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配置效率的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选择——以鸡西市制造业为例

2016-04-26 01:39付兆刚韩凤晶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付兆刚,韩凤晶,赵 丽

(黑龙江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22)



市场经济论坛

基于金融配置效率的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选择
——以鸡西市制造业为例

付兆刚,韩凤晶,赵丽

(黑龙江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22)

摘要:耗竭性资源面临枯竭,我国传统资源型城市的繁荣发展遇到了瓶颈,转型发展之需箭在弦上。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就是接替产业的选择,站在金融配置效率的角度,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手段,对黑龙江省鸡西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其制造业的接替产业选择进行了量化分析、筛选,确定了接替产业,最后提出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作用、财政资金有效介入和创设接替产业发展基金等方面的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关键词:接替产业;资源型城市;金融配置效率;C—D生产函数

一、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模式选择、量化分析、对策研究等角度进行了研究或实证分析。

从发展模式选择方进行研究的有:郑志国(2002)指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接替可以借鉴日本九州岛、美国休斯敦的新产业植入模式和产业链扩展模式,也可以借鉴澳大利亚霍巴特的区域产业扶植模式,通过建立新体系,提升经济转型速度,有序替代原有产业的发展路径[3]。李成军(2004)认为转型应充分利用经济手段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接替发展的问题,应积极采取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模式,以实现产业复合、产业换代、产业接替的演进[4]。张米尔(2004)将产业接替分为业务延伸、更新和复合三种模式,所谓延伸模式,即延展原有纵向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上下游企业优势;所谓更新模式,即利用人力、技术和政策优势,建立起完全不同于原有产业的全新发展模式;所谓复合模式,即综合了延伸模式和更新模式的做法[5]。

接替产业量化分析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综合因子分析法等,主要的研究成果有:魏心镇(1981)、梁仁彩(1985)等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煤炭基地发展的类型和远期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布局,比较早地运用数理方法研究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问题。史晓亮(2011)、于光(2006)等学者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徐州和马鞍山等地进行了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王树林(2010)、赵永杰(2010)等学者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重点地区的产业指标发展体系进行了再造,提供了更加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建议。还有一些学者为了避免单一评价方法带来的片面评价结果,采取了定量定性相结合、多种定量分析方法综合运用的办法进行评价。代表的有尹红炜、孟宪忠(2006)等人采用了上述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对东营市的接替产业发展和选择问题进行了探索,主要创新表现为对新旧产业进行了竞争力分析、产业发展的阶段特点和演进推理、资源型城市的区位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其中,在产业发展阶段特点和演进推理中应用了SS模型、因子分析法和GE矩阵法等多种定量研究方法[6]。

接替产业的对策研究方面成果主要有:张米尔、武春友(2001)认为解决资源型城市产业接替问题要站在整个宏观经济和社会的角度,利用制度创新、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净化投资环境等手段,广泛开展跨区域的合作,促进生产要素的大范围合理流动,引进和吸收跨市、跨省、跨国的经验做法。任勇(2008)结合了铜川市矿产业的发展情况,利用十几年的产业发展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了以铜川市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复合型模式,即利用城乡区域一体化、区域产业协同化的思路逐步实现传统产业的延续和新兴接替产业的发展。张绪清(2010)指出应采取引资助推转型的对策,通过建立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园区,协调相关干系人利益,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减少政府调控,尤其要避免保护落后的做法,从而形成良性的补偿机制[7]。

综上可以发现,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接替产业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备的研究成果,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提供。截至目前,针对转型过程中金融资本使用效率的研究还非常少见,可能会造成极大数量的公共财政资源浪费。因此,笔者在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站在金融配置效率的角度,对黑龙江省鸡西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其制造业的接替产业选择进行了量化研究,筛选并确定了接替产业,提出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二、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选择的定量分析

资源型城市的接替产业和经济转型中,研究的重点在于选择运用什么样的评价指标。笔者以黑龙江省鸡西市制造业为研究载体,借鉴了主导产业研究中的基准指标,选择了产业比较优势指标、收入弹性指标、产业发展指标和产业综合指标进行定量分析[8]。

