建设督察组、高校辅导员、学生会生活部和班级生活委员)、宿舍文化宣传队伍(以宿舍宣传栏为主要阵地,营造温馨和谐的宿舍文化)、安全信息员(主要是班级安全委员,做好节假日离校登记制度和学生晚归情况报送等)。其次,形成“学校-院系(机关)学风建设督察组-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班级(班委和宿舍长)-宿舍长”五级管理和信息反馈机制,重点选择好宿舍长,加强对宿舍长的培训,充分发挥基层学生会干部和宿舍长的作用,让其成为“优良学风宿舍”的标兵,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宿舍的动态。

4.2发挥党员作用,建立党员宿舍工作机制

学生宿舍亮起“党员牌”,完善“学生党员宿舍”建设,彰显“一位党员,一面旗帜”主题。辅导员一般都兼任年级学生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所带年级(班级)开展学生“党员宿舍”挂牌活动,让优秀学生党员接受群众的监督。

积极响应“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带领所在支部制定《学生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方案》,在所在年级学生宿舍开展系列学风建设活动,以“三早工程”(即早起、早读、早锻炼)[7]、党员结对子活动等为活动载体,让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支部成为学校、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从而让学生党员成为“优良学风宿舍”创建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4.3加强对大学生各种兴趣小组的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文化和实践活动

辅导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按照自愿原则组建文艺、文学、志愿服务等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引导学生制定宿舍“愿景目标”,开展系列文化艺术活动。考虑到大学生渴望创业、向往成功的心灵,可以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我爱我家”征文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将有利于宿舍间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开展诸如“我的宿舍·我的家”宿舍美化大赛和宿舍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的文体类比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以促进宿舍成员之间的了解。

随着宿舍文化建设的深入,“康乐型”宿舍文化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要求。可以开展诸如“一周国内外大事谈”等“思维探索性”活动;还可以通过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和以宿舍为单位成立“学习雷锋小组”,让学生在开展志愿活动的同时,学会尊重和关爱,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4辅导员要强化自身的修养,积极参与学生活动

第一,辅导员始终要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精神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对学生要有热情,对工作要有激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纷繁复杂的学生事务;第二,要高度自律自己的言行,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向学生传播正能量;第三,要有豁达的心胸,平等、客观、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第四,在信念上、人生观上、道德层面上要始终体现一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总之,“优良学风宿舍”建设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地抓,不能当做一时之举。辅导员不能只注重表面,更应注重创建的长期性和实效性。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应该以宿舍为单位带动班级学风建设,注重学生从“优良学风宿舍”创建活动中受益,要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优良学风宿舍”建设机制,为学校学风建设添砖加瓦。

[1]李建坡.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2-95

[2]夏艳霞.建设学习型寝室:绥化学院学风建设新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0):94-96

[3]程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学习型宿舍”建设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270-274

[4]巩丽.论“学习型”公寓社区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科教导刊,2011(1):202-204

[5]张旭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8):103-107

[6]何金花,王志强.大学生宿舍舍风建设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254-257

[7]缪勇,高萍:略谈大学生党员发挥生活领域模范作用的新机制与新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2):64-65

(责任编辑:武艳芹)

10.3969/j.issn.1673-2006.2016.10.016

2016-07-25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立项建设项目(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项目)“大学生就业软实力培育名师工作室”(Szzgjh1-2-2018-16)。

叶纯亮(1985-),安徽霍山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2

A

1673-2006(2016)10-0063-03

猜你喜欢
学风宿舍辅导员
热得快炸了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热得快炸了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