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念下中学跨学科教研基地的创设

2016-05-29 01:05邵俊峰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6年6期
关键词:跨学科共生教研

邵俊峰

(常熟市中学,江苏 常熟 215500)

一、中学跨学科教研基地创设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呼唤新型的教科研方式。传统的学科内教研作用不可替代,但其在应对复杂的教育问题及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作用有限,同时易产生教师专业视野窄化和教学创新后续力不足等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传统学科内的教学研究获得创新的难度逐渐加大,而学科交汇地带能涌现出大量的值得研究的新问题和创新点。这种新问题和创新点,对由于受到长期的学科训练而形成思维定式的教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有助于他们跳出自己的学科范式,突破某一特定的理论立场,形成新的认识。不同学科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发展历史的差异可以成为学科教学创新发展的新资源。而同时,不同学科之间具有的文化共性,不同学科的教学理念、方法之间具有一种教育共性,这些可以成为实施跨学科教研的纽带。因此,寻找教科研改革的突破点,需要打破学科界限,开发一种新颖的跨学科教研方式,并形成具有基础性和辐射力的场域。共生哲学中的共生进化理念、合作理念、互惠理念、相变理念为不同学科形成合力共谋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共生理念对中学跨学科教科研的启示

“共生”(Symbiosis)是生物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共生学已被注入了超出生物学领域的更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1]它不仅使我们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审视有了新的视野和认识,也使我们对普通中学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1.共生进化理念。进化理念是共生的本质特征,强调共生系统内的共生单元之间、共生单元与共生系统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激发的作用,这种作用可加速共生单元及共生系统的进化创新,并产生新的物质结构。[2]跨学科教研就是促进不同学科之间、各学科与学科系统之间在相互理解、相互促进中的“进化”,形成更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程内容的新的教学方式和课程板块,并促进各学科教师在思想碰撞后的“专业进化”,加速教师专业的创新发展。

2.合作理念。共生是一种合作基础上的自组织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共生单元在合作机制的驱动下自我完善、自行趋优,不断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也是一种在互惠合作基础上的共同趋优过程。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依托跨学科教研基地进行教科研活动,这种优化路径不同于各学科独自的发展过程,而是在相互激励中互惠合作发展。各学科教学内容相近的可以整合进行教学,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统筹各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各学科还可以共同合作解决学生面临的复杂性问题。各学科的合作过程,就是各学科教学不断优化的过程。

3.互惠理念。在生物共生现象中,互惠共生是共生系统进化的根本法则。可以说,互惠互利既是共生行为的目的,也是共生行为的结果。跨学科教研基地下中学各学科开展充分的交流,从学科互识到学科互证,再到学科互补,体现的就是学科间互惠互利的过程。跨学科教研基地的实施开阔了各学科教师的视界,生发了新的教学手段,使学科教师更高效地组织教学,也彰显了互惠的结果。

4.相变理念。共生哲学的相变既包括共生过程中共生单元的变异与进化,也包括共生系统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特征。依托中学跨学科教研基地,各学科教师在跨学科交往与合作中改变教学思想观念、教学行为,加大创新力度,形成一种个体单元的相变。在跨学科的教科研群体中,研究方式、教师群体面貌为之一新,并形成新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体现了系统的相变。当然,这种相变随共生关系、时间和结构的不同有不同的形态,从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到一体化共生,等等,效果各异,因此需要研究跨学科教研的有效方式。

三、基于共生理念的跨学科教科研基地的实施

跨学科教科研基地的创设思路是:在共生理念的观照下,以跨学科交往和研究为特征,以不同学科间的互识、互证、互补为主要手段,通过横向沟通、综合探究,促进各学科协同进化和发展,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的创新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成立跨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研究教师共生发展策略

教师发展是跨学科教研的目标之一,教师也是跨学科教研基地的主体。成立的跨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应是具有不断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整能力的柔性组织,具有弹性领导关系、决策权分散、着重横向沟通等特征。其成员由校级领导、教科室主任、各个教研组选派各科代表组成,组成多元化的、复杂的、动态的、灵活的活动共同体,定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创造力和活力。

成立跨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后,应利用“共生效应”,研究教师共生发展策略,促进教师的群体和个体的创新发展。

一是研究促进“跨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形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模式。包括发展计划的制订、落实,共同体的管理、日常运作、有效建设等。对于跨学科的教师群体或者学习者而言,需要相应的工具以支持知识结点联盟的形成,如可以利用“wiki(一种网络社区平台)”来有效管理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构建有用的跨学科知识体。