(一)产业比较优势指标的定量分析

进行制造业产业比较优势定量研究时,通常结合固定资产合计、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分析各产业的发展绩效。利用鸡西市和黑龙江省进行上述三项指标的对比,初步筛选出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由于固定资产合计、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反映的优势内容重点不同,本研究中按照权重值2∶4∶4,对三个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在对比研究中,对行业和区域进行比较,属于多指标分析,为了消除由于单位不同而带来的差异,对比较优势值进行统计Z值的无量纲化处理,具体见表1。计算2014年鸡西市制造业各产业比较优势的Z值,发现在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造业方面比较优势非常大,另外,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等产业也存在较大的比较优势。

表1 鸡西市制造业各产业比较优势Z值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黑龙江统计年鉴》、《中国煤炭工业年鉴》以及鸡西市财政局和鸡西市煤炭工业局调研数据整理

(二)收入弹性指标的定量分析

收入弹性指在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由消费者收入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程度。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收入弹性高的商品销量大幅增加,使收入弹性高的行业在发展过程低壁垒化,从资源效率的视角考虑,应首先发展收入弹性高的行业。首先计算鸡西市制造业的相邻年度GDP的增长率,然后再计算相同年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对GDP增长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进行对比,可计算出弹性系数,最后对弹性系数进行统计Z值的无量纲化处理。对Z值进行分析,通过表2发现农副食品加工业、金属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造纸制品业对收入变化反应敏感,收入弹性较大,应作为接替产业的候选行业。

(三)产业发展指标的定量分析

产业发展的选择,通常围绕技术进步贡献率展开,技术进步主要是通过两大指标作用于产业增长率,这两大指标包括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技术进步贡献率高的行业往往产量增长快,成本降低明显,可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一般根据C—D生产函数得出科技进步速率方程Y=A+α*k+β*L。令E=A/Y*100%,就是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表达式,经过推到变形可以获得其一般表达式为[9] [10]:

E=1-(α*k)/Y-(β*L)/Y

表达式中,A表示科技进步的年化增速,Y表示相邻年度生产供给的增速,L表示劳动工资的平均增速,K表示资本的年化增速,α和β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其中,β用人工成本和产值的比值进行计算和应用。其中α+β=1,而且两个弹性指数都为非负常数,表示产业规模效应稳定[9] [10]。

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可以得到表3。发现科技进步贡献率在0.6以上的行业有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分别达到0.91、0.78、0.73、0.66,说明通过科技转化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率较高,应该作为优势产业优先发展。除此之外,医药制造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0.43,也可考虑适当发展;而烟草制品业、造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制品业、纺织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以及金属制品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负值,不能充分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帮助,因此应考虑降低行业的比重。

表2 鸡西市制造业收入弹性指标Z值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黑龙江统计年鉴》、《中国煤炭工业年鉴》以及鸡西市财政局和鸡西市煤炭工业局调研数据整理

通过图1可以发现,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指标、收入弹性指标和产业发展指标均为正数,而且数值较高。造纸制品业和文体娱制品业的收入弹性指标在0轴以上,医药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指数为正数,除此之外,纺织业、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文体娱制品业、化学原料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的产业发展指数虽为负数,但是在0轴附近。从图形的表现看,产业发展指标表现比较平稳,差异不大,说明各产业发展水平差别不大;比较优势指标和收入弹性指标图形波动比较大,这两项历史条件、行业禀赋等条件影响较大,往往不受人为的主观意识影响。

(四)接替产业备选方案筛选

将比较优势指数、收入弹性指数、产业发展指数综合考虑,通过加总方式得到综合指数的具体得分,见表4和图2。其中,得分为正的产业应该优先作为接替产业,首先选择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综合指数为11.31和9.86,其次选择专用设备制造业,综合指数得分为9.80和8.84,最后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综合指数为8.84和6.82。值得注意的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生产煤炭产业直接相关的机械制品,随着煤炭产业转型的需要,虽然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综合指数达到9.8,但并不适合作为鸡西市的接替产业备选。因此,最后确定方案时,人为地去除了专用设备制造业,仅将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作为接替产业的备选[11]。

表3 鸡西市制造业产业发展指标Z值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黑龙江统计年鉴》、《中国煤炭工业年鉴》以及鸡西市财政局和鸡西市煤炭工业局调研数据整理

图1 鸡西市制造业比较优势、收入弹性和产业发展指标比较图

三、基于金融配置效率的接替产业选择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以开采业为主,投资和产出都高度集中在第二产业,这种资源锁定往往造成政策锁定,直接导致金融锁定,也就是金融资源极力向资源型产业倾斜[12]。所以在考虑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时,还需要在考虑比较优势、收入弹性和产业发展潜力的同时,充分酌量金融锁定引起的金融配置效率的作用[13]。只有选择那些生产劣势较小、需求收入富有弹性、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并且具有金融支持吸引力的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城市的接替产业问题。

笔者尝试运用变系数面板数据对上述四个行业进行建模,以期分析利润与吸引资金信贷的关系,具体如下:

Yi,t=αt+βXi,t+Δi,t

模型中,Y表示年度贷款总额,X表示行业利润增加额,i为具体行业,t为年份。利用该模型可以一次计算出各行业不同的系数,得到的β值可以直接反映因为产业利润增加而带来的贷款增加额度[14]。

表4 鸡西市制造业综合指数

注:根据表1、表2和表3的数据计算而得

图2 鸡西市制造业的综合指数比较图

代入四个行业的基础数据,进行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计算,其中指标R2的值为0.9124,F值的显著性水平为0.001,自相关检验D.W值为1.51,说明模型结果较理想,计算出的系数能够作为实际问题分析的重要依据,β值和T值具体见表5。

表5 鸡西市制造业的接替产业金融配置效率系数表

表5给出了鸡西市制造业的接替产业的金融配置效率的结果,其中β值的意义是产业利润的投资增加额变动率,即某产业每增加一单位的利润,能够吸引多少单位的投资。比如金属制品业每增加100万元的利润,就能够吸引来257万元的增量投资,同样的对于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100万元利润,分别可以吸引636万元和355万元的增量投资额。通过对比表4和表5,选择比较优势、收入弹性、产业发展潜力和金融锁定均占优势的产业作为接替产业:

1.虽然通用设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收入弹性和产业发展潜力指标均为正数,综合指数达到11.31,但是由于β值为-3.215785,说明该产业已经不被银行看好,因此在基于金融配置效率的视角来选择鸡西市接替产业时就要考虑对其进行舍弃。经过实际调研发现,在2013年以后,通用设备制造业产业投资下滑极其严重,2013年投资额为5.20亿元,2014年为4.58亿元,预计2015年该产业投资额为4.05亿元,2015年比2013年的投资额下滑了22.11%,该行业不能获取有效的金融吸引和信贷帮助。这样的现实情况也与我们进行的金融配置效率计算结果相吻合,说明通用设备制造业当下的金融配置效率极其低下[14]。

2.金属制品业的β值为2.569482,说明具有一定的金融锁定能力,被银行和其他社会资本看好,能获得较大的信贷支持和资金吸引,但是该行业的产业发展潜力指数不高,仅为-0.23。通过分析发现,该行业的产品用户主要是和煤炭开采相关的企业,由于受到2013年以后全国煤炭行业大环境不景气的影响,出现唇亡齿寒现象。所以在接替产业选择中,该行业必须加快转型生产的步伐,先立足煤炭大背景向金属制造的深精尖领域扩展,后跨行业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应用。

3.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综合指数种各项指标均显现出较大优势,说明在当前产业结构形势下,具有非常高的金融锁定能力,β值分别达到6.364782和3.547214。尤其在《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正式获得批准后,这两个行业的金融虹吸效应变得愈发凸显,可以作为最优的接替产业备选。2013年,鸡西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 995.27亿元,其中,农业51 497.37亿元,粮食总产量69.1亿斤,农副食品加工业优势明显;畜牧业28 435.49亿元,食品制造业也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四、增强金融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作用

鸡西市的骨干企业应该通过上市发行股票的办法进行融资来获取生产建设和运营资金,优化资金、股本和股权结构,促进企业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以鸡西市的第一家上市公司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示范,趟开路子,带动其他企业上市融资,拓宽发展空间。对于IPO独立上市难度大的企业,可以考虑借壳上市或者买壳上市的办法,同时也可以利用股权分散化的方式,积极吸引新股东的加入,通过资产重组实现技术重组、人力重组和组织架构重组,转变公司经营手段和机制,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同时,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利用门槛较低的“新三板”市场,快捷、高效、低成本地积极借助资本市场,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企业多条腿走路,多渠道发展。在省政府和市政府层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合力推进企业上市。通过推动企业的资产证券化进程,提升企业的资产配置效率,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实现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的金融配置效率的提升。