二是研究基于“跨学科教研基地”的教师发展策略,如跨学科模式下教师发展的目标、特征、方式、手段研究,跨学科教研基地培养教师的切入点及途径研究,跨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知识创新及其演化特征研究等。在共生理念下,教师的发展有了新的途径方式,也需要有新的评价体系。同时,关注不同学科教师在跨学科共生下的专业发展异同,选择各学科的1—2位教师为研究对象,建立教师发展档案,着重研究跨学科教研方式对教师个人成长及教师教学视野改变、教学方式改革的影响,为采取针对性的指导积累经验。

三是研究问题为导向的发展策略。在跨学科视域下,对问题的关注点更多元,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各不相同,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更多元。在跨学科教师发展共同体中,各学科教师围绕较大问题展开的综合研究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宽度,开阔研究视野。本项目重点包括四个方面:问题的设置,问题的呈现,问题的多元分析与解决,以及问题促进师生发展的策略。

四是课例为载体的发展研究。跨学科教研基地的主阵地在课堂,需要以课例研究的姿态进行跨学科的交流和评课。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师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以及通过评价、反思、成果分享等形式促进学生学习,促进教师发展的循环过程。由于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参与,课例研究的主题更多样,对课堂问题的分析更独到,建议更别样,观点更碰撞,可以有力促进各学科教师的深度思考。跨学科的课例观察不拘泥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而是关注“为什么教”“教后如何”,关注教师、学生、资源、媒体的浸润状况,关注课堂文化的渗透与引领,关注教师教学的特色与教学主张。

(二)推动课程横向整合研究,推进跨学科方式的教学研究

课程教学改革已进入到全面深化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如何通过课程的深度整合对学校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以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的特色,解决学校的课时空间过于狭窄等问题。[3]课程整合包括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相对课程纵向整合来说,课程的横向整合还刚刚起步。跨学科教研基地的一个研究重点就是由各学科教师一起规划课程,通过对各学科课程的归并、精简、整理、加工与调整,对课程进行初步的横向整合,最终形成校本化的跨学科综合教学校本课程体系,解决不同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割裂等问题,使学生对课程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学科教学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努力面向并服务于生活实际,因此,各学科都应力求共生与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道道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现代学科教学的教育功能、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之间是交叉、关联和渗透的,例如,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养成,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诸多元素是各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共性。就教师而言,如果在学科教学时“老死不相往来”,缺少学科间的拓展结合、相互衔接,就违背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多学科合力的教学是解决当下教育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多学科合力下教学研究的内容逻辑参见图1。

跨学科方式的教学研究可以采用“分科共研”“内容与教法双线式研究”等教研方式的研究。分科共研指不同学科的教师对某一学科教师的公开课进行评课和研讨,评课人从本学科的角度谈体会和看法。“内容与教法双线式研究”指每位成员既要研究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从中梳理出对本学科有启示的知识内容;同时,广泛听取不同学科教师的公开课,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汲取有益的教法。上述教研方法可以分解为:各学科“结点”内容的研究;各学科常用教学模式及适用性的研究;学科借力的策略研究;学科共力的策略研究;多学科共力下的校本课程的课堂实施研究;学科借力和学科共力课堂个案研究及案例推广等。

图1 多学科合力教学研究内容逻辑图

(三)多学科交融,合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是靠一门学科能够形成的,也不是靠孤立的学科和学科相加能够形成的。“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学科来说,需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以核心素养为基,将各学科教学统筹统整。[4]对教师而言,需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站在“教师”的高度进行学科教学。教师必须更新课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以多学科合力的方式为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跨学科教研基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主要从四个途径开展:

1.以多学科的视角研究问题。培养学生以多学科角度来考察与研究共同的、相关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形成多元、独特的视角,完善、融合其知识体系。

2.以多学科的方法研究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不同理论和方法解决共同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实践是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中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利用多学科的方法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创新实践的有效途径。

3.多学科的情感共建和文化融入。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完整的人,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达到“全人教育”的目的。因此,基于“立德树人”的共同理念,通过学科合力方式,以跨越学科的视角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整体规划学生课程的重要一环。

4.研究新媒体新技术在学科共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和应用方式。例如,可以研究新型教学方法(如跨学科概念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研究基于“互联网+”的理念,利用微课、翻转课堂、云端智慧课堂等在多学科共力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2]袁年兴.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J].湖北社会科学,2009(2):100-102.

[3]田慧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3-8.

[4]人民教育编辑部.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J].人民教育,2015(7):1.

猜你喜欢
跨学科共生教研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