(二)确保财政资金有效介入

鸡西市应该在坚持效益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按照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指导,优化财政资金分配方向,最大限度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通过多维的资金介入渠道,充分发挥其杠杆效应以支持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的发展[15]。财政资金应积极支持鸡西市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以及金属制品业,通过财政资金保驾护航,确保资源型城市转型平稳过渡,提高接替产业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引导后续资金介入。财政资金来源方面,可考虑发行地方特种债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接替产业支持,另外也可考虑与政策性银行进行合作,确保财政资金的到位。操作中可将投资的合理回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将其继续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专项资金,使得回收的资金也能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在使用中,应该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专项资金管理机制。鸡西市政府依法享有专项资金的所有者权益,同时也是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加强配合和指导工作。

(三)鼓励创设接替产业发展基金

对于鸡西市这样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可以考虑将专项财政产业扶持资金渐进性转换为市场化的基金,交给金融控股集团进行市场化运作。基金项目可以考虑风投机构、创投机构、银行及社会资本参与的子基金,由专业化的管理团队筛选项目。基金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金融机构的低息贷款、地方特种债、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和吸纳社会资金。除此之外,通过向市辖区的能源用户征收环境污染税、煤炭附加费或补贴费的办法,也可以作为基金的收入来源,还可以有效降低资源消耗的负外部性,减少环境污染,可谓一箭双雕。通过设立转型发展基金,支持清洁能源、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改变过去鸡西市“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通过金融创新改革,把企业到政府找资金变成了政府引导基金创立,基金到市场找项目,逐步形成市场化项目发现机制、股权化财政投资机制和杠杆化调控引导机制,吸引闲散社会资金的投资。通过鼓励创设接替产业发展基金,实现利用基金扶持骨干企业和小微企业,利用基金进行创新驱动,利用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的乘数效应,支持资源型城市产业接替的发展,提升金融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慧,刘媛媛,张娜娜.基于AHP的新疆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20):54-58.

[2] 牛妍.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2-5.

[3]郑志国.我国单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轨模式初探[J].经济纵横,2002,(2):9-12.

[4]李成军.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阜新[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士,2004:103.

[5]张米尔.市场化进程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4:151-155.

[6]尹红炜,孟宪忠.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接续产业选择问题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17-122.

[7]张绪清.资源型城市中期转型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12):56-59.

[8]张复明.资源型经济与转型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45-47.

[9]何裕宁,何华生,邱其霖. 提升江西省高校科技贡献率的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1,(12):261-263.

[10]王元地,潘雄峰,刘凤朝.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预测实证研究[J]. 商业研究,2005,(5):28-31.

[11]范亚舟.装备制造要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4,(7):78-79.

[12]任建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有序演化与治理对策[J].生态经济,2008,(7):120-121.

[13]徐维祥,张全寿.一种基于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的综合集成算法[J].系统理论与实践,2001,(4):114-120.

[14]宋庆洪,王宏伟,陶平,邓超. 基于金融视角的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选择研究[J].金融纵横,2009,(1): 34-37.

[15]王文童. 关于2007年省级财政决算的报告——2008年7月21日在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R].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8,(7):59-66.

[责任编辑:邹学慧]

Selection of Substituent Leading Industry for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View of Financial Allocation Efficiency Make JIXI’s Manufacture as a Case

FU Zhao-gang,HAN Feng-jing,ZHAO Li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22,China)

Abstract:Exhaustible resource depletion, our traditional resource-based citiesdevelopment has encountered the bottleneck go along with exhaustible resource depletio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must beimperative. The core of evolutionary transition of energycities is selectionof the substituted industry and financial support. The author creatively stands in the angle of financial allocation efficiencyandusesthe regional economics and industrial economics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 making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Jixi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Quantified, determined the substituted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corresponding financial supportin viewof financial allocation efficiency.The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Playingthe role of capital market financing,interveningfinancial funds effectively and creatingaltern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fund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substituent Leadingindustry; resource-based cities; financial allocation efficiency; C-D production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F127;F8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112(2016)02-0071-08

作者简介:付兆刚(1980-),男,黑龙江佳木斯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金融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B013)

收稿日期:2015-12-10

猜你喜欢
资源型城市
绿色审计视阈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新时期克拉玛依加强海外引智工作探讨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景规格局的优化
基于DEA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评价
资源型城市转型如何“破茧成蝶”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供给侧改革推进下对激发资源型城市消费的初步研究
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人员安置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旅游企业发展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